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BIO廠商快訊——浩鼎獨家ADC平台 獲同業、歐美人士關注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4-06-06
(攝影/彭梓涵)
美國時間5日,台灣浩鼎(4174)於北美生技展(2024BIO)展出自主開發的抗體藥物複合體(ADC)醣類修飾平台GlycOBI,浩鼎商務長Kevin P Poulos雖未透露今年商務媒合(One-on-One meeting)數量,但表示GlycOBI吸引包括有ADC產品線的藥廠,以及歐美許多專業人士興趣,並對該技術印象深刻。
 
Kevin Poulos指出,ADC是由單株抗體、細胞毒殺小分子藥物(payload)與化學接頭(Linker)三個元件組成,浩鼎開發的醣類修飾ADC平台採用「即插即用」(Plug & Play)策略,可讓各種抗體、連接子(Linker)和小分子藥物(Payload)相互兼容,進一步設計出不同的藥物抗體比例(DAR值)。
 
由於ADC藥的偶聯技術十分複雜,加上連接子不穩定,要開發出有效ADC、副作用低的難度因此增加,即便目前市場已有多款藥物取得許可,近期ADC市場中,包括: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和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的Dato-DXd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三期中傳出失敗,也有MacroGenics的ADC藥使患者出現3級不良事件,甚至死亡。
 
對此,Kevin Poulos表示,浩鼎擁有一支非常了解ADC發展的團隊,並研究了所有ADC失敗的原因,他認為,ADC三元件都尚有可以進步的空間,透過新一代的產品設計開發,以及謹慎的臨床研究,可望未來能提升AD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病人更好的用藥擇。
 
他也表示,浩鼎也積極透過研發,將產品的副作用風險降低,例如,浩鼎開發特有的酵素技術EndoSymeOBI,其可透過抗體醣位點修飾,與親水性連接子偶聯,進而精準地將小分子藥物接在抗體醣位點上。
 
在偶聯過程中,其也避免破壞抗體結構,確保ADC具有與原先抗體相似的生理特性;不但克服傳統ADC侷限,也大幅提高ADC療效和穩定性。
 
他強調,這些技術在早期研發時,就會經過多次的毒理學與動物模型測試,此外不是每種ADC藥,都對所有癌症有效,浩鼎也會選擇正確、適合的癌種,只要評估有很高的成功率,就會持續開發。
 
Kevin Poulos也表示,浩鼎擁有數個可開發ADC的多功能平台,非常願意和ADC領域公司分享,因此不只BIO這場活動,日前也參與同期在芝加哥舉辦的美國腫瘤學會(ASCO)年會,接下來還會參加韓國、歐洲的ADC會議。

除了觀察市場趨勢,也尋求與有志於ADC研發的海內外生技同業合作,藉此開發出更多有效的ADC,提供患者治療選擇。
 
(報導/彭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