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藥奮鬥10年將邁收成期

臺專家點名看好 精準醫療再生醫療CDMO核酸藥物【會員限定,1/10前限期開放】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2-06-16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蔡英文總統在2021年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1)實體展開幕中表示,臺灣的生醫產業營業額已經突破6千億元。(圖/本刊資料中心)

中華開發資本生醫基金總經理徐大誠、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一致認為,精準醫療、再生醫療、CDMO、核酸藥物將是臺灣不可落後、也是最值得投入的國際趨勢。在展望未來的同時,臺灣在轉譯醫學上,仍須記取過往10幾年的教訓,積極完善人才、技術、資金、法規等四大要素,建立完整的產業生態系,才能走得更快、更穩健。

撰文/吳培安


經歷了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襲擊,全世界都深刻體會到「生技醫藥產業」的重要性。它不僅是在談論學術研發、生產量能或市場大小,疫苗、藥物、篩檢甚至創新技術的掌握與否,在危急時刻下更是一種攸關國力的「國防產業」。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高仙桂,在今年5月舉辦的「台灣生醫創新願景趨勢高峰論壇」中分享的統計數據,臺灣的生醫產業在國際上的表現,已有31個新藥在國際上市,300多個醫材產品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

此外,上市櫃公司也從2011年的95家,成長到2021年的203家;上市櫃及興櫃生技公司總市值約1.35兆元,29家公司市值達百億元。

蔡英文總統也在2021年的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1)實體展開幕中表示,臺灣的生醫產業營業額已經突破六千億元。

然而,發展雖然非常蓬勃,但營業額還沒有達到政府當初設定的兆元產業願景,也尚未有國際認定的世界級公司出現,甚至國家補助產學研發經費依然不足、國外或民間資金尚未解放,許多生醫新創公司仍在煩惱募資困難。

此次採訪的眾多領域專家中(見文後各篇),也有許多受訪者皆指出,從實驗室、開發、取證到上市銷售,各環節始終都是臺灣最需要加強的。

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召集人、科技部部長吳政忠就表示,這個過程就像是一連串的「接力賽」,誰都不能掉棒。

「臺灣在系統性研發製造觀念上,以前相對比較薄弱,大家把自己事情做完就想說任務達成了,但實際上產業發展還是要一棒接一棒。」吳政忠說。

面對快速變動的全球生技醫藥產業趨勢,臺灣未來應該朝著什麼方向前進?如何才能走得更快?

以下就由中華開發資本生醫基金總經理徐大誠,以及中研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BioTReC,以下簡稱轉譯中心)主任吳漢忠,分別從「投資者」和「開發者」的視角,分享他們十幾年來的觀察與展望。

• 中華開發生醫創投基金總經理 徐大誠

臺灣新藥開發進入收成期 前景值得期待 

中華開發資本做為臺灣最純正的生技醫藥投資基金之一,擁有25年創投經驗的徐大誠,自2012年起陸續擔任中華開發生醫創投基金與中華開發生醫創業投資有限合夥的總經理,負責基金投資組合規劃、建立與配置等執行工作。

見證了10年間臺灣生技醫藥產業的變化,徐大誠表示,臺灣的生技產業現在變得更多元、百花齊放、整體實力變得更強,也有更多公司、更多人、更多資金投入,不過投資人也比以前還要有經驗,懂得看公司的基本面,所以,即使投資人當下給公司估值很高,最後還是要回歸到商業模式、營收模式甚至於獲利。

「雖然臺灣的新藥公司過去10幾年來波動很大,但現在和過去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很多指標性新藥公司從過去沒有營收,陸續進入商業化和取證階段,例如智擎現在每年都獲利甚至配息,主要的二線胰臟癌新藥已授權給國外。相信未來應該不用拖太久,臺灣就會有好幾家新藥指標公司成為持續性本業獲利的公司。」徐大誠說。

徐大誠表示,這些跑在前端的新藥公司已經有既定的發展模式,能夠成為後進的參考,例如在臨床一期或二期完成後,就授權給海外,合一生技的FB-825就是很好的例子。

「以投資人的觀點來看,通常希望在臨床二期做完或臨床三期時就授權出去,因為投資必須考量到報酬、風險、能見度等,用授權的分工模式可把資源集中在公司擅長的部份,也有很多成功模式可以參考。」

「不過,像藥華藥從頭做到尾,就比較屬於典型美國中型生技公司的商業模式,也是臺灣第一家走自行商業化模式的新藥公司,風險高、資源投入大,但成功的報酬也更大。」

徐大誠也表示,評估一家新藥公司也不一定是看申請藥證的數量,還要看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規模。「在臺灣,改良新劑型的505(b)(2)公司是還不錯的族群,能見度也高。」他說。


