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首頁
雜誌目錄
Vol. 96 Outlook 2030 臺灣生技醫藥技術在哪裡?
Vol. 101
Vol. 100
Vol. 99
Vol. 98
Vol. 97
Vol. 96
Vol. 95
Vol. 94
Vol. 93
Vol. 92
Vol. 96
2022-06
Outlook 2030 臺灣生技醫藥技術在哪裡?
《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上路,七大重點領域邁入決戰黃金10年!
未來10年,臺灣最能發揮、最值得投入技術是哪些?
本刊產業技術趨勢意見調查顯示,政策與產業認知有鴻溝!?
所有電子書
購買紙本雜誌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更多
封面故事
Outlook 2030 臺灣生技醫藥技術在哪裡?
《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上路,七大重點領域邁入決戰黃金10年!新藥/新劑型開發、高風險醫療器材、創新技術平台,加上快速興起的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數位醫療,CDMO……。本刊特別列舉國際上由這七大領域領域衍生的26項熱門技術,進行「Outlook2030臺灣生技醫藥技術在哪裡?」產業意見調查,結果顯示,政府領導思維與民間產學研界基層視角有鴻溝!?未來10年,臺灣最能發揮、...
封面故事
新療法改變腫瘤學遊戲規則 微生物體、阿茲海默症進展緩慢
回顧近十年,全球生技醫藥發展造就不少重要指標,包括首款免疫查核點、CAR-T療法的批准,改變腫瘤治療規則;基因療法日趨成熟,為罕見治療帶來新篇章;新冠疫情加速醫療數位轉型、mRNA產業發展等,豐富了生技新藥發展的十年,也為未來帶來新的機會與挑戰。展望下一個10年,當人類與病毒必須共存情況下,生物科技會如何發展?哪些蓄勢待發的技術或領域,又將會成為明日之星?撰文/彭梓涵蘋果(Apple)創辦人史蒂夫...
封面故事
創新技術、靈活醫療體系、全人精準健康需求 重塑未來生醫新樣貌
過去10年,生技醫藥行業確實出現難以置信的進步,同時也為未來幾年帶來新的機會,展望2030年,全球生物技術將有甚麼趨勢發展?撰文/彭梓涵跨國會計師事務所資誠全球聯盟組織(PwCGlobalNetwork)曾在2019年7月發布《引領未來健康:生物製藥企業如何在數字醫療保健時代捍衛並發展其業務》(DrivingTheFutureofHealth)報告,預測到2030年,醫療保健將致力在疾病預防能力,...
封面故事
臺專家點名看好 精準醫療再生醫療CDMO核酸藥物
中華開發資本生醫基金總經理徐大誠、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一致認為,精準醫療、再生醫療、CDMO、核酸藥物將是臺灣不可落後、也是最值得投入的國際趨勢。在展望未來的同時,臺灣在轉譯醫學上,仍須記取過往10幾年的教訓,積極完善人才、技術、資金、法規等四大要素,建立完整的產業生態系,才能走得更快、更穩健。撰文/吳培安經歷了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襲擊,全世界都深刻體會到「生技醫藥產...
封面故事
張子文
抗體新藥
抗體之父張子文再創免疫功坊 A輪完募6.7億元迎授權商機
屢屢刷新臺灣新藥研發紀錄、被譽為「臺灣抗體之父」的張子文,其創辦的免疫功坊在今年3月完募A輪2,400萬美元,獨創新一代抗體藥物開發T-E™平台,已衍生出6項產品線並蓄勢待發,預計明年將有2項進入臨床。不過,張子文仍坦言,儘管臺灣確實擁有與國際拚搏的技術,但支持能量依然不足,盼出現世界級新藥公司。撰文/吳培安臺灣研發生技新藥已20餘年,自2007年《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上路、2021...
Editor's Note | 編輯筆記
更多
編輯筆記
臺灣醫療科技的「李約瑟難題」
近日,我特別聽了盛弘醫藥集團CEO楊弘仁醫師一次授課型演講。已經是媒體寵兒的楊弘仁,傳承父親楊敏盛醫師創辦的敏盛醫院後,先是透過靈活的資本策略,建立出一個臺灣獨一無二、以醫療體系為軸心的健康產業集團,事業涵蓋醫院、藥局、長照媒合、健診、電商、物聯網、大數據、AI醫療等。近年來,楊弘仁帶領集團上下積極實踐數位轉型升級,今年,又買下桃園翰品飯店大樓,致力要為臺灣創造第一家進入國際排名的智慧醫院。行事作...
