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CiRA所長高橋淳現身臺灣 曝帕金森氏症、腦中風iPS細胞療法最新成果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3-09-19
京都大學誘導性多潛能幹細胞研究與應用中心所長高橋淳,今(19)日於臺北榮總演講,分享神經再生醫學最新研究成果。(攝影/吳培安)

今(19)日,日本再生醫學領導人物、京都大學誘導性多潛能幹細胞研究與應用中心(Center for iPS Cell and Application, CiRA)所長——高橋淳(Jun Takahashi)現身臺灣,在臺北榮民總醫院分享他的最新iPS細胞神經應用研究成果。現場也聚集了致力於再生醫學的醫師、學者與研究人員,台灣細胞醫療協會榮譽主席陳耀昌、生技中心(DCB)董事長涂醒哲亦到場聽講。
 
高橋淳是全球第一位以iPS細胞移植加上定位腦手術,進行帕金森氏症臨床試驗的醫師,其也在2022年3月從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接下CiRA所長主持棒。他也透露,這項非隨機化、開放性臨床1/2期試驗,已經在2年內完成7位病例手術,預計在明年就會公布試驗結果。
 
在該試驗中使用的細胞,是來自京都大學附屬醫院、由健康志願者提供周邊血,再經由CiRA由周邊血製作成臨床級iPS細胞庫;經過研究人員將其培養成多巴胺前驅細胞、接著純化和品質確認後,將500萬或1000萬顆細胞以定位腦手術移植到帕金森氏症受試者腦內。
 
在此次來臺演講中,高橋淳則分享了其研究團隊在以iPS衍生神經細胞形成的腦類器官(organoid),治療腦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中風的早期研究成果。
 

高橋淳分享以iPS類器官治療腦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中風的早期研究成果。(攝影/吳培安)
 
高橋淳表示,過去在中風細胞治療領域中,雖然已經有團隊嘗試使用間質幹細胞(MSC)的內服給藥,或是神經幹細胞的局部注射等療法,但他認為這些植入的細胞只是透過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暫時保護了患者的神經、抑制發炎,但植入的神經細胞既難以整合成神經元網絡,也無法在患者體內長期存活。
 
因此,高橋淳研究團隊的策略,是直接重建腦皮質脊髓路徑(cortico-spinal tract),讓植入的細胞直接從大腦皮質長到脊髓,希望讓移植進去的細胞能在患者體內永久存續,並且替代患者受損細胞的功能。這種治療方式有機會應用在中風、腦損傷等疾病上。
 
高橋淳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目前已經能夠由人類iPS細胞誘導成為腦類器官,且在植入後能自主形成神經網絡。團隊成員也分別從培養時間週數、外加γ-分泌酶抑制劑(gamma-secretase inhibitor)嘗試優化植入細胞,或是植入過程中加入運動復健促進軸突延伸、外加基因療法(例如AAV9/L1CAM)等改善移植環境,讓細胞更好的生長。
 
高橋淳表示,這項中風研究預期在3到5年內可進入臨床試驗。但在之前必須先完成非人靈長類動物實驗,不過目前還有疫情後實驗猴供應緊迫的問題需要解決。
 
高橋淳也表示,要讓神經從大腦皮層一路延伸到脊髓,是個困難的任務,因此需要結合多種模式。不只是移植細胞,還需要透過醫療儀器或復健的輔助,或是藥物、基因療法綜合輔助,一方面促進移植細胞的生長,另一方面改善患者移植環境,增加治療成功的機率。
 
針對聽眾對iPS細胞療法的腫瘤發生風險,高橋淳表示,腫瘤產生的機率很難完全降到0,但可以透過多種方法盡可能地降低風險,包括:基因分析、表觀遺傳學分析,以及在體內實驗(in vivo)盡量收集數據,並至少監測2年以上。
 

左起:臺北榮總陳世彬主任、邱士華部主任、CiRA所長高橋淳、CiRA吉田信介教授、臺北榮總楊逸萍博士、劉宇豪博士。(本圖由北榮提供)

(報導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