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追蹤報導「資金斷鏈」仍是新創心中痛

專家指路:永續基金、Venture Studio、健保沙盒成解方【會員限定,11/15前前限期開放】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3-05-24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吳忠勳認為,選題方面主要還是看「技術好不好」。目前他也在提倡成立矽谷主動管理式創投─「Venture Studio」。(攝影/吳培安)

創新、創意是企業維持競爭力的關鍵,也是新創團隊需要的基本特質,有些公司可從0突破到1持續發展,但有些卻做不到。環球生技在追蹤4年多的新創議題中,發現「資金斷鏈」仍是新創公司心中的痛,疫後資本市場再次進入寒冬,臺灣即將從萌芽期茁壯的新創公司又該如何解決?

撰文/彭梓涵


新創(Startup)的誕生,通常是來自一個技術創新點、概念創意點的萌芽,創新、創意是企業維持競爭力的關鍵,也是新創團隊需要的基本特質,不過有些公司可從0突破到1持續發展,但有些卻做不到。

事實上「新創公司」的議題,在臺灣不管是生技或非生技,在許多論壇、會議中也討論不下數次,過去環球幾次專題中,包括:2019年Vol. 65 《Bio ASIA Taiwan超級創新國!? 》、2022年Vol. 98《生醫資金斷鏈 新創募資存亡之秋?》也花不少篇幅探討。

此次本刊盤點2016年後成立的生技新創公司,也發現大部分公司都處於0到1的階段,本次我們也採訪眾多領域的專家,包括投資界、研究單位、新創公司,再次檢視與探討臺灣生技新創公司當前面臨的挑戰,若要突破0到1再到100,成為獨角獸又有哪些挑戰尚待解決?專家們也提出可以作為的解方。

問題一:新創公司小多散雜  大多缺乏商化概念與經驗

政府從2013年開始,將創新創業納入跨部會政策方向,歷經十年發展,催生約5百家新創。這些公司的成立,多數是一個創新的技術、或創意的概念,在需達成計畫KPI下,而由教授帶領學生創立,幾乎都沒有市場與創業經驗,也造成新創公司「小多散雜」的局面。

擔任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的吳漢忠表示,中心從2019年成立3年多以來,在推動轉譯研究與新創上,就觀察到研究人員大多缺乏商化的概念與經驗,在選題時也較未能考量市場及臨床需求(Unmet Medical Needs),造成後續開發上的困難。

受價創計畫支持而成立開發市場首見(first-in-class)糖尿病新藥的藥祇醫藥創辦人、中研院農科中心研究員兼草藥科技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楊文欽就表示,像我們學界出來都是有一點「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個性,到市場上才發現不足很多東西。

解方:審慎選題、設立停損點

國內知名創投專家、現為半導體生醫感測晶片開發公司永加利醫學科技(VSense)董事長瞿志豪,也曾對本刊分享,臺灣新創研發實力、技術都十分精良,但選題方面就謂為「痛點」。

他指出,一項藥物或醫材具備許多市場應用面,但究竟挑選哪項來做,就要對每個市場規模、競爭者進行分析,以從中挑選出團隊既有資源、資金、可以掌握通路等,最適合的題目來執行,而最好是在產品開發初期就進行完整規劃。

創立將滿40周年,至今已成為臺灣生技產業價值鏈中不可或缺關鍵角色的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吳忠勳執行長表示,DCB從過去以來技轉案件相當優秀,從百萬級授權、後續也有千萬級、億級的授權案。

今年3月,DCB歷經多年研發新一代具有關鍵三甘露醣(trimannosy)鍵結技術、可搭載2個小分子藥物的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就以6.9億臺幣授權金,技轉給新創公司嘉正生技,創下DCB歷來最高授權案件。

吳忠勳認為,選題方面主要還是看「技術好不好」。

不過,楊文欽也表示,不是每家新創公司都這麼幸運,能開發市場上非常獨特的技術或找到獨特的靶點,政府在扶持創新創業的政策上做的非常好,在補助你創業初期的資金後,就認為你應該要努力往下。

「事實上大部分聰明的人,計畫結束如果做不下去就會停止,像我這樣有夢有初衷,自己還砸錢進去,然後做到沒辦法脫身,目標只有成功一條路的新創公司,可能一百間不到兩間,新創公司還是要懂得設立『停損點』。」楊文欽說。

