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內換肝權威鄭隆賓領銜的中國醫藥大學團隊,以間質幹細胞、CAR-γδT療法雙子計畫為核心,透過個別「雙效」的基因改造手段,可望攻破實體癌在細胞治療上的瓶頸;其主攻「異體」療法,更增未來產業化的可能。此外,兩療法再串連自主研發的「非病毒奈米基因轉殖平台」,不但大幅提升產品競爭力,該平台也可望成為未來基因治療的新曙光。
撰文/巫芝岳
國內十大死因中,近年癌症始終居於榜首;且在合併年齡與死因的統計中,可發現65歲以上因癌症死亡者的年紀,相較於心血管疾病、肝病等,都更為年輕,且比例逐年增加。
「可見,若要以醫學解決高齡者的健康問題、幫助他們健康老化,從癌症下手,絕對有其必要。」國內換肝手術權威,也是現任中國醫藥大學校務發展委員會執行長、器官移植中心榮譽院長的鄭隆賓說道。
豪華「雙子計畫+一平台」 洪明奇、周德陽皆參與在內!
原專注於肝癌研究的鄭隆賓,在接觸到國外以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治療肝臟移植排斥反應的研究後,心想「排斥」與「癌症」其實有著一體兩面的機制,因此在1999年就提出「以樹突細胞治療肝癌」的研究計畫,該計畫於2000年成為臺灣第一個通過衛生署核准之第一及第二期細胞臨床試驗案。
23年來,鄭隆賓在再生醫學、細胞治療的研究中不斷深化,時至今日,他正在中國醫領導著一群傑出的醫師與科學家,可望開創全新的異體、實體癌細胞療法。
在本次「超高齡社會之精準再生醫學啟航計畫」7個團隊中,鄭隆賓團隊是唯一以「兩項子計畫+一基因轉殖平台」為主軸者。
除了鄭隆賓為總主持人外,兩項子計畫主要由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中國醫轉譯醫學中心榮譽副院長徐偉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和副院長李光申等人共同主持,可說是學界與醫界的眾星雲集。
中國醫團隊強調,有別於現在《特管辦法》已通過的項目,基因改造、異體的應用絕對是再生醫療產業化的下一個最重要趨勢;而在熱門的「CAR-T療法」中,突破僅在血液腫瘤中成效佳、難以攻入實體癌的瓶頸,更是取得競爭優勢的重點戰略。
鄭隆賓團隊本次開發的同種異體癌症細胞免疫療法,以「間質幹細胞(MSC)療法」和「CAR修飾gamma-delta T細胞(CAR-γδT)療法」兩項為核心,同時搭配創新的「奈米非病毒載體轉殖平台」,正是期望解決目前實體癌免疫細胞治療,所遇到的多項未滿足需求。
雙基因修飾MSC療法 兼具免疫抑制、細胞自殺機制
其中,主要由洪明奇和徐偉成領導的MSC療法開發,是利用取自臍帶的MSC,加以進行雙基因修飾,讓改造後的細胞,同時具有PD-1和單純性皰疹病毒胸苷激酶(HSV-1-TK)兩項重要基因作用。這項研究也曾獲得第十八屆國家新創獎殊榮。
鄭隆賓解釋,雙基因修飾的目的,除了利用免疫檢查點PD-1達到改善免疫微環境、增強免疫反應的效果外,HSV-1-TK會進一步結合抗病毒藥物更昔洛韋(Ganciclovir, GCV),以「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誘導細胞凋亡。
這項「自殺機制」的啟動,不但能消除滯留幹細胞可能致癌的疑慮,也能促進周圍腫瘤跟著凋亡。
徐偉成進一步指出,目前除了細胞實驗已完成、證實HSV-1-TK和PD-1兩者能達到加乘效果外,在動物實驗方面,也證實在兩週時間中,讓大鼠接受三劑MSC注射後,肺癌腫瘤可明顯縮小,其腫瘤微環境中抑制型的T細胞會下降,也會刺激樹突細胞活化。
MSC腫瘤回巢特性佳 臍帶來源更增細胞品質
徐偉成表示:「選擇MSC的原因,在於其免疫原性較低、不易誘發激烈的排斥反應,這項優勢可立於產業界打造讓病人能隨取即用的異體細胞庫。」
MSC最初開發時的適應症,主要用於抑制器官移植時的排斥反應,而中國醫團隊所開發的MSC療法,是運用其本身具有的「腫瘤回巢」(Tumor Homing)特性,作為藥物載體時能幫助藥物精準靶向腫瘤位置,將雙基因帶往腫瘤處。其首先以肺癌為目標適應症開發,未來也將擴展到乳癌、肝癌、胰臟癌等。
此外,子計畫共同主持人之一的中國醫生命科學院副教授許斐婷也表示,他們使用的MSC來源為臍帶間質幹細胞(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