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研究:胞外囊泡GCP1為胰臟癌早期發現、化療預後評估指標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4-01-12
左起:陽明交大生物藥學研究所教授暨玉山學者李利、陽明交通大學生物藥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黃奇英、成功大學醫學院院長沈延盛。

近(10)日,一項由陽明交大、成大醫學院、基隆長庚醫院、臺北榮總及美國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發表最新成果,指出胞外囊泡(EV)中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醣1(GCP1)的mRNA和蛋白質,具有用於胰管腺癌(PDAC)早期診斷及預後評估的潛力。這項研究刊登在《Advanced Science》。
 
胰管腺癌是胰臟癌中最常見的一種型態,且患者大多在診斷當下就已經處於晚期或腫瘤發生轉移;此外患者預後也極差,患者1年後存活率不到20%,5年存活率更僅有5~7%,但目前無論是早期發現或是晚期患者的化療預後評估,都相當有挑戰性。
 
在這項研究中,團隊發現血液中的胞外囊泡之中所含的特定致癌基因(oncogenes)表現之mRNA及對應蛋白質的增加,有機會成為早期發現跟預後評估胰管腺癌的工具。
 
研究團隊利用免疫奈米微脂體生物晶片分析(ILN biochip assay),發現數種胰管腺癌的潛力生物標誌,包含了在富含外泌體(exosome)之胞外囊泡次族群中表現的GCP1 mRNA,以及富含微囊泡之胞外囊泡次族群的GCP1膜蛋白,特別是與腫瘤相關的微囊泡。
 
研究團隊也進一步發現,合併分析能夠有效率地將胰管腺癌的早期患者,從良性胰臟疾病和健康捐贈者中辨識出來;此外,根據從多個醫院收集而來的臨床檢體分析,在正在進行化療的晚期胰管腺癌患者之中,在治療前腫瘤相關微囊泡GCP1膜蛋白、外泌體GCP1 mRNA表現量,兩項數值較低的患者,其整體存活期(overall survival)較長。
 
研究團隊表示,這些發現說明了囊泡中的GPC1表現,對膽管腺癌的早期篩檢和化療預後評估來說,是相當有潛力的評估工具。
 
這項研究是由美國俄亥俄州大學化學分子工程系暨陽明交大生物藥學研究所教授李利領軍,攜手陽明交大生物藥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黃奇英、成功大學醫學院沈延盛院長、基隆長庚醫院血腫科醫師王正旭、臺北榮總李重賓醫師等人的研究團隊,與美國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臨床化學家Martin Fleisher合作進行。
 
其所使用的人體生物資料庫(biobank),則來自美國俄亥俄州大學、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臺北榮總、成大醫院、長庚醫院基隆院區、國家衛生研究院,並獲得國衛院、長庚醫院、國科會、衛福部及教育部玉山學者計畫等資助。
 
去(2023)年10月,同樣由李利、黃奇英、沈延盛領頭組成的跨校研究團隊,也在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針對胰管腺癌的最新精準治療策略。他們將具雙重靶向特性的胞外體(dtEV)作為載體,搭載數個具療效的RNA核酸藥物,精準靶向胰管腺癌,並在動物實驗驗證抑制腫瘤、延長存活期的初步效果。
 
參考資料: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306373
 
(編譯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