宏碁價值創新中心致力透過ICT產業的經驗和AI技術,開發創新且具市場性的產品,生物醫學實驗室在三、四年前看到免疫療法在療效上的缺口,開始了以AI提升免疫細胞對腫瘤專一性的研究。
宏碁目前與三顧成為合作夥伴,首個合作則是瞄準個人化樹突細胞的癌症免疫治療開發,也讓為原先主要聚焦在軟骨、纖維母細胞、口腔內皮細胞之組織修復開發為主的三顧,開展了新的產品線。
陳映嘉說,樹突細胞會主導免疫系統各種功能,它可將癌細胞的抗原訊息傳遞給T淋巴球,讓T淋巴球辨識癌細胞,進而消滅之,是目前免疫細胞療法中熱門的一塊。
因此他們也優先選擇參與免疫反應、不會存在正常組織中、由腫瘤特異性突變產生的一種人類白血球表面抗原(HLA)結合肽——腫瘤新抗原(neoantigen),來建立AI模型。
不過為何需要AI?陳映嘉說原因有二,其一是因為每個病人,即使同樣癌種都存在不同的突變,個體間具有很大差異,這也是免疫療法無法受惠所有人的原因之一。
第二則是腫瘤抗原要被HLA呈現,但大家HLA型都不同,目前已知全世界就有上萬種不同的HLA變異,要找到可以從腫瘤突變中被HLA呈現的腫瘤新抗原,就需AI幫忙。
陳映嘉團隊,現也已建立超過一百種常見HLA等位基因(alleles)的AI模型,其中有93個為HLA第一型與36個為HLA第二型,在HLA第一型數據上,透過預測而實際可呈現胜肽比例,不亞於國際知名團隊在期刊上發表的結果。
不過陳映嘉說,雖然目前測試的結果達國際水準,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陳映嘉團隊也會持續優化模型,並加入更多台灣人特有的HLA等位基因,增加AI模型的預測。
她期望,未來患者在臨床上透過癌組織採檢或抽血,再經過基因檢測觀察病人帶有哪些突變,透過AI模型預測最佳癌症抗原,再把這段抗原合成出來,讓樹突細胞表現這個抗原,回輸到病人身上治療時,可以提升免疫細胞對腫瘤的專一性與免疫反應。
(報導/彭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