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人工智慧暨物聯網發展中心的「心電圖人工智慧判讀平台」,是基於超過100萬筆數據和深度學習技術所開發而成,可診斷50多種心律及疾病,包括氣胸、主動脈剝離、心律不整、心肌梗塞、血鉀異常、糖尿病、腎功能預測、貧血等,精準度達心臟專科醫師水準,更有多項跨傳統領域的預測(例如血鉀濃度及左心室射出率等),已超越人類專家的能力。
在此次臨床試驗中,有39名醫師參與,並納入15,965名住院患者,運用心電圖人工智慧判讀系統監測,並向相對應的主治醫師手機發送AI分析報告與警告訊息,提醒醫師哪些患者死亡風險較高,醫師會收到患者的心電圖,以及心電圖人工智慧判讀系統的預測結果。
根據ClinicalTrials.gov指出,雖然心電圖人工智慧判讀系統會對高風險的患者主動發送預警訊息,但低風險患者的心電圖人工智慧判讀系統報告上仍然會顯示預測的風險程度分類,醫師可以透過電子病歷(EHR)來了解患者的風險分類。
試驗結果顯示,有心電圖人工智慧判讀系統監測下,患者90天內全因死亡率顯著降低,心電圖人工智慧判讀系統監測組中在90天內死亡的患者為3.6%,而對照組則為4.3%,顯示心電圖人工智慧判讀系統監測患者可顯著降低高風險患者的死亡率。
在次要臨床試驗終點分析中,若患者被心電圖人工智慧判讀系統分類為高風險的患者,會接受更密集的重症監護,與對照組相比,可顯著降低心因性死亡率,心電圖人工智慧判讀系統監測組的心因性死亡率為0.2%,對照組為2.4%。
此系統可將心電圖效用最大化,協助醫院急性診斷、提供便利的慢性病篩檢。同時,也已透過隨機對照試驗驗證其能夠改善醫療品質,目前三總已著手佈置該系統在各種應用實境(例如救護系統及偏鄉離島),同時應用在小琉球、澎湖、馬祖離島,可進行心血管疾病檢測,並立即給偏鄉離島回饋和醫療建議。
此外,該心電圖人工智慧判讀平台已於2023年8月1日簽約技術移轉給廣達電腦,未來將結合國防醫學院的研發能量、三軍總醫院的臨床驗證,及廣達電腦在科技整合經驗,共同發展AI智慧醫療。
論文: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4-02961-4
延伸閱讀:邁向20屆!2023臺北生技獎得主 陽明交大、振磬、三總、邦睿奪金獎
(編譯/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