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新聞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商機媒合
查找廠商
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公告
產業新訊
公司報導
生醫永續(ESG)
本刊公告
生醫攬才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日本生技展
亞洲生技大會(BioAsia)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雜誌
買書
Podcast
本刊公告
生技名人錄
【影】生醫名人錄
【影】生醫名人錄
環球生技名人錄
環球生技臺灣CEO獎
【影音】2023第二屆環球生技臺灣CEO獎
2023-11-22/
環球生技
【生醫名人錄】2023第二屆環球生技臺灣CEO獎「2023第二屆環球生技臺灣CEO獎」,歷經三個月的擴大辦理、徵件、書面評審、網路人氣票選,10月3日,在29位生醫CEO完成路演後,經重量級創投代表、執業會計師、學研及產業專家評審團評量,決選出前三名、最佳潛力獎、最佳人氣獎。
【影】生醫名人錄
環球生技名人錄
mRNA
PaoloMartini
Moderna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mRNA疫苗後下一步在哪?
2023-11-07/
環球生技
【生醫名人錄】保羅·馬丁尼博士/莫德納公司科學長mRNA疫苗後下一步在哪?剖析mRNA療法罕病開發的優勢莫德納(Moderna)投資罕病研發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mRNA對罕見疾病有優勢? 20223年6月,莫德納執行長StéphaneBancel宣布,莫德納將成為一家罕見疾病療法公司,而mRNA能為罕見疾病帶來什麼曙光?本刊特別專訪莫德納罕見疾病部門科學長保羅&mid...
【影】生醫名人錄
環球生技名人錄
陳宏賓
【影音】陳宏賓:再生醫療雙法促醫療提升 友善法規助臨床施行 吸引國際投資
2023-03-31/
環球生技
【生醫名人錄】陳宏賓/台寶生醫(股)公司總經理 再生醫療雙法促醫療提升友善法規助臨床施行吸引國際投資「再生醫療雙法」在2023年3月底完成初審,在法案進入逐條審查前,環球生技採訪多家開發細胞治療新藥的再生醫學公司,分享對雙法未來的期許。
【影】生醫名人錄
環球生技名人錄
褚家容
【影音】褚家容:微量生物分子現形!矽基分子開發半導體生醫晶片 檢測新冠快又準
2023-01-21/
環球生技
【生醫名人錄】褚家容/矽基分子電測科技(股)公司執行長微量生物分子現形!矽基分子開發半導體生醫晶片檢測新冠快又準獲台EUA2014年成立的矽基分子,致力於非侵入式半導體生醫晶片即時檢測,鎖定急性腎衰竭、口腔癌、HIV等特定病症。新冠疫情爆發初期,亦迅速開發出「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3分鐘便可得知結果。目前於2021年底取得衛福部食藥署(TFDA)緊急使用授權(EUA),產品也準備申請美國及日本...
【影】生醫名人錄
環球生技名人錄
鄭隆賓
【影音】鄭隆賓:發展異體細胞治療抗癌 以期解決醫療難題
2023-01-10/
環球生技
【生醫名人錄】鄭隆賓/中國醫藥大學校務發展委員會執行長發展異體細胞治療抗癌以期解決醫療難題中國附醫研發創新細胞療法、轉殖平台由國內換肝權威鄭隆賓領銜的中國醫藥大學團隊,以間質幹細胞、CAR-γδT療法雙子計畫為核心,透過個別「雙效」的基因改造手段,可望攻破實體癌在細胞治療上的瓶頸;其主攻「異體」療法,更增未來產業化的可能。此外,兩療法再串連自主研發的「非病毒奈米基因轉殖平...
【影】生醫名人錄
環球生技名人錄
沈延盛
【影音】沈延盛:超高齡社會!精準再生醫學啟航
2023-01-01/
環球生技
【生醫名人錄】沈延盛/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院長超高齡社會!精準再生醫學啟航以疾病為導向開發具基因編輯細胞治療平台超高齡社會最沉重的負擔在於多重共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失智症、癌症共同找上門,臺灣胰臟癌研究權威、成大醫學院院長沈延盛率領團隊,以低免疫原性的人類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hiPSCs)與基因編輯作為核心平台,利用異體細胞治療擊退糾纏高齡者多年的多種慢性病。更多深度報導,請見:《#&lrm...
