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6)日,專注於精準診斷及再生醫療的富禾生醫(7773)舉辦年度高峰論壇,會中富禾生醫分享了在臨床學研合作發表及產品開發的最新進展,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楊慕華、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李岡遠,分別以頭頸癌及肺癌為題分享臨床治療經驗及國際趨勢;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也特地出席,從政策法規角度,分享臺灣再生醫療挑戰與展望。
楊慕華:免疫抗體療法、標靶療法哪個先做?順序很重要!
陽明交大副校長楊慕華,以調控腫瘤微環境、促進免疫療法成效為題演講。他表示,隨著越來越多醫師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投入實體癌治療,大家陸續發現腫瘤開始出現各種抗藥性,使得這種「神藥」漸漸失效,其原因不外乎:腫瘤新生抗原(neoantigen)逐漸消失、腫瘤抗原表現出現變化、T細胞無法滲透腫瘤內部或是受到腫瘤微環境抑制等。
楊慕華在演講中,特別分享了國際上最新的臨床發現。他指出,免疫抗體療法與標靶療法(如ICI)治療的順序,似乎會影響到腫瘤治療的成效,若優先使用標靶療法,可能會干擾腫瘤的抗藥性表現,這在他專長的頭頸癌治療領域中也有發現類似的狀況,因此先用免疫抗體療法、再用標靶療法,或許對實體癌來說是比較好的治療順序。
楊慕華也分享近期他著手進行的研究主題,例如在給予患者ICI治療前,若先以免疫原性細胞凋亡誘導劑(immunogenic cell death inducers)處理腫瘤,例如以奈米微粒包裹四氧化三鐵(Fe3O4)誘發細胞的鐵凋亡(ferroptosis),再投以ICI藥物治療,有機會讓腫瘤變得更敏感、改善治療成效。
此外,楊慕華也分享,具雙特異性的融合蛋白,或許也是重塑腫瘤微環境的關鍵療法之一。他正在研究一種同時靶向CSF1R和IL-10的免疫細胞激素(immunocytokine),並在腫瘤接種實驗中,證實其抗腫瘤活性比靶向CSF1R或IL-10的單一療法來得更好。
陽明交大副校長楊慕華。(攝影/吳培安)
李岡遠:確認腫瘤生物標記 是攻克ICI抗藥性關鍵
北醫大副校長李岡遠,則聚焦於臺灣肺癌治療的發展趨勢與經驗,特別是個人化治療的發展。他表示,雖然根據國健署報告,國內肺癌盛行率逐年增加、成為臺灣「新國病」,但癌症死亡率整體其實從2000年後就開始下降,這要歸因於早期篩檢的普及,以及肺癌新藥的進展,特別是標靶治療與ICI藥物。
不過,李岡遠表示,雖然ICI在癌症治療展現驚人成效,卻不是每位患者都能從中受益。以肺癌為例,每5位中只有1位有效,其他患者可能因腫瘤抗藥性而成效不彰。
而在今年9月於巴塞隆納舉辦的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 Congress)中,有一項名為PIONeeR的臨床試驗相當重要。該試驗旨在克服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NSCLC)患者對PD-(L)1抑制劑的抗藥性,最終探索出多種方案,延長了患者的存活期。該研究結論中的一大關鍵,在於凸顯確認腫瘤生物標記(biomarker)突變的重要性,以制定適宜的合併療法、給予最能從中受益的患者。
因此,李岡遠也同意富禾生醫以蛋白質體分析實體癌、幫助患者用藥前/用藥時評估療效的策略相當重要,希望未來在雙方合作下,能夠找出更多、更好的生物標記,未來就是以精準檢測為基礎,邁向完全個人化醫療的時代。
此外,李岡遠也分享,現在已經是抗體藥物一躍成為主流創新藥的時代,因為它們能清楚辨識腫瘤、不會胡亂攻擊細胞。除了TCR、BiTE(雙特異性T細胞銜接系統)外,如今已無人不曉的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因其能夠克服腫瘤細胞異質性高的挑戰而備受注目,目前正在加強抗原辨識、調整攜帶藥物(payload)的種類與形式、改良連結子(linker)結構,以及降低副作用等面向上快速推陳出新。
北醫大副校長李岡遠。(攝影/吳培安)
劉越萍:再生雙法奠定里程碑、加強管理 特管辦法RWD可銜接製劑審查
最後,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回顧了臺灣再生醫療法規的歷程,以及臺灣再生醫療的挑戰與展望。劉越萍強調「政策是活的」,如何發揮創意解決問題、在安全性的前提下讓民眾加速得到創新治療的機會,是衛福部持續思考、面對的挑戰。
劉越萍說明,臺灣從2017年起陸續發布再生醫療相關法案,包括細胞及基因治療產品管理法(草案)、2018年發布《特管辦法》開放六大項細胞治療,再來是2024年6月正式通過再生醫療雙法,正式確立了臺灣再生醫療的雙軌制法規框架。
她坦言,再生醫療雙法從推出草案到通過的過程充滿曲折,期間也有許多辯論。以參考日本再生醫療法規框架、確立雙軌制為例,是因為考量到臺灣從企業到醫療型態皆以中小型為主,不一定能套用歐美國家的模式,她也分享最近韓國持續來參考臺灣經驗,因為韓國一開始是以歐美模式發展,但現在政府也在檢討這樣的模式是否對韓國的再生醫療發展真的有幫助。
劉越萍也分享,自從《特管辦法》上路以來,政府就有針對媒體對民間細胞治療亂象盛行的批評,持續研擬改進措施;她強調,現在再生醫療雙法通過後,不僅是促進了產業與臨床再生醫療管理,也加重了對再生醫療「密醫」行為的處罰,非醫療機構不得執行再生醫療,且違者可處2百萬以上、2千萬元以下罰鍰。
劉越萍也針對幾項國內再生醫療產業關心的議題做說明。例如,是否能將《再生醫療法》醫療技術實行中累積的真實世界數據,做為產品藥證審查批准的參考資料?劉越萍回答,食藥署在2021年12月就公布「特管辦法細胞治療技術銜接細胞治療製劑應檢附技術性資料指引」,因此細胞治療的真實世界數據可以銜接,但特管辦法細胞治療技術之外的再生醫療,還需要再討論。
而針對在有望加速再生醫療產品提前上市的有附款許可規定,劉越萍也表示,食藥署會先審查、再交由再生醫療審議會審議通過後,才會核發有附款許可。不過她也強調,業者還是必須把臨床試驗完成、充分證明安全性與療效,否則5年期限過了,還是會要求業者將產品下市。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攝影/吳培安)
在最後的綜合座談中,與會聽眾也針對生殖醫學及試管嬰兒的法律規範、政策對再生醫療產業的支持及投資人的激勵效果、先進療法的知識如何落實在大學教育、彌補學用落差、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Biobank)如何幫助腫瘤治療等議題進行發問與討論。
趙毅也在綜合座談的尾聲中分享,作為一名擁有30年醫學中心臨床經驗、行醫超過40年的醫師,親眼見證了在腫瘤微環境研究越來越深、腫瘤免疫學也獲得突破性進展之下,比預期存活得更久的癌症患者越來越多。
這讓他體認到,醫師需要時常回頭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更要與科學家一起合作,找出讓癌症患者活得久、活得好的方法,這也是他退休後擔任富禾生醫董事長、帶領團隊前進最大的期待。
綜合座談中,與會聽眾也針對多項議題進行發問與討論。(圖/富禾生醫提供)
(報導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