Snapshot | 生技剪影
更多
生技剪影
產業報告
聚焦心血管智慧遠距解方 昌泰、奇翼、創心共組「心」聯盟
4月13日,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南港生技育成中心與環球生技月刊,共同主辦「2022產業報告教室系列論壇――智慧精準引領『心』時代」,透過數位醫療和智慧醫材的趨勢分析和開發實例,探討全球第一大死因「心血管疾病」的醫療照護解方。心血管醫材「遠端檢測」浪潮起 數位化雙生心臟助攻開發活動首先由全球知名顧問公司Frost&Sullivan顧問VittalBhaskar的視訊演講開場。Bhas...
Interview|名家專訪
更多
名家專訪
吳金洌
企業領頭攜農民組成大聯盟 才能行銷全球
吳金洌現為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客座講座、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生命科學院講座教授,他是國內第一位引進斑馬魚的研究者,並在海洋分子生物學、分子魚類病毒學、海洋生物技術與基因工程學等領域中享譽國內外。在國際上,曾受邀擔任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委員、國際養殖生殖生物委員會(RBA/IUBS)委員、國際生物科學與技術資料委員會執行委員與國際生物物種資料庫委員會委員。在國內,則曾擔任多個國家型...
ViewPoint|專家觀點
更多
專家觀點
曾錙翎
長新冠(Long-Covid)引發腎風暴 應及早應對!
曾錙翎擁有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國家癌症研究院多年研究資歷,回臺後任職於工研院,除曾擔任生技與醫藥研究所副所長等管理職,在研發上專注生物標記開發,擔任大型生物標記專計畫總計畫主持人,個人更於2013年獲頒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的創新女傑獎。2014年第3季,將十餘年開發的技術平台衍生新穎生醫。新穎成功開發全球第一個精準管理及預防糖尿病腎病變快速惡化的檢測試劑DNlite-IVD103,並成功獲准於歐盟、...
專家觀點
OskarGold
CDMO
生技醫藥創新、永續、數位化發展 專業CDMO扮演關鍵角色
OskarGold現於亞太區/新興全球市場部門擔任資深副總一職,負責Vetter在亞洲地區的整體業務發展,並在多個快速成長地區管理Vetter團隊。在加入Vetter前,OskarGold曾主掌大藥廠的歐洲業務發展,擔任多個集團的副總裁、董事和總經理等職位,同時是德國藥品製造商協會(BAH)國際委員會成員。Vetter總部位於德國拉芬斯堡(Ravensburg),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
Bioresource | 生農.循環.永續
更多
生農
循環
永續
在地生技
眾盈泰把家畜禽副產物大變身 打造進口保健平價替代
眾盈泰生醫與臺灣最大的專業豬肉生產商嘉一香食品子公司嘉鼎生技,共同技轉承接中興大學林亮全教授從家禽、家畜副產物中提取而成的胜肽技術,目前擁有6支保健原料,搶攻代謝症候群、減重、退化性骨關節炎、男性保健的藍海市場。撰文/李林璦 攝影/吳培安豬肝、雞胗、豬血、豬皮這些滷味攤上常見的平民美食,以及屠宰衍生的雞血、豬膽、雞骨,或許你從沒想過這裡面豐富的機能胜肽會搖身一變成為具有功效性的保健食品。眾盈泰生醫...
Industry | 產業
更多
產業
益生菌
顧好「第二大腦」?益生菌機能性研究百花齊放
全球益生菌研究發展突飛猛進,相關期刊論文已突破2萬篇,從傳統的消化道保健功效,一直到增強免疫、調整代謝以及精神益生菌等,開始顛覆了以往的狹隘認知,腸道周遭神經系統宛如第二顆大腦般,聯繫調控著全身。而從琳瑯滿目的益生菌產品中,應挑選經研究、專利淬鍊的菌株、耐酸鹼、定殖力佳,且具備益生質配方等,才能避免花了冤枉錢。撰文/李林璦美國在2008年就啟動了人類微生物體計畫(HumanMicrobiomePr...
