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12日,由諾貝爾獎得主艾曼紐.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教授創辦的基因編輯療法開發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公布了其開發之現成即用(off-the-shelf) CAR-T療法CTX110的臨床試驗成效。結果顯示,在26名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中,58%出現腫瘤縮小、38%無癌症的成效,且沒有出現在自體細胞治療中觀察到的潛在致死免疫事件,例如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CRS)。
在名為CARBON的臨床一期試驗中,CRISPR共招募了27名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測試五種不同劑量的CTX110,目標是找出足以降低或清除致病細胞的劑量,同時又不會造成難以承受的副作用。最後,共有26名患者得到治療,1名患者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緣故,無法接受輸注治療。
在最低劑量組中,有3名患者接受3000萬顆細胞的劑量,但都沒有顯現癌症縮小或清除;23名患者則接受至少1億顆細胞的劑量,其中14人在治療28天後出現緩解,9人則出現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公司表示,這9人所有的症狀和疾病組織都獲得清除。
不過,CTX110的耐久性,就數據上來看似乎並不比其他已經獲批准的CAR-T來得耐久,例如諾華(Novartis)的Kymriah、Gilead的Yescarta、必治妥施貴寶(BMS)的Breyanzi。這些CAR-T療法在樞紐性試驗的成效追蹤結果中,治療後6個月的完全緩解率都達到29%~40%;相較之下,9名接受CTX110的完全緩解患者中在6個月之後仍維持無疾病(disease free)的有21% (4人)。
不過,因為這些療法並沒有在單一臨床試驗中相互比較療效,因此仍無法確知CRISPR和其他細胞療法的直接優劣;此外,CRISPR執行長Sam Kulkarni也評論,這些獲批CAR-T療法的益處可能被誇大,因為他們的臨床試驗分析,並未包括不能接受治療的患者。
例如,細胞生產製造失敗、或是有些患者在等待治療之間疾病惡化,無法使用到CAR-T細胞治療,但在諾華的臨床試驗Juliet中,165名受試者中就有54名這樣的患者,並未納入研究分析中。相較之下,CARBON試驗中只有1名患者,是因為新冠肺炎未接受治療。
Kulkarni更進一步強調,在安全性方面,CTX110的臨床試驗中,只有13人出現溫和的CRS症狀,患者只需要低濃度氧氣支持,而不是需要為其進行提升血壓的治療。唯一一個出現嚴重神經副作用的,是一名患者出現慢性神經系統感染(chronic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但其原因是因為罕見的皰疹感染而出現腦部炎症。
CRISPR公司主張,現成即用的細胞療法,其細胞來源為經過與患者匹配的健康捐贈者,相較於現在已經獲得批准、但是運輸程序非常複雜的自體CAR-T細胞療法更為方便。此外,如果沒有嚴重的CRS出現,未來就很有機會發展成在社區診所就可進行的治療。
CRISPR公司現在預計向FDA申請擴展研究範圍、邁向晚期階段的臨床試驗,來支持進一步的藥證申請;此外,因為單劑似乎顯得無法像其他CAR-T療法來得耐久、但是安全性更高,因此CRISPR公司也在爭取第二劑加強劑的批准,也和自體細胞療法做出區別。
事實上,根據S&P全球市場調查,CRISPR Therapeutics的股價在9月就下跌了10.4%,但該期間內並未出現特別針對CRISPR公司的商業新聞,產業分析媒體《The Motley Fool》認為這可能是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但CRISPR這類新生物技術類別公司的估值是取決於未來表現。
CRISPR公司的股價在10月中仍持續下滑,至今約下跌了8.8%。此外,就在上週,同樣開發異體CAR-T療法的Allogene Therapeutics,傳出臨床試驗患者體內發現染色體異常(chromosomal abnormality)的編程細胞,使得FDA停止所有Allogene的臨床試驗。
這起事件也連帶衝擊了其他像是CRISPR這樣以現成即用細胞療法為目標的生技公司。不過,Kulkarni表示,他們用來編程細胞使用的技術和Allogene不同,因此難以對此回應,也不認為這個異常事件能套用到他們身上。
參考資料:
https://www.biopharmadive.com/news/crispr-cell-therapy-new-results/608080/
(編譯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