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慶在台35年! AI、自動化連續製程、精準健康 推臺廠升級

撰文記者 李林璦
日期2024-03-19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默克慶在台35年! AI、自動化連續製程、精準健康 推臺廠升級(圖片來源:默克提供)
今(19)日,默克集團(Merck KGaA)在台成立邁向第35周年,旗下三大事業體:電子科技、醫療保健與生命科學,各自從創新研發、投資在地發展、永續共好等面向分享事業成果與未來展望。默克在材料智慧、新型生物製程、mRNA布局、AI輔助藥物開發、精準及智慧醫療、人口與人才永續、環境永續等領域,作為台灣廠商最佳夥伴,助力生醫產業發展。
 
台灣默克集團董事長李俊隆表示,默克將持續深耕台灣,致力成為最本土化的跨國企業,以在地化生產增強台灣供應鏈韌性,扎根人才培育。
 

生命科學事業體:AI輔助新藥開發、自動化連續式製程 助攻台生醫廠


 默克生命科學事業體製程應用處處長陳聖文(圖片來源:默克提供)

默克生命科學事業體製程應用處處長陳聖文表示,默克生命科學事業體的目標是透過科學和實驗室用品的豐富產品組合、生物製藥4.0的製程解決方案、以及從開發到生產的整合性服務,幫助解決生命科學中最棘手的問題。
 
陳聖文分享其三大核心策略,首要是引進先進技術與產品,從藥物研發到製造與診斷,默克擁有包括基因編輯工具、抗體、細胞株及製藥的端對端系統等30萬種產品,也導入以AI輔助新藥研究平台、逆合成設計與自動化連續式製程,協助突破新藥研發的瓶頸,提升從研發到製造的效率。
 
陳聖文表示,默克也積極以其製程強化的能力,結合台灣在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領域的專業,推動工業4.0和新型生物製程的創新與進步,協助客戶朝向未來工廠轉型。此外,默克持續強化在訊息核糖核酸(mRNA)方面的能力,亦聚焦於客製化長鏈RNA與DNA,為客戶提供跨mRNA價值鏈的整合應用方案。
 
陳聖文表示,默克也持續推廣綠色化學品,投入研發綠色原料方案,從2022年的2000多種綠色化學材料,至今已有近一萬種,預計將於2030年前完成30多萬種生命科學產品的碳足跡,協助產業綠化升級,提供產業免費的綠色化學計算機,促進產業邁向循環經濟與永續經營。
 
陳聖文指出,在在地發展、人才培育上,默克在2023年設立了M Lab™生技製藥技術研發暨培訓合作中心,邀請業界專家分享知識,消弭產學落差。此外,今年將舉辦「第三屆默克年輕科學人獎」,透過產學合作的競賽,鼓勵年輕科學人在生科與化學領域深入研究。
 

醫療保健事業體:智慧醫療、精準健康、人口永續三大策略


 默克醫療保健事業體台灣總經理池田秀子(圖片來源:默克提供)

於2023年10月新上任的默克醫療保健事業體台灣總經理池田秀子分享,其專注於三大核心發展領域──醫藥創新與智慧醫療、共創精準健康生態系與人口永續,並將持續致力於免疫腫瘤及腫瘤醫學、神經及免疫醫學、生殖醫學,以及心血管、代謝暨內分泌醫學等治療領域。
 
池田秀子表示,默克投入大量資源研發創新療法,開發智慧醫療方案,提升醫療品質與病患的生活品質。此外,默克也加入衛生福利部「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目標達到2000人的資料分享與分析,透過跨癌別的全方位基因檢測、智慧化分析,使醫師進行精準臨床醫療診斷、配合精準用藥,達到個人化治療。
 
池田秀子指出,默克特別關注台灣低生育率與少子女化問題,其與經濟學人智庫合作提出台灣少子化報告,並集結產官學專家共同研討可能的解決方向;亦發起歐洲商會友善家庭聯盟,號召企業一同打造更友善家庭的工作環境,目前已有數十家跨國公司加入,協助政府推動人口永續。
 

電子科技事業體:材料智慧、AI 推動台灣半導體創新


 台灣默克集團董事長李俊隆(圖片來源:默克提供)

李俊隆也分享默克在電子科技事業體的佈局,未來將透過材料智慧(Material Intelligence)、機器學習、數據分析與AI工具,幫助台灣半導體產業加速推動創新。
 
李俊隆指出,人工智慧將帶來有史以來最大的生產力成長,並從個人化醫療、交通和公共運輸、管理資源消耗、安全性和緊急應變能力、個人化學習體驗以及先進自動化流程等六大面向,改變人們的生活。
 
AI的發展也讓材料智慧的重要性倍增,默克在半導體、顯示器技術具有完整材料布局,成為電子科技產業持續創新與發展的最佳後盾,因此默克以持續推進技術升級作為創新的核心驅動力。
 
他表示,默克更將以AI、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作為工具,應用於創新研發、智慧供應鏈、智慧製造、客製化解決方案和永續方案方面,使內部流程及製造上更為高效率與智慧化。
 
最後,台灣默克集團永續發展計劃主持人陳憲廷表示,為了推動永續發展,默克設定了三大永續目標,在台灣,默克透過數位化與智慧製造來實現安全、品質與永續,未來也將持續透過人工智慧實現智慧轉型,降低碳足跡成本。

(報導/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