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外銷協定 就必須穩定出貨!

孫智麗:引進生技和大數據 導入智慧農事生產管理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19-04-30
攝影/彭梓涵

孫智麗為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管理學院博士,1993年進入臺灣經濟研究院,目前為臺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暨智慧財產評價服務中心主任。長期從事生物經濟、策略規劃、技術評價、科技前瞻等研究分析與產業化推動工作。

孫智麗籌辦過多次農業生技國際參展輿論壇,長年主持國內生物科技人力供需研究等大規模產業調查,以及生技產業化相關計畫。為臺灣知名生技及農業產業研究專家。

發表著作包括,《建構「三農三生」新價值鏈–從「開放式創新」與「社會企業」看農業產業化》、《Bioeconomy 2020 因應生物經濟時代之科技前瞻與產業趨勢等》。


編按:本文採訪於2019年,孫智麗博士現職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七所所長。

採訪整理/彭梓涵

2000年Stan Davis 和Christopher Meyer兩位學者首先提出「生物經濟」(Bioeconomy)的未來概念,預測目前的資訊經濟(Information Economy)時代持續到21世紀前期,人類社會將開始迎接一個新的生物經濟時代,當生物技術直接或間接帶動產業GDP占比50%的時候,就是生物經濟時代的來臨。

2009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開始正視生物經濟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並且與全球34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簽署「2030年生物經濟政策規劃方案」。

規劃方案是將「生物經濟」,以「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作為研究發展與應用的基礎,建立在醫藥研發的「健康醫療」產業、綠色生技的「農業生技」產業、以及整合生物科技與其他高科技應用於化工、材料、能源、環保的「工業生技」產業。

鑑於人類正面臨氣候變遷、異常,環境被破壞、資源枯竭等問題,全球也持續投入生物經濟相關的研究。預計到2020年全球生物經濟規模將達到15兆美元。

以調查為基礎 制定有效的策略規劃

相對於生技產業,生物經濟是更廣泛且更連貫地將研發、製造、販售及服務整合在一起的策略模式。

然而,如何從全球生物經濟發展趨勢中,了解臺灣未來具發展潛力與創新價值的科技研發策略與營運模式?

生物經濟在調查上,將導入生物技術的傳統產業,如食品,水產養殖、製藥產業都納入調查範圍,歸類出醫藥品、醫療器材、食品特化生技、農業生物技術、環保生物技術、生物技術服務六大類,以全面了解生物技術對整個經濟體的貢獻。

根據團隊的調查,臺灣生物經濟發展未來三年投資項目,將主要集中在新藥開發、中草藥、醫療器材類、機能性或保健食品、保養品、動物飼料添加物、農業生技類等領域。

調查也指出,臺灣生技相關產業廠商在研發階段,面臨人才招募、資金取得困難,在商品化階段則面臨產品無行銷通路,難以進入國際市場等困境。這表示,臺灣在醫藥、農業領域較少跨國大廠管理或國際行銷經驗,也是生物科技產業化發展較先進國家薄弱的原因。

因此,在行銷通路方面,傳統產業不像研發公司,投入較多新的科學與技術研究;傳統產業相對保守,但價值鏈完整,擁有較多的行銷人才與通路,對市場嗅覺較靈敏,因此,政府在政策上鼓勵傳統產業與學研單位合作,也導入科專計畫補助企業創新研發。

 

企業化、國際化 以提升產業競爭力

臺灣農業技術發展比醫藥好。主要是因為臺灣栽種面積少,糧食自給率僅34%,其中,果樹收穫面積為18.5萬公頃,以栽種土地面積來說,不具優勢,但臺灣擅長灌溉技術、農業科技在農試所發揮厚實的技術能量下,也引領農企創新提升農產附加價值。

臺灣在農業育種上,改良出提升作物質與量、抗逆境、抗病蟲害、耐儲運等新品種,透過臺商和農業技術團將品種與種植技術授權國外。以貿易理論來說,農業技術強,農產品應該外銷多,但農糧署統計,臺灣水果產值每年約918億新臺幣,出口卻僅有70億新臺幣,外銷市場以日本、中國大陸為主,進口值則為300億新臺幣,這表示,臺灣沒有因為優勢而外銷更多的水果,相反地還是大入超。

其實,產業最有效率的運作方式仍為企業化發展。以紐西蘭為例,紐西蘭的果樹面積為7萬公頃,即使收穫面積比臺灣少,但紐西蘭在生產管理政策上較臺灣好。建議,臺灣應參考紐西蘭奇異果產業,透過聯合生產,奇異果農民對內可以自由產銷,但對外則由專業的國際行銷公司Zespri整合外銷。

Zespri利用單一品牌行銷的商業手段,控管綠色奇異果、黃金奇異果、有機奇異果的生產數量,再透過市場訂價策略,做出價差,有效消除市場價格的大幅波動,Zespri不但掌握市場第一手狀況,並且有效地傳遞給果農,與果農協調合作,加上與農民利潤分享,使紐西蘭的奇異果產業得以垂直整合。

 

農業生產管理導入智慧科技 打造效率優勢產業

反觀臺灣,目前農產作物生產管理不夠精確,導致產銷上的價格出現問題。而政府總是在問題發生後,再出資進行補救,但補助是短期的解決方案,若政府透過補助向農民換取產業資訊,爾後就能透過資訊數據,進行妥善的調度與處置。

因此,建議農業生產管理應導入智慧科技,透過智慧感測元件監測環境數據,並且全方位的收集生產數量數據,透過環境數據與生產數量分析,以提前了解農產品的生產狀況,因應供過於求或求過於供的問題,農民才不會變成市場價格的受害者。

臺灣農產品沒有做出價差,國內價格都做不好了,更不要說外銷,簽訂貿易協定後就必須要穩定供貨,因此,生產管理就變得更重要。

臺灣農業走到採用機械、化學肥料、水利灌溉的現代化農業,下一步便是進入智慧農業,而智慧農業的發展需要透過市場需求去引導,政府在政策上應全國性導入智慧農業,並引進生物科技及大數據的人才跨界交流,配合實務生產需求,開發出人工智慧並運用數據分析的解決方案,在面臨產銷問題時,可仰賴科技以提供解決之道,將農業升級為效率優勢的產業。

>>本文刊登自《環球生技月刊》Vol.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