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創新創業
【徵才】環球生技:編採中心擴編,招募生技/醫藥記者
免費登錄「生醫公司資料庫」
《環球生技》生醫ESG報導專區上線
亞洲生技大會
公司展望說明會
【7】傑出生技產業獎--得獎廠商介紹
2022-07-20/
新聞中心
由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主辦之「2022傑出生技產業獎」,經過長達3個月的初審、複審及決審,從近50件報名廠商,評選出共14家機構及產品技術。吳忠勳理事長表示,疫情爆發以來,全球藥品的供應鏈和市場皆受到影響,臺灣生技產業仍站穩腳步、迅速因應,開拓新格局並大步邁入全球市場,展現絕佳動能。傑出生技產業獎過去獲獎企業均有極佳表現,具備國際競爭及市場拓展之實績實力,包含獲先進國法規認證及上市許可,融入主流...
中研院
吳漢忠
吳漢忠:四大省思首重法令完善 , 政府需提出明確、前瞻政策
2022-07-17/
記者 吳培安
報導/吳培安有著「技轉王」稱號的吳漢忠,至今已經發表過超過128篇知名國際期刊論文、獲得83項專利技術,其中已經有20項技術(含68項專利)成功授權給生技公司,7項技術正在進行臨床試驗或上市銷售,7項專利正在進行臨床前試驗,也使其擔任轉譯中心首位主任實至名歸。 臺灣生技醫藥產業,在過去十餘年間學習到哪些教訓?對此,吳漢忠歸納出了四大建議。其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完善的法令,這是推動產業創新發...
亞洲生技大會
公司展望說明會
【6】TACC+加速新創鏈結全球
2022-07-16/
新聞中心
TAcc+(TaiwanAcceleratorPlus),是由臺灣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支持的國家級新創加速器,聚焦於健康照護(Healthcare)、物聯網(IoT)及相關領域,每年透過產學界專家嚴格評選招募數十家優質新創企業,提供新創企業所需的企業營運培訓、募資及談判輔導等,挹注政府及新創生態之整合資源,鏈結國際企業、創投、及新創生態圈夥伴,進行技術、業務及投資合作的雙邊交流,促使新創企業進軍國際舞...
生技展搶先報導
2022亞洲生技大展
BIOAsia-TW
中裕新藥加速抗體藥物開發的CDMO夥伴
2022-07-15/
新聞中心
中裕新藥願景係以在台灣建立一個以創新為基礎的世界級生技新藥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來持續專注於生物製劑的臨床開發與法規核准以創造價值。中裕新藥擁有豐富的單株抗體開發製造經驗,成功開發並在美國及歐洲上市,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用於HIV治療的單株抗體(品牌名稱:Trogarzo®)位於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的蛋白質藥物cGMP廠採用最嚴謹的標準建置而成,今(2022)年4月獲得美國FDA查廠通過,...
生技展搶先報導
2022亞洲生技大展
BIOAsia-TW
義大利攜7大創新製藥產業解方尋媒合
2022-07-15/
新聞中心
義大利約有790家企業經營生技產業,總年營業額達102億歐元,這相當於義大利製造業全年研發經費的5%。 生技產業之下,健康照護的公司數占比(48%)及營業額(73.9%)最高,隨後則是工業生技(30%和17.3%),植物生技(10%和7.8%),最後則是基因/蛋白質組學及致能技術(11.5%和1%)。生技產業從業人員達13,300人,其中37%從事研發工作。 義大利貿易辦事處貿易組是義大利政府組織...
生技展搶先報導
2022亞洲生技大展
BIOAsia-TW
北醫雙和生醫園區進駐招商啟動
2022-07-15/
新聞中心
臺北醫學大學為一所「以醫學教育為本,生醫臨床為用,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型大學」,透過事業發展處與國際產學聯盟建構之單一窗口服務,由專業經理人銜接校內研發成果與校外產業需求,積極推動產學接軌。 臺北醫學大學雙和生醫園區是全台唯一結合醫學大學x醫學中心x生醫產業三位一體的創新園區,提供創新研發、臨床驗證、市場拓展、國際行銷資源之一站式服務。園區以Bio-Cluster的概念鏈結北醫大基礎研究與臨床資源,...
