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4)日,2024 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於臺北南港展覽二館開幕,Session 5以「基因與細胞療法前線」(Frontier of Gene and Cell Therapies)為題,邀請到Syncona管理合夥人蔡正華(John Tsai)、臺灣百濟神州(BeiGene)副總裁暨細胞治療負責人黃士銘、台灣安美睿(Amarex Taiwan)營運長何佳樺、臺灣生物醫藥製造(TBMC)執行長張幼翔、aMoon Fund合夥人Gur Roshwalb,分享細胞與基因治療(CGT)的尖端趨勢,以及增加CGT的可近性、開發生產及臨床監管、投資趨勢等議題。
承寶生技共同創辦人暨總經理官建村致詞表示,臺灣在今年6月通過「再生醫療雙法」,確保再生醫療的安全、品質及有效性,成為臺灣CGT領域的里程碑。
承寶生技共同創辦人暨總經理官建村。(攝影/巫芝岳)
蔡正華:基因療法藍海市場可期! 高價難落地問題仍待解
前諾華(Novartis)全球藥品開發負責人兼醫學長、現任Syncona管理合夥人蔡正華表示,目前全球細胞與基因療法的研發數量正快速成長中。過去10年間,兩者的數量也從「細胞療法多於基因療法」,到近2年來基因治療數量再次超越細胞療法。然而,若比較這過去兩年細胞療法和基因療法帶來的營收,細胞療法營收竟是基因療法的6倍之多!
蔡正華也進一步針對基因療法指出,基因療法的全球市場被預測可在2033年成長到524億美元,但2024年的現在,僅達到接近105億美元,連10年後的一半都不到,因此未來預期將大幅成長。
蔡正華接著分析,目前處在臨床一、二期階段的基因療法佔多數,進入審查階段或商業化的產品相對稀少,尤其以腺相關病毒(AAV)為基礎的基因療法至今仍相當少,其主要挑戰可分成技術、審查和市場准入三方面。
蔡正華特別強調了市場准入挑戰,由於目前多數針對罕見疾病的基因治療費用(平均超過225萬美元),遠遠高於CAR-T和其他細胞療法(平均不超過75萬美元),且基因療法的價格仍不斷在成長中,這對保險給付造成重大的挑戰,因此亟需創造出新的給付和市場准入方法。
前諾華(Novartis)全球藥品開發負責人兼醫學長、現任Syncona管理合夥人蔡正華視訊演講。(攝影/李林璦)
黃士銘:建構iPSC效應細胞基因工程平台 以異體細胞療法真正嘉惠患者
臺灣BeiGene副總裁暨細胞治療負責人黃士銘表示,以患者自體細胞製成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autologous CAR-T cells)雖然確實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臨床療效,但他認為這只是細胞療法的起點,因為自體CAR-T療法的治療費用高昂、要價幾十萬美元,讓許多患者因為付費門檻而無法使用。
根據調查,即使最早獲批的兩項CAR-T療法(Kymriah、Yescarta)已經批准5年以上,真實世界中能使用到的復發/難治型瀰漫型大B細胞淋巴瘤(DLBCL)的65歲以上患者只有將近18%,顯示付得起(affordable)依然是細胞療法無法廣泛落實的重大挑戰。
BeiGene將異體(allogenic)細胞來源的細胞療法,視為解決這項挑戰的重要策略,並特別聚焦在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C)衍生的異體細胞療法。黃士銘表示,經過基因編輯的細胞群具有同源性(homogenous)、一致性(consistency)、同質性(homogeneity)等優點,且從同一細胞株(single clone)的細胞劑量理論上為無限,是細胞療法成為現成即用(off-the-shelf)且付得起的「產品」的重要切入點,但iPSC衍生的細胞療法是否具有持續的療效,目前仍有待透過試驗證明。
為此,BeiGene建立了經過充份鑑定(well-characterized)的GMP規範iPSC細胞株收集庫,並運用基因工程強化iPSC衍生的效應細胞(effector cell),強化療效、延長細胞存續時間、且可透過訊號切換調整活性。目前已經完成T細胞在腫瘤治療的效應驗證,期待在未來能將iPSC衍生的異體細胞療法帶給癌症患者。
臺灣BeiGene副總裁暨細胞治療負責人黃士銘。(攝影/李林璦)
何佳樺:CGT開發成功關鍵! 受試者選擇、供應鏈管理、試驗地點、長期追蹤、早期監管溝通
