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專題報導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創新創業
【徵才】環球生技:編採中心擴編,招募生技/醫藥記者
免費登錄「生醫公司資料庫」
《環球生技》生醫ESG報導專區上線
生醫知識庫
醫療器材
三大科學園區強棒出擊 疫情下逆市成長18%
2021-01-10/
記者 李林璦
12月5日,由科技部主導,整合南科、中科、竹科管理局、及儀科中心及工業局跨部會執行之「醫療器材產業加速新創與躍升國際推動計畫」在2020醫療科技展中,舉辦聯合成果發表會,特別邀請到8家生醫廠商分享最新技術外,也邀請到醫材新創的幕後推手苡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洪一平、上傑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執行長林美雪,分享扶植新創從草創期躍升至成長期的經驗談。撰文/李林璦、彭梓涵 由科技部主導,整合南科、中科、竹科管...
新銳公司
顯影劑
博信生技自主開發 亞洲首支超音波顯影劑
2021-01-10/
記者 彭梓涵
臺灣新創公司博信生技自主開發亞洲首支以靜脈注射診斷為目的的超音波顯影劑(UltrasoundContrastAgent,USCA)TBS-002,2019年獲美國FDA核准進入1/2a期臨床實驗,目前已完成數據分析,預計今年可望進行二、三期臨床試驗,TBS-002顯影時間更長、解析更佳,有望突破跨國大廠如:Lantheus、Bracco、GE等的市場壟斷。撰文/彭梓涵、攝影/李林璦如果說常規的超音...
新銳公司
試管嬰兒
傑盟生技
傑盟首款試管嬰兒「動態培養晶片」 懷孕機率高兩倍【會員限定,登入可讀,免費註冊】
2021-01-10/
記者 巫芝岳
在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簡稱儀科中心)三年多來的輔導下,傑盟(股)公司在2020年10月,成功開發出全球第一款半導體製程製造的試管嬰兒「動態培養晶片」,突破國外動態培養技術不易量產、商業化門檻,這款模仿受精卵在輸卵管內成長的創新技術,有望將成功懷孕的機會提高兩倍之多。隨著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晚婚趨勢漸長,俗稱「試管嬰兒」的人工體外受精(InVitroFertilization,IVF)...
新藥開發
新冠療法
FDA 2020批准53個新藥 新冠療法、疫苗及罕病創新高
2020-12-29/
記者 王柏豪
編譯/王柏豪2020新冠疫情年將至,目前為止,美國FDA的藥物評估與研究中心(CDER)總計批准了53款創新藥。數目只落後於創紀錄的2018年(59款),位列歷史第二。其中,擁有孤兒藥資格的新興療法獲批的數目達32個,佔全年獲批新藥的60.4%。 此外,新冠疫情成為全球焦點這年,FDA在批准新冠創新療法、檢測和疫苗的進展也引人關注,並對未來新藥審批流程帶來新視野。 截至12月25日,FDA已經為3...
奈米孔定序
OxfordNanopore
康健基因2020生物資訊研討會與工作坊
生物資訊X定序科技 臺灣10年積累邁向基因體新視野
2020-12-25/
記者 彭梓涵
報導/彭梓涵近日,專注在生物資訊學分析與生物技術開發的康健基因,於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際,主辦生物資訊研討會和工作坊,邀請中研院李文雄院士、國內生物資訊尖端研究學者,以及英國「牛津奈米孔科技公司」(OxfordNanoporeTechnologies)生物資訊產品經理、NVIDIA生資專家,分享如何善用高度擴展性的技術與策略,為基因體研究帶來新的視野。 中研院李文雄院士研討會首先邀請分子生物學及演化領...
中研院
吳漢忠
「技轉王」吳漢忠獲選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
2020-12-18/
記者 吳培安
報導/吳培安今(18)日,中央研究院宣布,生醫轉譯研究中心(BioTRec)主任吳漢忠於本月獲選為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NationalAcademyofInventors,NAI)新科院士(NAIFellow),其為學術發明家的最高榮耀,並將於明(2021)年6月7日至9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舉行頒獎典禮。 有「技轉王」之稱的吳漢忠,同時也是生醫轉譯研究中心首位主任,至今已發表超過110篇國際期刊論...