【影】生醫名人錄
環球生技名人錄
邱士華
【影音】邱士華:細胞治療結合半導體晶片 跨國、跨域、跨界研發
2022-12-27/
環球生技
【生醫名人錄】邱士華/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所教授跨國、跨域、跨界研發細胞治療結合半導體晶片邱士華推動精準再生臨床治療試驗平台針對高齡化社會的視網膜黃斑部病變醫療需求,甫於2021年完成合校的陽明交通大學,在北榮醫學研究部主任邱士華的帶領下,整合榮陽眼科團隊、GTP細胞工廠,再加上李鎮宜副校長的半導體生醫晶片,攜手打造iPS細胞生醫檢測晶片與精準再生臨床治療試驗平台,聚焦高齡眼科細胞治療。更多深...
【影】生醫名人錄
環球生技名人錄
林峻立
【影音】陽明交大妙手將Biotech化為Medtech 深耕創新醫材
2022-12-20/
環球生技
【生醫名人錄】林峻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主任陽明交大妙手將Biotech化為Medtech深耕創新醫材從臨床需求出發,臨床應用落地陽明交大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在醫學與工程兩校強強結合併校後成立,不到一年,便取得醫材製造/販賣兩項許可證,擁有多達8家的合作醫院的醫療資源,還是國內唯一擁有TAF認證實驗室聯盟的大學,能夠產出接軌國際監管單位的報告,讓創新醫材邁向國際市場。研發中心也...
【影】生醫名人錄
環球生技名人錄
梁賡義
【影音】Outlook2030:梁賡義|傳承典範成就一代「大師」
2022-12-02/
環球生技
【生醫名人錄】梁賡義/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傳承典範成就一代「大師」重視人文關懷落實任務導向近5年身為國衛院院長,梁賡義先生一方面為國衛院帶進了社會人文關懷,一方面積極推動落實「任務導向」,尤其費盡心思讓經費穩定、建立體制,為研究人員打造更好的環境,希望讓攸關國家人民健康與福祉的「智庫」,能夠持續成為政府堅如磐石的後盾。梁賡義先生即將於今(2022)年底12月4日屆滿退休,在他退休之前,本刊特別進行...
【影】生醫名人錄
環球生技名人錄
劉理成
【影音】Outlook2030:劉理成|目標2030年擴展台康CDMO業務
2022-11-09/
環球生技
【生醫名人錄】Outlook2030:劉理成/台康生技創辦人、董事長暨總經理目標2030年擴展台康CDMO業務攜手國際大廠部署「I-O生物相似藥」從市場切入時機、營業額、產能等方面來看,都有臺灣生物藥CDMO一哥之稱的台康生技,成立之初就採「雙引擎營運模式」,一方面發展CDMO市場,另一方面投入生物相似藥品的自主開發。在2030年,台康主要會聚焦在兩項:讓CDMO的業務維持健康的成長,以及增加腫...
【影】生醫名人錄
環球生技名人錄
李鎮宜
【影音】Outlook2030:李鎮宜|臺灣晶片助攻iPS細胞製程
2022-11-05/
環球生技
【生醫名人錄】Outlook2030:李鎮宜/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臺灣晶片助攻iPS細胞製程臺半導體晶片攜日本京都大學CiRA攻iPS自動化學生遍佈半導體業的陽明交大副校長、電子研究所教授李鎮宜,自2004年起投入生醫應用研究領域,開發出一系列從無線心電圖感測器、植入式神經治療晶片到半導體生醫晶片等BIO+ICT的豐碩成果。他以標準製程製作的半導體生醫晶片、具通用性,獲得了國際再生醫學龍頭Ci...
【影】生醫名人錄
環球生技名人錄
陳良基
【影音】Outlook2030:陳良基|2030臺灣數位醫療機會在哪裡?
2022-11-02/
環球生技
【生醫名人錄】Outlook2030:陳良基/前科技部長、前臺大電機系教授、台灣數位健康發展協會(TAIDHA)會長2030臺灣數位醫療機會在哪裡?AIoT+數據應用、創新醫療資訊系統前科技部長/臺大電機系教授陳良基,從政府內閣退下後,全力倡議國內數位醫療/健康發展,籌組「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並被推選為創會理事長。他直搗國內發展數位醫療產業尚需著墨的「標準化」、「數據應用」等核心,也點出...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最後頁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秀傳名譽院長李佩淵 骨創傷醫界「建築師」的「反骨」人生
增進留任待遇 落實「功能性護理」 解護理人員短缺難題
新創募資教戰守則 清晰、自信、獨一無二
生技投資資本將寒凍,「我要有辦法活著更沒尊嚴!?」
【影音】2023第二屆環球生技臺灣CEO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