People|人物
更多
人物
周肇興
周肇興脫下白袍 讓皮智「玩」出遠距醫療新規則
由北醫大教授李友專創辦、北醫衍生的第一家醫療AI公司「皮智」,在2020年時由骨科醫師出身的周肇興接下執行長大任。周肇興以他醫療、桌遊創業背景,領導以遠距醫療為題的皮智,兩年多來營運漸上軌道、今年初更吸引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青睞注資,以黑馬之姿馳騁臺灣遠距醫療界。撰文/巫芝岳 攝影/李林璦由國內醫療AI先驅――臺北醫學大學李友專教授創辦的「皮智股份有限公司」(DermAI),為國內首間結合AI皮膚...
Company | 新銳公司
更多
新銳公司
游瑞元
博鑫首創5G智慧醫療整體解決方案 助攻未來醫療
由游瑞元、王芃翔兩位電子工程專家成立的博鑫醫電,首創全球第一個多參數生理監視器搭配5G通訊系統,可整合院內、外應用,包含遠距、長照、居家、移動,並結合影音資訊,助力實現全球後疫智慧醫療服務需求。目前,旗下「醫用設備檢驗自動判讀系統AVS®」已獲食藥署採購,並獲得國際大廠GEHealthcare、中國邁瑞醫療、荷蘭烏特勒支醫院等機構採用,成為國內資通訊結合生醫的新創典範。撰文/劉馨香 攝影/...
新銳公司
和迅搶攻細胞治療 CMO製程管理服務商機
成立不到3年的和迅生命科學,以資本額3.6億元的黑馬之姿,擠進全臺資本額前20大的再生醫學業者行列。温政翰以法律、經濟專業領軍,在前尖端醫副總黃濟鴻加持下,和迅快速開發幹細胞產品、布局CMO量能,也以實驗室資訊管理系統和自身經驗,提供同業建廠輔導及電子化系統導入服務,建起與同業不同的商業模式,為公司創造營收。撰文/吳培安 攝影/羅翊方從2018年9月衛福部《特管辦法》上路、2021年底《生技醫藥...
Policy | 政策與法規
更多
政策與法規
智慧醫療
TFDA四部曲加速推動 國內智慧醫療器材產業新紀元
跨領域業者投入智慧醫療器材研發面臨諸多挑戰,為協助業者解決這些問題,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主動出擊,分別從建構完善智慧醫材法規制度、培訓跨域資通訊(ICT)產業法規人才、輔導智慧醫材產品加速上市和促進異業結盟及跨域產業媒合等四個面向切入,並成立「智慧醫療器材專案辦公室」,以促進智慧醫療器材產業發展。撰文/吳亭瑤、簡執中、沈佳穎(食品藥物管理署)數位科技興起,為金融、物流運輸及健康醫療等領域帶來...
Medi-care+ | 新醫療
更多
新醫療
網嘉打造完整「睡眠治療平台」 加盟診所破70間
旅美近30年,將臺灣醫療電腦品牌成功打入美國頂尖醫院的程立,看準全球遠距睡眠醫療市場,於2019年創辦了「網嘉醫療科技」。短短三年內,累計加盟診所破70間、近百位醫師完成受訓,成功將這項首創的「SaaS線上虛擬睡眠中心」推廣到全臺;也已和國內最大牙科品牌「Dr.Wells」、大型醫藥通路中化裕民合作,將這項來自賓州大學的技術,以臺灣為中心落地生根。撰文/巫芝岳 攝影/李林璦根據GlobalMark...
Bio Bookshelf|生技書房
更多
生技書房
《燃》:身體究竟如何燃燒卡路里、減肥、保持健康!?
杜克大學演化人類學教授赫曼.龐策,為國際知名的人類演化與人體能量學研究者,從坦尚尼亞北部針對哈札族狩獵採集者,到在烏干達熱帶雨林中針對黑猩猩生態學的田野工作,深入研究人科物種的新陳代謝和健康。在本書中,他以橫跨演化生物學、生理學和人類學的新知,帶您重新認識飲食、運動和新陳代謝的三角關係,打破「燃脂」迷思。作者/赫曼.龐策(HermanPontzer) 譯者/鍾沛君 責任編輯/劉馨香要想找到日常身體...
回雜誌目錄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