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平台:標準化流程 快速設計整套療法
Paolo Martini表示,mRNA療法的原理,即是運用製造和合成的特定mRNA,注射到患者體內,使患者細胞自行產生具有任何治療性的功能蛋白,來達到疾病的治療。
但由於mRNA在注入人體後,容易被降解無法進入細胞中反應,且容易觸發先天性的免疫反應的挑戰,過去以來mRNA療法發展,一直停滯不前。
不過,包括莫德納在內的許多生技公司,都在致力投入相關研究,以改善這些問題,讓mRNA可以作成疫苗或治療方案。
他分享,為了讓mRNA能順利轉譯成蛋白質並被身體利用,莫德納建立一套具有標準化流程的mRNA平台。
該平台是由許多經驗豐富的科學家組成,可快速設計含有 5'-UTR 到編碼區再到 3'-UTR 的完整mRNA,與封裝mRNA由聚乙二醇(PEG)構成的脂質奈米顆粒(LNP),讓mRNA在體內時,能傳遞到特定組織、並避免觸發不需要的免疫反應發生。
安全、劑量反應、多基因優勢 mRNA助力罕病治療
Paolo Martini也點出,由於罕見疾病多為酵素缺乏症,mRNA在罕見疾病治療上,可根據mRNA的組成與特性開發不同的療法,並具有數項優勢。
第一是具「安全性」,由於mRNA所使用的原料都具有「生物可降解」特性,即使藥物沒效,暫停治療後,它很快就會被人體降解,此外它是RNA,不會進到細胞核,改變染色體。
第二,mRNA療法是屬於「劑量反應(dose response)」的過程,也就是說當你給病人多少mRNA劑量時,它就會產生固定劑量的蛋白,但像是基因療法,它就無法保證同一個劑量,用在不同人體中,能產生出一樣劑量的蛋白。
第三也是最重要,mRNA療法不只可治療單基因突變疾病,也可以治療多基因突變,例如,一個疾病若有不同亞型的突變,在RNA療法設計時,可同時將次單位(subunit)-A、次單位-B或多個次單位的mRNA,同時包含在一個LNP中,患者就不需透過基因檢測,即可接受治療。
7項罕病產品線 4項進臨床
目前莫德納共開發7個罕見疾病產品線,正在臨床二期階段的適應症包括:丙酸血症(PA)、甲基丙二酸血症(MMA);臨床一期階段的有:醣儲積症第一型(GSD1a)、囊腫性纖維化(CFTR);處於臨床前研究則有:鳥胺酸氨甲醯基轉移酶缺乏症(OTC deficiency)、苯丙酮尿症(PKU)、克果納傑氏症(CN-1)。
Paolo Martini表示,其中丙酸血症的療法mRNA-3927,就含編碼丙酸血症致病基因PCCA和PCCB兩種次單位蛋白質,以恢復肝臟中功能性丙醯輔酶A羧化酶(PCC)的活性。
他表示,目前有16位丙酸血症兒童患者完成初始的給藥方案,結果顯示,這些患者都具有良好耐受性,且未發生劑量限制毒性和不良事件(TEAE)。現在也有11位患者進入開放性延伸試驗(open-label extension study),其中有5位患者治療超過一年。
另外,莫德納也針對不同罕病適應症,開發不同的給藥方式,例如與Vertex合作囊腫性纖維化療法,即是以新型吸入性(inhaled)給藥方式,讓mRNA可達肺部。
閱讀延伸:解鎖新應用!Moderna首次公布罕見代謝疾病mRNA蛋白質謝疾病mRNA蛋白質替代療法
聯手非營利組織 讓罕病患者獲得治療
不過,Paolo Martini也強調,事實上許多罕見疾病,因為患者人數過少,即使藥物開發成功,也很難商業化。
他說,莫德納目前也與賓州大學明星級基因療法科學家Jim Wilson創立的非營利組織Life Changing Medicines合作,捐贈克果納傑氏症臨床前治療方案,為非常罕見的疾病帶來希望。
未來,莫德納也會建立更多的合作模式,甚至不排除,為患病數只有10人以下的罕病,嘗試開發N-of-1 的個人化療法。
Paolo Martini 擁有18年藥物開發經驗,過去多致力於單基因、多基因代謝和纖維化疾病以及血液惡性腫瘤的分子機制。在投入罕見疾病療法開發前,他多從事腫瘤學的研究,身為一名追求科學新知的科學家,他在醫療未被滿足的罕見疾病領域中,找到對研究的熱情,他發現,罕病人數很少,族群間都有很緊密的情感連結,在開發罕病療法過程,能讓病患、家屬出現笑容,都讓他覺得相當無價。加入Moderna後,他也期望能透過mRNA先驅技術,讓病人都能獲得相對的治療。
(報導/彭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