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通大學醫工學院、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首次發起「老齡化、聽力與公共健康研究員計畫」,於7月24日至26日在臺舉行。為期三日課程中,多位長期致力於老齡化、聽力與公共健康研究國際學者分享老年人聽力受損與失智症關聯的研究,及推動OTC助聽器理念,海內外多位臨床醫師也分享聽損流行病學與社會健康的影響;此外,活動不只將國際視野引入臺灣,也邀請了產業專家,包括:瑞音生技、和碩聯合科技與瑞昱半導體,共同分享助聽器開發成果,展現臺灣創新實力。
撰文/彭梓涵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 2021年公告數據,全球已有15億人口面臨聽損的問題,其中又以輕度聽力損失為最大宗,多項研究數據也認為,中晚年聽力損失是失智症者可改變的最大風險因素之一。
為提升對於此一挑戰的認知並提出解決方案,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以下簡稱醫工學院)林峻立院長及生物醫學工學系賴穎暉教授、醫學系系主任楊智傑醫師、腦科所教授鄭彥甫醫師及臺北榮總耳鼻喉部廖文輝主任、薛健佑醫師,於去年7月開始共同籌畫「老齡化、聽力與公共健康研究員計畫」活動。
該團隊積極與美國推動非處方助聽器法案(OTC Hearing Aids Act)的約翰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大學Frank Lin (林楨元)教授及其主持的「Cochlear聽力與公共衛生研究中心」(Cochlear Centre for Hearing and Public Health)建立鏈結。
今年7月,醫工學院也將該中心的「老齡化、聽力與公共健康研究員計畫」活動,移師至陽明交通大學與臺北榮總,為首次在臺灣舉辦。
發表失智症與聽損關聯研究 被《Lancet》列為風險因子
賴穎暉表示,此次與Frank Lin教授合作並共同辦理「老齡化、聽力與公共健康研究員計畫」活動,主要因為Frank Lin教授長期深耕於該領域,並致力於將照護和治療聽力損失患者的臨床經驗,為美國公衛和聯邦政策提供見解。這些經驗對於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臺灣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Frank Lin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和彭博公共衛生學院的耳外科醫生兼流行病學家,他發現聽力損失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深遠的負面影響,而這一問題正影響著全球各地的人們。
在此次活動中,Frank Lin也分享了他的重要研究,包括從2010年到2014年,領導一系列聽力損失患者與認知功能下降、失智症之間的關聯研究。研究結果也被《Lancet》的失智症預防、干預和照護委員會採納,發現中晚年聽力損失是失智症的最大可改變風險因素。
此外,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問題上升,解決這一問題變得越來越急迫。臨床上,老年人的聽力損失通常與孤獨感和社會隔離感增加相關,其可能導致失智症、憂鬱症、中風和死亡,這些都是重要的健康風險因素,而直接影響許多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臨床研究證實助聽器可降失智症發病率
基於這些的研究結果,Frank Lin又進一步發起一個「年長者衰老和認知健康評估」(ACHIEVE)的大型臨床計畫,且獲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Eleanor Schwartz Charitable基金會資助。
ACHIEVE實驗,是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組的研究,共招募977名年齡在70歲至84歲患有聽力損失但未經治療的患者,目的是比較3年期間配戴助聽器和未配戴助聽器的患者,其認知能力下降速度。
這項研究將受試者隨機分配至助聽器組,與未接受助聽器的組別,並且持續3年認知功能觀察,研究結果發現,接受助聽器組的患者,溝通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也正如預期,未接受助聽器組別的患者在聽力和溝通能力上並沒有改善。
在主要的認知功能上,研究雖然顯示,接受助聽器組別和未接受助聽器組之間認知功能的變化率沒有差異。但對於具有⾼失智風險的⼼臟疾病族群上,接受助聽器的患者,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降低了近50%,這項結果也在2023年7月發表在《Lancet》上。
Frank Lin致力推動非處方助聽器法案
他也表示,在這過程中,他觀察聽力受損造成的公衛問題日益嚴重,並認為助聽器不僅需要成為大眾負擔得起的產品,也需要有更多的創新與改變!
