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中研院於2020亞洲生技大展(BIO Asia-Taiwan)期間,舉辦新冠肺炎系列講座,邀請八位參與計畫的專家群,分享在新冠病毒檢測、老藥新用、抗體、小分子合成、疫苗、抗原、動物模式等研究成果。
撰文/劉端雅、彭梓涵 攝影/林嘉慶
自新冠肺炎(COVID-19)衝擊全球以來,中研院一直與時間賽跑,快速投入研發快篩檢測、藥物與疫苗等解決方案。
7月25日,中研院於2020亞洲生技大展期間,舉辦新冠肺炎系列講座,邀請八位參與計畫的專家群,分享新冠病毒檢測、老藥新用、抗體、小分子合成、疫苗、抗原、動物模式等最新研究成果。
包括: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暨中研院生醫轉譯中心主任吳漢忠、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陶秘華、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專案研究員董昭萍、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助研究員柯屹又、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梁博煌、昱星生物科技執行長張郁芬、矽基分子電測科技執行長褚家容、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副所長莊士賢。
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暨中研院生醫轉譯中心主任吳漢忠致辭表示,COVID-19對人類造成相當大的威脅,農曆新年期間,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就召開院內會議,邀集前院長翁啟惠、副院長劉扶東等專家共同討論對策。
廖俊智院長也在很短時間內籌組開放科學平台(Open Science Platform)統整臺灣學研界的研發資源,組成13項協作子平台,加速COVID-19研發進度。而近期,亦有許多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出現,包括:快篩、小分子藥物、抗體藥物和診斷試劑等在開發中。
吳漢忠 >> 抗體藥物是當前治療曙光 臺灣EUA應加快進度
在專題演講環節中,吳漢忠以「COVID-19診斷與治療性單株抗體之研發」為演講主題。
吳漢忠指出,在廖俊智院長整合的COVID-19研究小組合作下,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吳素幸快速合成新冠病毒核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 NP)的基因,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研究員楊安綏團隊則僅用19天完成抗原的生產、抗體的篩選及製作原型快篩試劑,這記錄是前所未有的。
他也報告了目前對抗COVID-19的治療性單株抗體最新進展。
他表示,尤其是中和性抗體藥物的研發進展非常快,在尚未疫苗面世前,抗體是最快的治療方式,COVID-19患者注射抗體後,病毒會下降,病情從而得到緩解,且抗體有預防的功效。
截止到7月25日,全球共有8家廠商研發的抗體藥物進入臨床試驗,其中最快的是再生元製藥(Regeneron),已經啟動臨床三期試驗。其6月9日以緊急使用授權(EUA)進入臨床一期,短時間內已進入臨床三期試驗,進展相當快。
建議臺灣有關EUA的法規應加快跟上進度,將來臺灣自己才有治療性的抗體可用。
吳漢忠也簡明扼要地列出目前中研院團隊的成果,例如:獲得38株可阻斷受體結合區域(RBD)的高親和力單株抗體;20株抑制棘突蛋白S1 (Spike Protein)的抗體;42株對抗NP蛋白的抗體,並從中篩選出10株高親和力的抗體,並進行COVID-19快篩診斷試劑;另外,獲得17株具有高度中和力的抗體,其中12株發展成治療性抗體。
陶秘華 >> 中研院建立重症動物模型 了解病毒複製模式
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執行長陶秘華則以「園區核心設施與新冠肺炎動物模式」為分享主題。
他指出,如何治療COVID-19重症患者是一大挑戰,重症患者的症狀包含:細胞激素IL-6增加而造成敗血症、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是死亡。而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希望藉由了解病毒複製模式,研發出有效預防和治療的藥物。
陶秘華解釋,藥物進行臨床前研發,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