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於人體內外的「人體微生物群」(human microbiome)數量十分龐大,這些微生物與人體形成一種共生關係,今由圖爾思生技舉辦的第三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下午的session專注於人體微生物群的研究與應用,其中中央大學黃俊銘教授分享皮膚益生菌銀行計畫、長庚醫院蘇仕奇博士也分享口腔微生物群的組成與影響。
中央大學 黃俊銘教授
黃俊銘教授表示,皮膚益生菌銀行(Skin Probiotic Bank)計畫,由有臺灣科技部支持,世界各地的資料建立也積極在協調溝通中,他表示,這個銀行的重要性在於確立健康的皮膚菌相,未來希望能區分出不同地區不同人種皮膚菌相的不同,不只是儲存,還有交換,以及應用。這樣的銀行建立在未來會有很大的潛力與價值。
黃俊銘表示自己以前是在做痘痘疫苗,目標是克服痤瘡桿菌,不過他強調,他們的疫苗並不是要殺死這些微生物,而是要將他們壓抑在適合的範圍,因為他們發現,這種常見的細菌雖然可能造成發炎,可是他們也發現,到了年老的時候,這些微生物對皮膚也有好處。舉例來說洗腎病人因為代謝問題,無法有效地排除身體裡的磷跟鈣,並累積在皮膚表面造成不適的搔癢。
然而體表有這種菌的人,皮膚癢的狀況會減少,此外,痤瘡桿菌也可以在人體表面代謝醣類,並產生短鏈脂肪酸,這些脂肪酸可以有抗發炎等有益的功能,此外,他也提到如何進行身體益生菌菌相的編輯(editing),他表示,菌相的編輯不是用抗生素去殺死細菌,也不是單純提供養分養菌,而是要用特別的醣類或是養分,專精給某些具有代謝能力的菌種使用,幫助這些你需要的微生物成長。
長庚醫院 蘇仕奇博士
蘇仕奇表示,口腔內的細菌非常豐富,大約有770種不同的菌種。唾液大約pH 6.5~pH 7.5,非常適合細菌生長。人類口腔菌相到換完乳牙後大概就不太會改變,其中穩定度最高的是舌頭,再來是唾液,他們甚至不太受時間的影響,因此很適合作為biomarker的來源。
大約50%診斷出口腔癌的患者已經在晚期,因此很多人希望可以做出早期診斷的方法。口腔中有許多不同的因素會影響到口腔的菌相,在口腔取樣中有不同的部位與不同的方法,他們的研究主要就聚焦於口腔癌症的基因突變模式是否與口腔中的菌相有相關。
口腔中可能因為不同的原因如老化、吸菸、飲食習慣等形成大大小小不同的壓力,而壓力的累積最終造成細胞突變與癌症。這些變化的壓力也會影相到口腔中的微生物菌相,他表示,透過不同的癌症突變分類搭配菌相分析,可以發現不同的突變似乎可以與特定的菌相模式做出關聯。
最後他也表示,雖然目前口腔癌與口腔細菌中的因果關係仍不比大腸癌與細菌間那麼明確,也許癌細胞的代謝物也會去影響微生物的組成,然而這其中的機制與原理仍然值得我們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