台灣安美睿營運長何佳樺分享,CGT的臨床開發有四大關鍵考量因素,最重要的是「患者數量與招募患者」,通常CGT臨床試驗的受試者數量少,有良好的生物標誌(biomarker)來提早找到合適的患者族群是一大關鍵;「物流與製造」也十分重要,CGT的效期短,供應鏈的規劃與生產策略都需在早期就規劃妥善。
何佳樺表示,另外,「執行臨床試驗的地點」也須注意,其牽涉到執行CGT術式的醫療資源以及監管單位規範;以及「長期追蹤」,臨床試驗後需監測患者長達15年以上,因此需在早期臨床試驗規劃時就要考量追蹤方式與控管真實世界數據(RWD)的收集,例如使用數位方式進行追蹤。
她也分享,傳統的臨床前研究,可能無法提供人體試驗所需的所有資訊,需要考慮產品特性規劃合適的替代方案;而規劃人體臨床時,可使用創新臨床試驗設計(ICTDs)來解決CGT產品的侷限性,像是調整式(adaptive)、籃型(Basket)、傘形(Umbrella)、貝氏(Bayesian)等臨床試驗設計。
何佳樺強調,CGT臨床研究沒有一體適用的標準,無前例並不代表不可行,FDA有5個加速計畫可提供治療嚴重疾病的CGT快速通關,目前有超過60%的核准是透過這些途徑獲批,更重要的是,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越早期與監管機構溝通與討論,將是提高成功機率的關鍵。
台灣安美睿營運長何佳樺。(攝影/巫芝岳)
張幼翔:TBMC打造MSC、自動化細胞平台 助臺灣成CGT開發重鎮
臺灣生物醫藥製造執行長張幼翔,分享如何透過建構製程平台,達到整合間質幹細胞(MSC)價值鏈的綜效。他表示,過去40年來,再生醫學的研發進展顯而易見;其中,MSC容易取得、分化能力佳、免疫調節功能等特性,使其在眾多再生療法內受青睞,也因而成為TBMC首先建構製程平台的選題之一。
張幼翔分享,建構製程平台時,除了須確保產品品質外,「成本可負擔」更是一大要點,如此才能真正讓病人使用該療法。
張幼翔介紹了TBMC建立的MSC平台,其除了須確保細胞來源的品質外,也將符合GMP等級的品管和確效系統,以確保所生產的產品能用作為臨床使用。他也特別強調TBMC打造的自動化細胞培養平台,其中包含細胞培養、AI影像監測、培養液更換和細胞繼代功能,且具有多項確效功能,包括溫濕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監控、無塵措施、即時監測與計算細胞數、MSC的自動化製造等。
張幼翔也特別簡介了臺灣再生醫療的法規演進,從2018年特管法修正加入細胞治療項目後,今年6月也正式通過再生醫療雙法,在該法案的支持下,臺灣可望成為未來CGT開發的重鎮;TBMC也以「整合積體電路、機械、化工和生醫產業量能,提供全球客戶高效率的製造與開發服務」為目標。
臺灣生物醫藥製造(TBMC)執行長張幼翔。(攝影/李林璦)
Gur Roshwalb:基因療法定價高、市場規模小 交易較為早期
aMoon Fund合夥人Gur Roshwalb認為,細胞療法(cell therapy)與基因療法(gene therapy)雖然在生產上有類似挑戰,但以市場來看可說是兩個不同的領域,這很大是因為基因療法的定價較高、市場規模較小、以一次性給藥為目標,即使細胞治療也是以單次治療為目標,但給付層級(level of reimbursement)並不及基因療法。
此外,雖然基因療法的交易持續發生,但一般來說募資金額較小、也更早期。根據GlobalData交易資料庫統計,從2022年9月1日2023年9月5日期間,此領域僅有24起交易,投入資金9.7億美元,平均交易規模為4390萬美元。
而在美國基因療法臨床開發上,共有124項進行中的臨床試驗,其中進入臨床一/二期階段的超過一半(68件),大多仍屬早期階段;領域方面則以眼科最多(37件),其次為中樞神經系統(25件)及代謝性疾病(21件)。
最後,Gur Roshwalb也指出,基因療法還有許多挑戰,例如在技術層面,療效有效、靶向組織效率不彰、宿主免疫反應的安全性問題、製程複雜且耗時等;在運輸、法規與市場准入層面上,基因療法無法很好的與現有的藥物定價、價值評估與給付框架契合,以及對超罕見疾病(ultra-rare disorders)的經濟可行性(economic feasibility)也需要更多的探討。
aMoon Fund合夥人Gur Roshwalb。(攝影/巫芝岳)
(報導 / 吳培安、李林璦、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