問題二:缺乏早期、長期資金支持

是新創公司友好單位的我們,在走訪各新創與投資人的過程中,也發現一直以來「募資困難」幾乎是每家新創公司心中的痛。其中「缺乏早期的天使投資人」、「無法長期獲得投資」是臺灣募資中最常談到的癥結。

新藥研發本來有風險大、資金需求大、時程長的特性,相對醫材、數位醫療,臺灣「新藥」在成為生技領域中最難募資的一塊,目前這些問題似乎也都還存在。

國發基金蘇來守執行秘書先前接受本刊採訪時就直言,創投不投新創大概有幾種情形,第一、創投根本不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不相信投資會產生回報;第二、則是公司資訊不夠透明,導致投資的風險太高或無法確定。

比翼生醫創投執行合夥人陳彥諭也曾比喻,「投資新創就如同結婚,而且這樁婚事,還是不能說能離就離的婚姻,因此需要長時間讓彼此了解,才能比翼雙飛。」

今年雖然順利獲得台杉投資領投、完成A輪1,000萬美元募資、專注在蛋白質降解新藥開發的安宏生醫,創辦人林助強就坦言,「募資的過程真的不輕鬆」。

他在與創投、天使投資人簡報時也發現,臺灣資本市場比較喜歡引導有臨床試驗計畫的公司去IPO,像安宏這樣主軸放在很創新、First in class的新藥開發上,即便有很好的團隊、經驗也夠,投資人還是會選擇比較保守的作法。

不過現在從大環境來看,新冠疫情雖然在2020、2021年帶動資金流向生技,但隨著進入後疫情時代,疫情泡泡逐漸破掉,健康領域也隨之遭受資金撤離的衝擊。

正在為公司推進糖尿病新藥臨床進展,已經對外進行70多場募資的楊文欽說,過去你可能在臺灣感受到募資問題,但後疫情時代全世界都在面臨募資問題,現在可能才是臺灣有史以來最難募到錢的時候。

解方:引進矽谷「Venture Studio」、成立永續型創投

不過吳忠勳認為,臺灣還是有很多錢在游來游去,只是投下來的不夠多,有投的也只夠這些公司活下來,但不足以讓公司繼續往前。

他也表示,臺灣因為缺少天使投資人,資金的光譜的確是往中後期的公司靠攏,投資人寧願投資半年、一年後會IPO的新創,也不願投資早期新創,因此造成「死亡之谷變成必死之谷」。

吳忠勳現在也在提倡,可學習矽谷主動管理式創業投資――「Venture Studio」,Venture Studio是由有經驗的創業家、創投家、國際大廠高階主管組成,這與傳統的創投不同之處在於,Venture Studio不只是投資人,更像是新創公司的共同創辦人。

他表示,有Venture Studio跳下來進駐,不僅可協助新創走過種子輪的死亡之谷,讓新創成功機率更高外,也吸引資金往早期新創投資,在扶持新創成長茁壯後,Venture Studio適時出場,再找尋新的標的,重複循環孵育,才有機會形成產業價值鏈,讓資金流向更早期的新創。

曾輔導百家企業掛牌的福邦證券董事長黃顯華則認為,臺灣創投之所以不能培養早期新創,是因為他有投資期限且需要退場,所以往往只能投資準備IPO的公司,且很難一輪接著一輪投。

他也表示,福邦在去年順利募集第一個私募股權基金(PE Fund)後,也正在募資成立永續型生技創投,透過養小雞的方式,投資早期的新創公司,長期支持生技產業發展。

永續型創投不同於其他創業投資公司,有5~10年投資年限,永續型創投以永續經營為宗旨,較符合生技醫藥創新研發,需要較長時間驗證的特性。

他也透露這個永續型生技創投,會往資本市場發展,這也會是繼鑽石生技創投後,第二支登錄興櫃的永續型生技創投。

問題三:法規過度嚴謹、未與時俱進

除了募資之外,此次本刊在訪問幾家已經從0突破1,準備往100發展的新創公司,不管是新藥、數位醫療,都提出在推出一個市場全新的產品上,臺灣在監管環境上不只過度嚴謹,甚至沒有與時俱進的情況。

近期獲得台杉水牛三號生技基金投資的慢性病數位管理平台新創――慧康生活科技(Health2Sync),是臺灣慢性病數位療法先行者,其開發的糖尿病管理軟體App,全球註冊用戶數突破百萬人,近年,又以日本市場註冊用戶數成長最快。