懷著改善患者生活品質的初心,Frank Lin在歐巴馬政府期間,積極遊說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也和美國國家科學院(NAS)合作,制定並推動《非處方助聽器法案》。
該法案在2017年通過國會批准,目的希望降低民眾取得助聽器的成本,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在2022年8月公布OTC助聽器的最終法案,同時建立新的OTC助聽器類別,並規定18歲以上患有輕度⾄中度聽⼒損失的消費者,在不需要專業人士如耳鼻喉科醫師、聽力師協助下,使用者就能自行對OTC助聽器進行調整。
陽交大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引進「老齡化、聽力與公共健康研究員計畫」首次在臺舉辦
「老齡化、聽力與公共健康研究員計畫」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Cochlear聽力與公共衛生研究中心每年舉辦的研究員訓練計畫,該計畫期望將聽力、老化等公衛議題與OTC助聽器的理念傳遞到全世界,讓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夠負擔得起助聽器。
首屆活動於2019年在美國巴爾的摩展開,新冠疫情間也採線上會議方式舉辦(僅2020年停辦),2022年疫情趨緩後,於泰國朱拉隆功大學舉辦,2023年則在墨西哥召開,今年則移師到陽明交通大學與臺北榮總舉行。
每年課程都有超過100多位國際臨床醫師、研究學者申請,活動最終僅會篩選約36名研究員進行教學培訓與指導。
課程中除了有Cochlear聽力與公共衛生研究中心核心講師分享聽損造成的功能影響研究外,也會安排小組討論讓參與者與講師就公衛議題探討,並為未來的合作創造機會。
賴穎暉表示,今年由陽明交通大學醫工學院與北榮舉辦的活動,共吸引6個國家140多位頂尖學者申請,最終篩選出36名海內外各半的醫學及公衛專家和學者與會。
陽明交通大學醫工學系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林峻立院長(左)及醫工系賴穎暉教授(右),積極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Cochlear聽力與公共衛生研究中心鏈結」,並籌畫此次活動。(攝影/彭梓涵)
鏈結臺灣藍芽音訊IC業者 搶攻OTC助聽器藍海市場
賴穎暉表示,今年的活動不僅展示了臺灣的醫療和公衛能力,還展現了臺灣在藍芽音訊IC領域的優勢,這將為新型創新助聽器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潛力,有望為OTC助聽器的發展貢獻力量。
賴穎暉進一步解釋,近年來隨著半導體技術的進步,專家們正試圖利用現有的藍芽晶片技術來開發性價比高且功能更強大的助聽器。這些新型助聽器可利用消費電子產品的量產能力,減少生產成本,同時利用現有的藍牙技術和數位訊號處理技術來改善音質和用戶體驗。
他也表示,臺灣早期助聽器發展過程中,由於助聽器IC技術尚有進步空間,許多創新助聽器技術較難在當時實現。然而,近幾年隨著藍牙晶片技術的進步與無線耳機(TWS)需求的增長,臺灣不少IC產業業者也切入相關供應鏈並獲得藍芽耳機大廠的代工訂單,這也成為臺灣開發各類創新助聽器的最佳基礎。
在第三日的活動中,陽明交通大學醫工學院、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及臺北榮民總醫院共同主持,並邀請國內非處方助聽器產品開發ICT大廠,包括瑞音生技(Rehear)、和碩聯合科技(Pegatron)與瑞昱半導體(Realtek),分享臺灣產業如何透過最新藍芽晶片技術來發展OTC助聽器,讓此產品成真。
賴穎暉也說,因應新型態OTC助聽器的產品需求,不僅需要藍芽晶片技術的支持,還需要大量導入人工智慧(AI)技術來協助。
醫工學院在與業者多年的產學合作下,成功開發出主動式降噪技術的聽力檢測方法,利用AI技術進行聽力補償,讓助聽裝置重現高品質的音質,不僅縮短使用者適應助聽器的時間,還能省去使用者到聽力中心讓助聽器選配師調整的麻煩。目前,這些技術也與臺北榮總積極進行臨床實驗,在本次活動中吸引了眾多與會者的關注。
此次活動也特別邀請非處方助聽器上有產學合作的國內ICT大廠瑞音生技,分享臺灣IC產業如何透過最新藍芽晶片技術,應用於OTC助聽器的發展。(圖/陽明交通大學醫工學院提供)
醫材轉譯研發中心 持續加速創新產品發展、落地
這次活動不只聚焦在聽損,還擴展到腦性麻痺與中風族群造成的「口說構音障礙」,活動也邀請國內利用AI、機器學習,為構音障礙族群研發專屬語音辨識系統的宇康生科產業專家現身分享,向國際展示臺灣於口語構音障礙解決方案中,不只有技術還有許多創新的想法。
賴穎暉也表示,本次活動帶來許多效益,包括:活動結束後,陽明交通大學獲得許多的詢問,並共同討論助聽器開發的可能性,並增加了與會者對老化與聽覺關係的重視與理解。
他也說明,醫工學院短期目標將聽力需求與臺灣藍芽IC技術結合,長期則是持續透過醫材轉譯研發中心,加速創新醫材發展並進一步落地使用。
>>本文刊登自《環球生技月刊》Vol.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