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類器官直徑約只有0.5 mm,雖然無法自主泵血,但可以透過電刺激,像人類心室一樣收縮。
首先,為了建構出含有心外膜的心臟類器官,研究團隊首先調節iPSC細胞球體的BMP4和bFGF訊號途徑,接著最關鍵的是加入維生素A酸(retinoic acid, RA),其是一種維生素A衍生物,可以促進心外膜發育。
RA加入後,逐步誘導中前部原始條帶、心臟中胚層和心血管衍生物的分化;去除分化刺激後,將球體嵌入凝膠中進行3D培養,這種凝膠高度模擬了體內心臟的胞外基質。
結果顯示,加入RA的細胞球體比沒有加RA的球體,較快出現形狀與大小的差異,有加入RA的細胞球體比較大,也更早出現完整的心臟功能,在第8天就開始出現自發性跳動,沒有加RA的細胞球體則在12天才開始自發跳動。
此外,在分化第15天的免疫螢光分析顯示,沒有加RA的細胞球體主要由鬆散的心肌細胞組成,相較之下,加RA的細胞球體,則形成緊實的心肌細胞核心和一層厚厚的心包膜層,而心包膜層中含有大量表現心外膜標記物,如WT1、TBX18、BNC1、ALDH1A2和TCF21的細胞,研究團隊將這層細胞命名為「類心外膜細胞(epicardioids)」。
Alessandra Moretti研究團隊從中觀察到,球體中內皮細胞的占比不多,於是在細胞球體培養基中添加了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因此獲得明顯的類血管結構。
研究團隊最終開發出,可在不同iPSC細胞株中,都重複誘導出完整心臟類器官的方法。
而研究團隊為了一步研究心外膜的組成,在細胞分化第15天與第30天以單細胞定序技術進行全轉錄體(whole transcriptome)分析,發現誘導出的類器官中含量最多的細胞是表現MYH7和MYL2的心室心肌細胞,並隨著時間而逐漸成熟,此外,還發現了成熟的血管平滑肌細胞(SMCs)。
更關鍵的是,研究團隊透過與人類胎兒心外膜的定序數據進行比較,確定了3個表現心外膜標記的細胞類別為間皮心外膜(mesothelial epicardium)、心外膜衍生的間質細胞(epicardium-derived mesenchyme)和增殖細胞(proliferative cells)。
研究團隊也進一步研究不同心臟細胞之間的交互作用,在單細胞定序的數據中顯示,心外膜與其他類型的細胞之間存在大量的交互作用,包含刺激心肌細胞增殖,促進冠狀血管生成等等。
scRNA-seq與定序轉座酶可接觸的染色質分析法(ATAC-Seq)來研究行成心外膜之前的細胞發育路徑,並創造了juxtacardiac field (JCF)一詞,代表表現Mab21l2的 JCF細胞,其是產生心外膜細胞和心肌細胞的前驅細胞。
而該研究團隊在同一天於《Nature Communication》上發表另一篇論文,則針對RA透過影響早期中胚層形成,來進一步影響人類心血管前驅細胞的分化。論文指出,透過調節早期中胚層細胞中的RA訊號,可以分化出包括JCF前驅細胞在內的心血管前驅細胞。
在體外培養早期胚胎與小鼠的數據進行比較,驗證了人類心臟在發育過程中,存在一群能夠分化成心肌細胞和心外膜細胞的JCF細胞,且這些JCF細胞上都具有ITGA8標記。
研究團隊還利用一名具有先天性心臟缺陷與發育遲緩的努南氏症(Noonan Syndrome)患者的多潛能幹細胞,以同樣方式培養出具有努南氏症疾病特徵的類器官,用來研究先天性心臟缺陷疾病。
Alessandra Moretti表示,未來有望可以運用類器官模擬心臟病,並直接在類器官上測試藥物,相信可以減少藥物開發時實驗動物的犧牲。
參考資料:
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3-01718-7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6764-x
(編譯/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