中華開發生醫創投基金總經理徐大誠表示,臺灣的生技產業現在變得更多元、百花齊放、整體實力變得更強。(圖/本刊資料中心)


徐大誠表示,藥華藥是臺灣第一家走自行商業化模式的藥廠。圖為藥華醫藥於2021年11月26日舉辦新藥P1101於美國上市之慶祝典禮。(攝影/李林璦)

CDMO、再生醫療將接棒新藥 成為最值得投資領域?!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徐大誠認為,當前的全球生技醫療趨勢主要是在mRNA、細胞與基因療法、癌症免疫療法和抗體藥上;若以臺灣具有利基的領域來看,他認為除了新藥,就屬委託開發製造服務(CDMO)和再生醫療最為看好。

徐大誠表示,之所以看好CDMO發展,主要是來自於臺灣生技醫藥CDMO公司在去(2021)年表現得很好,指標性公司(台康、永昕)不只有現金流,甚至已經到獲利階段,再加上去年底《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擴大補助範圍、CDMO也受惠。

「未來幾年,國際上生物藥CDMO將會供不應求。事實上,生技醫藥從過去的單株抗體,一直到新出現的病毒載體、細胞基因療法、雙特異性抗體,都因為技術先進、製程複雜,一直沒有標準化,也成為CDMO很大的瓶頸,其難度甚至不亞於臨床。」徐大誠說。

不過,徐大誠也觀察到一些未上市的公司有自己的CDMO創新平台。「如果是傳統的單株抗體,那生產量能就要大、有經濟規模、成本要低,但如果是細胞、基因、病毒載體、mRNA這些,就可以是比較利基型的小型製程技術平台,國外現在也有很多在併購這類型的CDMO公司。」

此外,徐大誠也表示,臺灣CDMO的商業模式五花八門,在CDMO模式中同時發展生物相似藥也是一種他看好的模式,本益比或估值可以更高,但資金需求更大。

「國際上生物相似藥領域也很火熱,陸續有藥物獲得批准,特別像是艾伯維(AbbVie)營收高達200多億美元的明星藥Humira,專利也即將在明年到期。不過,要注意生物相似藥進入市場的時機很重要,如果是原廠以外第三家、第四家才進入市場,挑戰性就會比較大。」徐大誠說。

另一方面,徐大誠也看好臺灣再生醫療的發展。他指出,2018年9月衛福部《特管辦法》上路後,雖然開放範圍仍侷限在自體細胞治療,但確實累積了很多臨床數據,也讓原本沒有營收的細胞治療公司找到獲利基礎。

再加上臺灣的優質醫療,使得在「再生醫療三法」上路之前,就已經有幾家細胞治療指標性公司浮出檯面,例如第一家獲利的細胞治療公司長聖生技,憑藉著多元的技術平台和商業模式,市值已經達到4億美元。

徐大誠也看好「再生醫療三法」上路後,未來範圍擴大到異體細胞治療、讓細胞製劑更加標準化,以及在特定條件下,先讓廠商在臨床三期之前取得「暫時性藥證」,都有機會讓再生醫療商品化的腳步加速。

展望未來,徐大誠樂觀的表示,疫情前投資人對臺灣生技產業相對悲觀、保守,但疫情後,一方面臺灣在個人防護裝備(PPE)展現完整供應鏈實力,一方面生技產業又出現一些成功案例,再加上科技業、電子業也面臨供應鏈重組,還有中國封城(Lock-Down)讓臺商資金回流,都促使投資人更願意投資臺灣的生技產業。

「到了2030年,我們覺得臺灣的生技醫藥產業會變得更多元、更有實力,也許有的公司商業化不如預期,股價也可能下跌,但是還是會有新的公司出來,這些股價下跌的公司如果找到新的動能,說不定還是可以繼續成長,基本上是樂觀的。」

徐大誠也強調,因為臺灣市場太小,一定要同業整合、異業結盟才能夠把規模做大,目前臺灣在同業整合、異業結盟上已經和過去不同,許多案例讓生技醫藥產業的樣態更加豐富精彩。

例如大江與台塑合作投資和康、透過組織再造打國際盃,以及盛弘透過併購躍獅獲得連鎖藥局網絡、又併購哈佛健檢,都是透過合作把格局做大很好的範例。


徐大誠認為,盛弘醫藥透過併購躍獅、哈佛健檢,可說是透過合作把格局做大的範例。圖為盛弘醫藥董事長楊弘仁。(圖/盛弘醫藥提供)

