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

微生物體引領生態革命 解鎖農業、環境、公衛新未來

日期2025-01-14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圖片來源:主辦單位、環球生技)
近(11)日,由圖爾思生技、台大醫院、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微生物嘉年華會委員會舉辦的第九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在下午議題2的環境微生物中,邀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黃姿碧教授、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張書奇副教授、國防醫學院張天耀副研究員,分享作物根圈益生菌如何促進作物正面影響、微生物再造解決環境有機污染、以及長期廢水監測達到公共衛生預警的研究。

 農作物益生菌

(攝影/彭梓涵)

黃姿碧:作物根菌益生菌 提升作物產量促環境友善


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黃姿碧教授團隊,其研究主要聚焦於作物根圈(Rhizosphere)的益生菌,在農業中的應用及其對環境與作物的正面影響。
 
她表示,微生物具有許多功能,在植物應用中,可作生物肥料、生物殺蟲劑、生物刺激素等,常見的植物微生物包括:木黴菌(Trichoderma)、叢枝菌根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枯草桿菌(Bacillus subtilis)與鏈黴菌(Streptomyces)等。
 
黃姿碧團隊進一步從枯草桿菌和鏈黴菌,分別篩選出具有功能性的淨零固碳益生菌151B1、PES4,這兩種菌株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將其轉化為植物易吸收的養分。
 
在百香果的研究中,黃姿碧團隊發現151B1、PES4能使百香果形成大果的比例提升,在常見的根基病及疫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其他植物中甚至還可提升逆境耐受力,以及降解農藥殘留的能力,此淨零固碳益生菌也獲得2024年台北生技獎技轉合作獎。
 
不過她也強調,團隊原本也擔心外加益生菌會影響根圈微生物菌相組成的影響,但經微生物菌相分析,施用151B1、PES4益生菌根圈的微生物豐富度(richness)和多樣性(diversity)並未受到顯著影響,證明此益生菌對土壤生態的干擾不大。

現地相反轉法與生物還原脫氯法(ISPIE/BiRD) (圖片來源:主辦單位提供)

張書奇:現地相反轉法與生物還原脫氯法 促微生物再造解決有機污染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張書奇副教授,則分享其透過微生物技術有效處理有機污染物,特別是難以降解、廣泛存在於地下水及底泥中,因其低揮發性、高穩定性及易於累積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如氯化物與溴化物。
 
他指出,目前現地常見的生物整治技術,包括:被動式的自然衰減監測(Monitor Natural Attenuation),以及主動式的生物刺激(Biostimulation)及外源微生物添加(Bioaugmentation)、微生物群系再造(Microbiome reengineering)。
 
張書奇則鎖定較少人著墨、成本較高的「微生物群系再造」領域,開發一套創新技術——「現地相反轉法與生物還原脫氯法(ISPIE/BiRD)」,將污染物從底泥中分離出來並降解。
 
此技術利用特殊設計的乳化液,在低溫下將油包水(oil-in-water)的狀態,透過加熱轉為水包油(water-in-oil)。他表示,乳化液灌入底泥後,因高溫(約95°C)的作用,污染物迅速從底泥釋放進入油相,隨後再進行回收處理,此過程不僅有效分離污染物,還能透過高溫篩選出具耐熱、產氫能力強的微生物,進一步加速污染物的降解。
 
除了乳化液技術,張書奇團隊也將機器學習應用於污染治理,他們利用746個微生物特徵數據與環境因子,開發高精度預測模型,以篩選適合的微生物群落進一步應用。

廢水流行病學 (圖片來源:主辦單位提供)

張天耀:廢水流行病學 守護公共衛生前哨站

 
國防醫學院張天耀副研究員則分享,其投入非侵入性廢水流行病學(Wastewater-based epidemiology)的研究成果。他指出,早在20世紀,廢水監測便被用於小兒麻痺病毒的檢測,廢水流行病學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後,也被大量應用於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的追蹤。。
 
張天耀提到,美國的廢水監測系統(NWSS),自2020年起建立,為公共衛生提供早期預警的功能,也證實監測廢水數據,能提前於臨床病例發現感染趨勢。
 
目前他的研究計畫則專注於國軍營區內的廢水監測,他們透過挖掘化糞池採集樣本,長期追蹤呼吸道感染,如新冠病毒、腺病毒和流感病毒等病原體的群聚感染,並建立應對流程。
 
研究結果發現,自計畫開始以來,經常從廢水檢出新冠病毒基因片段,但臨床通報的病例稀少,顯示廢水數據可補足傳統醫療系統的不足。另外他們也發現,其廢水監測到的流感病毒數據與美國公告流感高峰時期相符。
 
張天耀表示,廢水監測在環境微生物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不僅能為公共衛生提供關鍵資訊,還能協助提早預測和疫情控制,他呼籲臺灣應有更多學者投入此領域,並建立標準化流程與長期監測計畫。

(報導/彭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