創辦人鄧居義分享,日本的糖尿病、洗腎患者很多,很早就在觀望如何透過科技來紓解日本的銀髮社會問題,2017年慧康獲得日本保險集團損保日本興亞控股株式會社(Sompo Holdings Inc.)領投,不過慧康還是花了2~3年摸熟日本生態系,才逐漸把產品打入日本市場。

但相比臺灣、日本兩地,他也發現,日本在政策、法規上較為明確,例如在解決慢性疾病問題,就有給付使用者一個月75美元使用一款血壓App,這個給付甚至比血壓藥還高。

他也指出,臺灣糖尿病、糖尿病腎病變為健保支出的第一、第三大,慧康的慢性病數位管理平台已經證明,可讓使用者更快達到目標血糖值,也能拿到醫療科技評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理應就該拿到健保給付。

現在創新的智慧醫療產品在各國都有落地的挑戰,去年BTC會議,建議設立「健保沙盒」,讓有潛力的創新醫材,先在健保平台試用,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後,符合資格再正式納入健保給付。

對此鄧居義也樂觀看待,他認為臺灣、政府不要只把數位醫療看成軟體,應該是作為一個醫療器材、一個療法;臺灣有很多創新的產品取得許可證,卻無法真正落地應用,他認為,如果產品沒有獲得適當給付、使用,新創也很難去說服投資人,更別說到別的國家落地。另外,正在準備臨床試驗的楊文欽也指出,臺灣在執行的臨床試驗,多是在進行別的國家已開發、進來臺灣已發展到臨床三期的藥物,很少醫師、CRO公司有經驗在臨床一、二期上。

他也表示,臺灣TFDA審查標準與美國FDA一致,都是依據國際醫藥法規協和會(ICH)指引,這顯示臺灣法規正與國際接軌,只是臺灣在新藥開發經驗上,還未及美國,若凡事都要比照大國,在有限資源的臺灣,要怎麼培植國內本地產業發展?

楊文欽也誠實回應,生技產業就有「雙難」的特質,你找一個Me-too的題目做,產業在發展上就很難與人競爭,但你找一個全新、沒人競爭的又需要花非常多的資金跟技術、時間才能證明產品的價值。


鄧居義表示,臺灣有很多創新的產品取得許可證,卻無法真正落地應用,他認為,如果產品沒有獲得適當給付、使用,新創也很難去說服投資人,更別說到別的國家落地。(攝影/李林璦)

臺灣生醫適合發展什麼?

臺灣資本市場傳奇人物、曾輔導百家企業掛牌、籌資與股權整併,包括愛之味、鴻海、寶成及巨大等企業的福邦證券董事長黃顯華認為,「大健康醫療產業」是臺灣可以著墨。

臺灣ICT產業已經非常成熟,但因為目前國際政經情勢、臺灣地緣政治,在大量製造上已經無法跟中國、東南亞比拚,尤其現在很多企業都外移到印度。

他認為,臺灣只能扮演「腦」的角色,所謂的「腦」就是「研發」跟「設計」,臺灣在這方面非常強。而臺灣可以往一個新的趨勢前進就是「影響力的投資」,現在影響力投資談最多的就是地球與人類有關的議題,例如環保、循環經濟,再來就是大健康醫療。

黃顯華表示,他有輔導幾個做循環經濟的公司,包括做綠電、綠能的公司,例如生威能源,在健康領域,則包括開發治療黃斑部病變的眼科新創仁新醫藥。

以大健康醫療領域,他認為臺灣適合做新藥、醫材的開發,因為現在全世界的大廠,已經很少在做研發,如果一個新藥開發從0到10,0是研,10是拿到藥證,臺灣可以從0做到7,也就能補足這樣的缺口。

研發技術的創新固然重要,但他在輔導這麼多公司的過程中,他也發現團隊的延續性也是重要關鍵,像是公司創辦人的知識背景一定要足夠,團隊是否專業、夠年輕。

例如其投資的仁新醫藥,創辦人林雨新是澳洲雪梨大學醫學博士,專長在多學科醫學與心臟內科、血管外科,夠專業也有足夠的經歷看案子、看技術,現在仁新的眼科產品不只進入臨床三期,後續也有第二、第三個產品線接棒。


圖為福邦證券董事長黃顯華。(攝影/羅翊方)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