• 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 吳漢忠

雖然在新冠疫情下,臺灣的生技醫藥產業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變得更高,也有越來越多的國際合作案例出現,但在前進的同時,仍必須回頭記取過去的教訓。作為國內致力於銜接基礎研究與拓展商業化的單位,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10幾年來觀察下來,對臺灣生技產業在「化研為用」的不易點滴在心。

四大省思首重法令完善  政府需提出明確的前瞻政策 

有著「技轉王」稱號的吳漢忠,至今已經發表超過128篇知名國際期刊論文、獲得83項專利技術,其中已經有20項技術(含68項專利)成功授權給生技公司,7項技術正在進行臨床試驗或上市銷售,7項專利正在進行臨床前試驗,也使其擔任轉譯中心首位主任實至名歸。

臺灣生技醫藥產業,在過去十餘年間學習到哪些教訓?對此,吳漢忠歸納出了四大建議。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完善的法令,這是推動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前提。

吳漢忠表示,「所有治療領域的發展,背後都需要有完善的法規規範,才能讓相關領域的發展有所依循。如果臺灣在生物醫藥領域的立法及法規都能夠快速進展、與時俱進,對生技醫藥產業的發展與競爭力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有了完善的法規環境,接下來就需要有明確且前瞻的政策規劃,且必須強化串聯。

「臺灣的基礎研發能力雖然強,卻有著研發方向分歧、智慧財產權保護不足、商業化過程中缺少穩定充裕的研發資金、產業面產業規模不足、國際化程度偏低、產學脫軌等六大不足之處,導致整體發展受限。」吳漢忠說。

吳漢忠強調,其中最關鍵的是政府和產業應該要坐下來,好好談論如何「選題」,找出有市場價值、有差異性及特色的重點領域,並加強跨領域橫向整合,使得研發及育成新創公司的過程能夠順利接軌前行。

「例如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NRPB),當初的規劃相當不錯,提供早期研究及臨床前開發經費,以及早期臨床試驗經費,橫向與縱向串聯完整。這樣的國家型計劃是很值得繼續做下去的。」

「然而,隨著國家型計劃退場,早期聚焦投資變少,中期開發經費不足,使得臺灣在學術研究要跨越到產業應用產生鴻溝,很難有市場較大的新藥或創新標的及機制的藥物出現。」吳漢忠說。


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表示針對臺灣生技醫藥產業在過去十餘年間的經驗,歸納出了四大建議。(圖/本刊資料中心)


吳漢忠認為,過去臺灣在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NRPB)規劃上,橫向與縱向串聯完整。(圖/本刊資料中心)

需強化轉譯研究  加強落實化研為用  培養更多商化實戰人才

吳漢忠的第三項建議,是需要強化轉譯研究,科學家要從根本的研發思維調整。

「轉譯研究開發的創新藥品、治療方法和檢測技術,主要目的在於解決未滿足的臨床需求;而成功的產品,除了需要具備臨床可應用性外,開發過程中更要考量專利佈局、市場價值及潛在市場競爭者、商業發展模式、各國生醫法規、實際臨床需求、醫療保險給付等種種因素。」吳漢忠說。

此外,如果可以在研發階段就融入化學製造管制(CMC)概念、盡早考量後續製造、量產和法規的要求,將可以減少產學技術轉移的斷層,加速研發成果商品化。

吳漢忠認為,臨床前研發經費的匱乏,也是強化轉譯研究必需解決的問題。對此他建議,可考慮建立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合作模式,吸引企業投資早期研發成果,累積加值成果,甚至讓投資的人提早進來加入決策指引方向,如此才能降低新創公司的風險以及增加成功機率,否則新創公司還在死亡之谷就停了。

「最後,是加強落實化研為用,積極地把研發知識轉化成價值,也就是把知識變成價值、最後有價格。」

因此,研究發展、產品開發、市場營收,都必須一起考量。吳漢忠表示,這必須由政府協助整合進行,過程中也必須協助生技新創的產品研發及臨床前試驗,並適時提供所需人才、資金、法規等,讓研究成果商品化,落實至臨床應用。

特別是人才方面,不只是學術人才,還需要懂得產品開發、商轉、考量市場價值和商業計畫的人才。

吳漢忠表示,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提供課程與一對一指導,讓更多的科學家獲得商轉的基本知識與技能,甚至走上創業之路累積經驗,這樣有實戰經驗的人才,才會越來越多。

