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跨域融合、國際視野、自主判斷高階人才

陽明交大醫技系導入AI、中草藥、外泌體 引領醫事檢驗新時代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4-10-3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成立超過40年的陽明交大醫技系,隨著全球興起多種先進療法,近幾年,也網羅多位年輕教師,強化科研與教學實力。左起:洪小雅助理教授、黃琤教授、黃尉倫副教授。(攝影/李林璦)

成立超過40年的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致力培養高級醫療專才,目前已培育超過1,300名畢業生。隨著新興療法不斷推陳出新,近年,陽明交大醫技系邀請多位具國內外多年學術研究經驗的教師者加入,從中草藥、人工智慧、外泌體等前沿領域融入教學,為陽明交大醫技系學生,開拓醫事檢驗的嶄新視野。

撰文/彭梓涵


創立於1979年的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以下簡稱陽明交大醫技系),是臺灣國立大學之中,第二所成立醫技系的學校,更是全臺第一個成立博士班的醫技系。

陽明交大醫技系成立的目標,是致力於培養高級醫療專才,課程設計不僅涵蓋傳統醫學診斷技術,以培養優秀的臨床醫檢師,還特別強調基礎生命科學、現代生物科技、基因工程及臨床醫學等領域,全面提升學生在現代醫學生物技術的專業知識與未來研發潛力,協助生醫產業發展。

成立40年培育醫檢學生超過千人

陽明交大醫技系成立至今超過40年,截至今年7月,陽明交大醫技系培育大學部畢業生1,321位,就業人數達77.4% (共1,023人)就業人數中,七成八的畢業生從事醫檢與生技相關工作(共806人,佔78.8%),12.7% (共130人)成為醫師,從事非生技相關行業占8.5% (共87人) 。

碩博班畢業生就業趨勢,也與大學部相當,「就業」情況高度契合系所培育優秀臨床醫檢師,及具專業知識的生醫科技研究人才的目標。

目前,醫技系也累積許多傑出系友,如前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在新冠疫情期間率先為臺灣發聲,親筆信件送至國際並提供精準數據,另外,還有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急診部災難醫學科主任蕭雅文、高雄榮民總醫院臨床檢驗科科主任曾陽明,產業界則有:華宇藥總經理王愈善、偉喬生醫執行長鄭又瑋、鉅全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盧仲達等,都在各自領域中展現了卓越的成就。

然而,隨著全球興起多種先進療法,例如基因治療、細胞治療、CAR-T療法、基因編輯技術、再生醫學、腸道微生物群療法等推陳出新。近幾年,陽明交大醫技系也網羅多位年輕教師,強化科研與教學實力。

包括:專長病毒學、代謝症候群的黃琤教授;專長病毒學、生物技術及應用的龔思豪副教授;專長血液學的涂玉青教授;專長腫瘤生物學、外泌體研究的黃尉倫副教授;專長癌症細胞生物學、炎症免疫學的洪小雅助理教授 ; 專長腫瘤免疫學、自體免疫疾病的蘇美慈助理教授等,不僅為學生提供前沿的學術資源,也推動系所在生醫科技領域的持續創新與發展。

黃 琤|跨域創新 從中草藥到AI突破肺纖維化診療

專長病毒學、代謝症候群的黃琤教授,過去曾在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擔任研究員,擅長利用中草藥研究治療或預防新陳代謝疾病的應用。

2017年加入陽明交大醫技系,她的研究涵蓋發展健康食品或中草藥,改善宿主代謝的腸道菌叢生態,以改善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代謝症候群,以及肝炎病毒致病機轉的研究與藥物開發。近兩年,她更將研究範疇擴展至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疾病,進一步開發新型藥物與檢測。

2022年,她創新的將益生菌(Probiotic)和益生元(Prebiotic)結合形成合生元(Synbiotic),研發出紅薏仁結合益生菌的產品,動物實驗結果顯示,該產品可改善脂肪肝、代謝症候群與腸道菌相。此紅薏仁的研究成果與萃取技術,也以非專屬授權方式,技轉國內3家廠商,包括南僑集團、會昌實業、生展生技。