北醫
北醫生醫加速器
醫材新創
北醫生醫加速器臨床實察策略工作坊
北醫國際醫療數據、臨床試驗聯盟 助攻醫材新創法規/臨床效益認定
2020-12-18/
記者 劉端雅
報導/李林璦、劉端雅今(18)日,臺北醫學大學生醫加速器舉辦臨床實察策略工作坊,下午場邀請北醫大數據處數據長許明暉、人體研究處副人研長宋賢穎,以及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劉文德、信益普生物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陳錦豐等專家,不僅為醫材新創提供北醫大健康大數據應用與人體臨床試驗的資源,也提點醫材創新產品法規申請的注意事項。北醫大數據處數據長許明暉。(攝影/李林璦)北醫大數據處數據長許明暉與大家分享「健康資料...
北醫
北醫生醫加速器
醫材新創
北醫生醫加速器臨床實察策略工作坊
醫材新創商模大體檢!釐清「誰付錢」 創造醫療價值
2020-12-18/
記者 李林璦
報導/劉端雅、李林璦 今(18)日,臺北醫學大學生醫加速器舉辦臨床實察策略工作坊,上午場由北醫生醫加速器執行長陳兆瑋、副執行長易詩恩詳細介紹北醫生醫加速器的資源與整體創新創業生態圈,並邀請到橡子園創投台灣合夥人瞿志豪、萬芳醫院自費發展副院長戴裕庭蒞臨現場,與產業界分享醫材國際市場佈局規劃、健康醫療新創的市場策略,為現場醫材新創公司做商業模式大體檢。 北醫事業發展處事業長林俊茂(攝影/李林璦)北醫...
抗衰老醫學
精準醫學
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
柯文哲:高齡政策沒國外政策可抄!重視「人口學」、不同階段定不同政策
2020-12-13/
記者 巫芝岳
今(13)日,「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成立大會」在台北盛大舉行,台北市長柯文哲特別蒞臨現場指出,台灣政府面臨高齡人口急速成長,應如何訂定相關政策。此外,盛弘醫藥董事長楊弘仁也分享,敏盛如何透過事業體間的結合,推進精準抗衰老相關服務。柯文哲表示,台灣從2015-2070年間,老年人口比率增加的劇烈速度比日本、義大利、美國等都還快(攝影/林嘉慶)柯文哲:不同老化階段應訂不同政策柯文哲表示,台灣從201...
台灣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
台灣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成立!制定規範 開創兆級美金精準抗衰老產業
2020-12-13/
記者 李林璦
報導/李林璦 今(13)日,由台灣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主辦,台北市政府指導的台灣亞太精準抗衰老學會成立大會暨2020年度融合醫療論壇盛大展開,特別邀請到台灣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理事長吳光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總院教研執行長李英雄教授,首先開場指出台灣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建立從預防、保健、治療、照護一系列精準抗衰老的知識規範,有望創造世界級水準的兆級美金精準抗衰老健康產業。 台灣亞太精準抗衰...
編輯部公告
勘誤公告
2020年Vol. 74封面故事《臺灣資通訊、自動化業者跨入再生醫療 仁寶集團最積極》更正啟事
2020-12-11/
新聞中心
第100頁,日本神戶生醫研究創新基金會細胞療法研發中心,中心長「川真田伸」誤植為「川田真伸」,特此說明。
新創動態
產業
VetterPharma
CDMO
KaiVogt
Kai Vogt:CDMO應保持靈活 不是為了技術進行數位轉型
2020-12-10/
記者 吳培安
數位化為產業帶來新機遇逐年增長,相對高度法規需求的製藥產業也不例外。製藥業數位化轉型能為檔案管理增加效率、讓流程更加流暢,卻也必須克服作業標準化、公司文化不適應等挑戰。尤其對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的委託開發製造機構(CDMO)來說,面臨的數位化挑戰複雜度更高。責任編輯/吳培安KaiVogt是歐洲知名製藥業CDMO大廠VetterPharma-FertigungGmbH&Co.KG資訊科技、商業開...
第一頁
上一頁
58
59
60
61
62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2024第三屆環球生技臺灣新創CEO獎
活動列表
查看更多
ChinaBio® 合作論壇2025
2025-04-23
GITEX Asia (新加坡亞洲消費電子及通訊展覽會)
2025-04-23
健康照護產業生態圈 – 醫院與醫療新創產業鏈結
2025-04-25
2025 生技研發成果媒合會
2025-04-28
2025 數位健康產業發展關鍵趨勢論壇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