看好精準醫療、細胞/基因治療、mRNA疫苗/核酸藥物 

至於在國際生技醫藥產業趨勢之中,吳漢忠認為最值得開發、臺灣也應該要跟上的三個領域,分別是「精準醫療」、「細胞/基因治療」、「mRNA疫苗/核酸藥物」。

吳漢忠表示,精準醫療是臺灣近五年來政府相當投入的領域,特別是自2012年正式啟動收案的「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Taiwan Biobank),更是每年亞洲生技大會國外嘉賓參訪中研院時的指定參觀項目。

「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至今已完成超過16萬8千人的收案數,是全球唯一華人世代追蹤、垂直整合檢體的人體生物資料庫,資料樣本數充足。此外,臺灣因為歷史背景因素,族群融合,可作為整體華人樣板的縮影。」

「在此利基上,配合臺灣專長的資通訊(ICT)產業技術,善加利用Biobank和完整的健保資料庫,將可使『精準智慧醫療』跳躍式的進化,成為臺灣的優勢。」吳漢忠說。

細胞/基因治療領域方面,吳漢忠表示,國外這幾年對這個領域相當投入、投資金額很大,也陸續開花結果,而國內在細胞療法及備置的相關企業上,已經初步顯現多家爭鳴的局勢。

「現在北美就已經有超過200家基因/細胞治療相關企業,且2021年細胞及基因治療全球市值為50億美元,預估2027年將成長至369億美元;美國FDA也預估,在未來的5年,美國每年平均將核准10至20種基因療法,因此,這個領域的布局和開發,臺灣也不能缺席。」吳漢忠說。

不過,相較於細胞療法的進展,國內目前基因療法都還停留在學界研究,且現在臺灣也尚未真正開放將基因工程應用在治療上,因此,未來一定會需要學研界和產業界攜手合作。


2019年10月行政院舉辦「臺灣精準醫療啟航暨Biobank整合平台聯盟成立發表會」啟動儀式合影。(圖/本刊資料中心)

次世代關鍵原物料及關鍵製程  臺灣有機會建立自有技術與專利

至於mRNA疫苗/核酸藥物方面,毫無疑問地是在近年橫空出世、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領域,以往在功效與安全上的疑慮,都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獲得驗證,也得到各國法規同意廣泛使用於人體。

「即使疫情過去了,mRNA疫苗/核酸藥物也會成為未來疫苗發展的主流類型之一,它將在癌症和傳染病的應用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未來10年內核酸藥物需求量,將會以26%的年成長率快速成長,到了2027年,產能就會供不應求。」吳漢忠說。

吳漢忠也指出,雖然在新冠肺炎疫情下,mRNA疫苗已經證明確實有用,但將核酸作為疫苗或藥物的技術領域,其實仍然尚未發展成熟,包括核酸疫苗/藥物的設計、更好的核酸藥物傳輸系統、足以對應專利挑戰的次世代關鍵原物料及關鍵製程,這個領域還有很多面向可以切入和精進。

「包括中研院在內,國內團隊仍有很多機會建立自有技術與專利。現在是核酸藥物的發展關鍵點,臺灣不應該缺席。」吳漢忠說。

作為國家生技醫藥產業生態系(Ecosy stem)的「帶頭示範」,吳漢忠表示,全世界都是走過相同的道路,只是先進國起步得比較早,但仍然不外乎是建立好人才、技術、法規、資金等四大面向。

吳漢忠也期許,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能夠扮演好生態系的串聯角色,未來能有機會見證臺灣生技獨角獸、護國神山的誕生。


中研院mRNA疫苗、核酸藥物  關鍵製程取得初步成果

在採訪過程中,吳漢忠也透露,中研院已經在核酸疫苗/藥物的傳輸系統研發上,找到幾種化合物比原本的效果更好、抗原表現量更高,也經過專業的專利師評估,但還需要時間開發、驗證藥理及毒理性質等。

目前發展了1年多,希望能在未來一年內完成概念驗證,再技轉給生技公司繼續往產品化發展。

此外,轉譯中心團隊也在1年多內,成功設計出超過10種針對新冠病毒的DNA模板、製備mRNA疫苗原型,以及完成Proof of Concept (POC)試驗,可說是已經找到不錯的方向,但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吳漢忠表示,考量國內廠商尚未建立相關技術,轉譯中心此次跳脫中研院基礎研究傳統,自主進行製程開發,並初步完成小量製程參數與分析方法開發。

於Omicron變種病毒爆發期間,更是在全球第一時間發表Omicron mRNA疫苗研究成果,證明國內的研發能力跟得上世界的腳步,相關研發成果已申請專利,並與廠商洽談授權中。


吳漢忠期許,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提供的資源能讓更多的科學家獲得商轉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圖為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圖/生醫轉譯研究中心提供)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