在新冠疫情期間,在病毒研究與藥物開發上有深厚經驗的黃琤,帶領陽明交大醫技系病毒藥物研發團隊,在2021年開發創新抗病毒中草藥篩選平台,發現兒茶素等成分,有效用於預防冠狀病毒感染及保健。

她指出,儘管新冠疫苗和藥物幫助我們戰勝病毒,但許多康復患者的肺部因過度發炎出現受損情況,特別是隨著空污和二手菸等因素的影響,全球肺纖維化病例持續增加。

但目前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特發性肺纖維化一線藥物,為數不多,僅有nintedanib和pirfenidone等,此外由於存在多種副作用,使病人的生活品質和生存率均未得到明顯改善,市場上亟需新的療法誕生。

這兩年,黃琤也帶領團隊往肺病領域發展,並與臺中榮總「間質性肺病整合照護中心」傅彬貴主任合作,針對 TGF-β 相關機制開發新型藥物。同時,她也從基因體學的角度探討遺傳基因調控與肺纖維化的關聯。

她表示,在人工智慧工具不斷演進下,她與團隊積極投入開發肺部CT影像的AI判讀模型,目前,已完成小鼠CT影像的開發,期望讓肺纖維化的診斷更快、更精準。


專長病毒學、代謝症候群的黃琤教授,特別重視學生國際化視野與跨領域的能力。(攝影/李林璦)

黃尉倫|探索外泌體、免疫微環境 提升腫瘤治癒率

黃尉倫副教授則是專注腫瘤細胞與外泌體的研究,他在陽明交通大學完成碩博士學位後,先於臺北醫學大學任教,2018年再加入陽明交大醫技系擔任助理教授,也加入陽明交大腫瘤及免疫學研究中心,延續其在腫瘤研究方向上的深耕,並結合目前國內外熱議的「外泌體」,應用在腫瘤的診斷與治療。

事實上,黃尉倫很早就投入外泌體的研究,2019年就在國際癌症期刊《IJC》與血液學與腫瘤學期刊《J Hematol Oncol》上發表了兩篇重要研究,揭示腫瘤幹細胞會藉由分泌更多外泌體並透過外泌體攜帶的微型RNA或非編碼RNA來教育非癌幹細胞或誘發促腫瘤性嗜中性球,構築免疫抑制型腫瘤微環境,從而促進腫瘤惡化。

在這兩篇研究基礎下,黃尉倫這幾年也專注在外泌體與腫瘤微環境間如何相互溝通的研究,同時發展腫瘤外泌體的疾病診斷、外泌體療法,此外,他還專注於開發外泌體粒徑大小、濃度的分析方法。

在腫瘤外泌體的疾病診斷上,2021年他帶領學生參加教育部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競賽,開發腸癌外泌體追蹤系統「Colonix腸立測」獲得生醫產業組佳作,相關研究更獲得110年度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腫瘤領域)。

外泌體療法方面,黃尉倫則研究免疫細胞分泌出的外泌體如何調節腫瘤微環境,並提出以其作為支持性療法的策略,如在執行CAR-T療法前,先給予外泌體治療,以增加CAR-T療法療效,或在手術切除腫瘤後給予外泌體療法防止復發等。不過,黃尉倫也指出,外泌體療法發展至今在開發上仍面臨著獨特的挑戰,包括外泌體的分析、製備、純化、儲存、遞送和批量控制等。

目前,黃尉倫實驗室也提供了外泌體檢測服務,採用國際胞外體學會(ISEV)認可的可調式電阻脈衝感應(Tunable Resistive Pulse Sensing, TRPS)技術,將粒子逐一通過奈米孔洞後加以分析其粒徑大小、濃度及界達電位(Zeta potential)。