亞洲生技大會
公司展望說明會
【5】精良技術最佳媒合商機
2022-07-12/
新聞中心
本周匯集生技各領域的優秀公司,競相參與媒合,展現精良技術,如LabofBrainDiseases(LBD)公司致力於腦部疾病之臨床醫療產品、台大醫材中心的王兆麟老師團隊,針對退化性關節炎開發新的醫材設備與療程、台灣神隆供應全球原料藥及CDMO等整合服務、善笙生技以多年發酵技術經驗提供各大保健食品的原材料、金斯瑞生物科技為香港的生命科學研發製造與生技服務提供商、ARCETherapeutics開發創...
生技展搶先報導
2022亞洲生技大展
BIOAsia-TW
從沉香挖掘抗新冠秘方 啟動生技展開東南亞臨床試驗
2022-07-08/
新聞中心
啟動生物科技專注於中草藥科學化之開發與應用,近期宣布其開發的專利萃取物CD05將於印尼等地展開新冠肺炎(COVID-19)臨床試驗,有望預防輕、中症患者惡化至重症。啟動生技執行長曾筱荺博士指出,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公司便開始蒐集中藥古籍與文獻,並與清華大學生科系、Bio-App生物科技產學研聯盟合作,從沉香複方中草藥萃取出CD05,並經過實驗證實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Delta突變株的感染。目前與印尼...
生技展搶先報導
2022亞洲生技大展
BIOAsia-TW
生技臺北攜手績優企業 共同閃耀BIO Asia
2022-07-08/
新聞中心
依據臺北市調查報告顯示,臺北市生技公司至2019年共有555家,佔全國總家數的25.9%,但營業額為全國的63.1%,臺北市生技產業的發展重要性可見一斑。 臺北市政府也自2004年創各縣市之先,推辦專屬生技產業之「臺北生技獎」,依據生技產業發展之新創技術探索研發、技術轉移、商品行銷、產學橋接等產業鏈重要亮點設計獎勵項目。 本次「2022亞洲生技大會」臺北生技館除了展示今年臺北生技獎最新獲獎標的外,...
生醫永續(ESG)
華碩電腦
無線超音波
CSR
華碩贈30支手持無線超音波至13所醫院
2022-07-07/
記者 李林璦
今(7)日,華碩電腦捐贈30支手持無線超音波LU700至北榮、關渡和台大等全台13所醫院(總價值約新台幣700萬元),協助醫療院所共同對抗新冠肺炎。院方能應用在戶外篩檢站、急診及隔離病房等,快速有效判斷確診病患的疾病進程。此次捐贈醫院包含:北榮醫院、關渡醫院、台大醫院、北醫體系、部立桃園醫院、奇美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及台東基督教醫院和門諾醫院。華碩電腦營運長謝明傑表示,醫療智慧化、行...
生技展搶先報導
2022亞洲生技大展
BIOAsia-TW
博研新藥開發雙主軸進入臨床試驗
2022-07-06/
新聞中心
博研醫藥創辦人吳逸之博士是199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E.J.Corey教授的直傳學生,為年營收高達21億元之抗血癌藥品Sprycel®的共同發明人,擁有逾三十年的新藥開發經驗及超過70件美國與國際的專利。博研醫藥以研究並開發仍具醫療需求(UnmetMedicalNeed)的適應症的藥物為商業考量,目前以急性血液癌症及自身免疫疾病為主。現階段開發中的侯選藥物包括(1)BY-101:已知藥物氯...
生技展搶先報導
2022亞洲生技大展
BIOAsia-TW
陽明交大攜手產運中心團隊 「一樹百穫」再添新葉
2022-07-04/
新聞中心
國立陽明大學與國立交通大學於110年2月1日正式合併。原陽明大學在基因體、腦科學的研究與生醫光電的發展上,深具國際競爭的優勢;原交通大學則向以理工著稱,尤在電子、資通訊及光電等領域已佔世界頂尖領導之地位。合併後雙方將共同發展AI在醫療的應用、遠距醫療、醫療機器人、物聯網與穿戴式裝置以及區塊鏈生醫Eco-system,以前述發展AI應用之成效,結合生醫及電子通訊之強項,引領產業創新動能,藉此提升我國...
第一頁
上一頁
28
29
30
31
32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
活動列表
查看更多
2nd Spatial Biology Congress: Asia 2024
2024-11-21
2024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第三屆年會 整合平台加乘臺灣轉譯研究
2024-11-27
創新藥物新趨勢:次世代應用與發展
2024-12-04
台日生技投資媒合會
2024-12-04
「先進醫療臨床策略、應用、及挑戰」研討會
20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