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超過40年的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致力培養高級醫療專才,目前已培育超過1,300名畢業生。隨著新興療法不斷推陳出新,近年,陽明交大醫技系邀請多位具國內外多年學術研究經驗的教師者加入,從中草藥、人工智慧、外泌體等前沿領域融入教學,為陽明交大醫技系學生,開拓醫事檢驗的嶄新視野。
撰文/彭梓涵
創立於1979年的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以下簡稱陽明交大醫技系),是臺灣國立大學之中,第二所成立醫技系的學校,更是全臺第一個成立博士班的醫技系。
陽明交大醫技系成立的目標,是致力於培養高級醫療專才,課程設計不僅涵蓋傳統醫學診斷技術,以培養優秀的臨床醫檢師,還特別強調基礎生命科學、現代生物科技、基因工程及臨床醫學等領域,全面提升學生在現代醫學生物技術的專業知識與未來研發潛力,協助生醫產業發展。
成立40年培育醫檢學生超過千人
陽明交大醫技系成立至今超過40年,截至今年7月,陽明交大醫技系培育大學部畢業生1,321位,就業人數達77.4% (共1,023人)就業人數中,七成八的畢業生從事醫檢與生技相關工作(共806人,佔78.8%),12.7% (共130人)成為醫師,從事非生技相關行業占8.5% (共87人) 。
碩博班畢業生就業趨勢,也與大學部相當,「就業」情況高度契合系所培育優秀臨床醫檢師,及具專業知識的生醫科技研究人才的目標。
目前,醫技系也累積許多傑出系友,如前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在新冠疫情期間率先為臺灣發聲,親筆信件送至國際並提供精準數據,另外,還有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急診部災難醫學科主任蕭雅文、高雄榮民總醫院臨床檢驗科科主任曾陽明,產業界則有:華宇藥總經理王愈善、偉喬生醫執行長鄭又瑋、鉅全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盧仲達等,都在各自領域中展現了卓越的成就。
然而,隨著全球興起多種先進療法,例如基因治療、細胞治療、CAR-T療法、基因編輯技術、再生醫學、腸道微生物群療法等推陳出新。近幾年,陽明交大醫技系也網羅多位年輕教師,強化科研與教學實力。
包括:專長病毒學、代謝症候群的黃琤教授;專長病毒學、生物技術及應用的龔思豪副教授;專長血液學的涂玉青教授;專長腫瘤生物學、外泌體研究的黃尉倫副教授;專長癌症細胞生物學、炎症免疫學的洪小雅助理教授 ; 專長腫瘤免疫學、自體免疫疾病的蘇美慈助理教授等,不僅為學生提供前沿的學術資源,也推動系所在生醫科技領域的持續創新與發展。
黃 琤|跨域創新 從中草藥到AI突破肺纖維化診療
專長病毒學、代謝症候群的黃琤教授,過去曾在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擔任研究員,擅長利用中草藥研究治療或預防新陳代謝疾病的應用。
2017年加入陽明交大醫技系,她的研究涵蓋發展健康食品或中草藥,改善宿主代謝的腸道菌叢生態,以改善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代謝症候群,以及肝炎病毒致病機轉的研究與藥物開發。近兩年,她更將研究範疇擴展至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疾病,進一步開發新型藥物與檢測。
2022年,她創新的將益生菌(Probiotic)和益生元(Prebiotic)結合形成合生元(Synbiotic),研發出紅薏仁結合益生菌的產品,動物實驗結果顯示,該產品可改善脂肪肝、代謝症候群與腸道菌相。此紅薏仁的研究成果與萃取技術,也以非專屬授權方式,技轉國內3家廠商,包括南僑集團、會昌實業、生展生技。
在新冠疫情期間,在病毒研究與藥物開發上有深厚經驗的黃琤,帶領陽明交大醫技系病毒藥物研發團隊,在2021年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