黃尉倫副教授,很早就投入外泌體的研究,實驗室近年也發展外泌體分析服務,強調學生可以透過溝通分享來提升表達能力。(攝影/李林璦)

洪小雅|聚焦癌症與纖維化共通機制 開啟疾病治療新方向

專長於癌症細胞生物學及炎症免疫學的洪小雅助理教授,本身是陽明交通大學醫技系畢業系友,她在臺大微生物所完成博士學位後,於2010年到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生化與分醫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2015年回臺於中研院生醫所擔任博士後研究學者,隨後進入耕莘醫院醫研中心擔任研究員,並在2023年加入陽明交通大學醫技系。

她的研究聚焦於癌蛋白失調與癌症進展,尤其是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中EGFR突變的機制及抗藥性問題。她發現CBLC基因表現與EGFR的負調控系統異常有關,並指出抑制CBLC可減少癌細胞存活並提高對TKI治療的敏感性。此外,她的團隊也研究CBLC對PD-L1表現的影響,探討其在免疫療法中的應用潛力。

她解釋,EGFR是一種膜蛋白,可藉由和細胞外蛋白配體結合來誘導下游訊號分子的活化,進而調控組織發育與體內平衡。EGFR訊號傳導在正常情況下會受到嚴格監管,受體活化的同時也會觸發「負調節機制」,而當這種負調節系統失調時,便會促成腫瘤發生。

洪小雅指出,選擇EGFR作為研究主題的主要原因是,臺灣的非小細胞肺癌中有超過五成患者帶有EGFR突變。這一類的病人雖然在初期對EGFR標靶藥——酪胺酸激酶抑制劑(TKI)反應很好,但很快就會產生抗藥性。

除了肺癌研究,她的團隊近期也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合作,透過數位空間定序技術 (Digital Spatial Profiling) 分析肺纖維化組織中炎症細胞,尋找到與細胞外基質異常沉積相關的生物標誌,未來可做為治療肺纖維化的新標的。

她認為,肺癌和肺纖維化(如特發性肺纖維化 IPF)之間存在一定的共通性,例如蛋白恆定失調、慢性炎症和纖維化反應、上皮–間質轉化(EMT)、細胞凋亡和再生的失衡、TGF-β 訊號通路的過度活化、免疫微環境的變化等。

洪小雅強調,肺纖維化和肺癌之間的共通性反映了它們在病理過程中某些共同的細胞途徑和分子機制。因此,理解這兩者之間的交集,不僅有助於更深入地探索其致病機制,還能為新型治療策略的開發提供潛在方向。


洪小雅助理教授專長於癌症細胞生物學、炎症免疫學,她認為,學生在研究所階段,應培養自主判斷能力。(攝影/李林璦)

培養學生自主判斷、國際觀

三位老師不只為學生在基礎研究上帶來全新視野,他們的教學理念更著重於培養具備自主判斷力與國際觀的學生。

黃琤強調國際化視野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不僅能拓寬視野,還能增加與國際科學家的交流機會。此外,黃琤自身背景多樣,從病毒學到代謝症候群,甚至跨入不同的醫學領域如神經科學及肺部疾病,因此,她鼓勵學生勇於嘗試不同領域。

黃尉倫表示,探索、嘗試與分享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元素。探索意味著勇於打破現有框架,嘗試則是理論實踐的過程,而分享更是保持初衷的關鍵。他認為學生可以透過擔任高中科普活動或營隊課程的助教或小老師,表達所學與更多同學分享。

洪小雅則表示,自己教學的核心不僅在於傳授知識,更在於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她認為,尤其在研究所階段,學生應該學會自主判斷,老師的角色應是提供適時適切的引導,讓學生自主探索並選擇研究方向。

老師們一致認為,實驗室的研究與教學應該密切結合。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不僅要完成課業,還應培養自信與技能,為未來的科研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持續進步與發展。

>>本文刊登自《環球生技月刊》Vol.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