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技產業風向球

早期創新、農業科技、歐盟生技最吸睛

撰文記者 蔡立勳
日期2017-07-2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Takeda和Pfizer宣布共同資助非洲癌症研究訓練組織,投入專門針對非洲市場的癌症藥物開發。

每年美國生技展的熱門議題,透過專家的討論與指路,都會成為全球產業發展變化的風向球。和過去兩年熱門焦點多為先進生物技術稍有不同,今年在早期創新投資、歐洲生技崛起以及農業科技等現象變化和挑戰,是大家更感興趣的話題。

撰文\蔡立勳、王柏豪 攝影/蔡立勳


2017年美國生技展開幕首日(19日)話題,就將焦點關注在全球生技產業的投資指標上。

安永(Ernst & Young, EY)會計師事務所發佈的生技產業調查報告(the 31st annual EY Report Beyond Borders)指出,儘管2016年全球生技產業營收成長遲緩,但歐美國家資本市場依然持續投資生技產業,特別是創投投資早期公司的金額,並創下新高。

早期創新投資超越過去15年

2016年,早期生技公司的A輪募資總額達36億美元,是2015年創投總投資額的36%,遠高於過去15年平均投資額13億美元。這顯示,因為生物技術變革加劇,使得生技產業的創新備受關注。

其中,中國與英國已明顯擠入生技大國之林,因此英國脫歐後,將如何影響生技產業發展,成為今年眾所矚目的焦點。為此,BIO邀請英國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現身說法。(進一步卡麥隆報導,請見文後)

不過,在生技創新的投資表現,美國仍居於全球首位。歐美地區去年在生技創新的投資額達263億美元,美國就佔了81%,英國和中國的投資額則低於10億美元。這也說明,為什麼美國能持續引領全球生技創新。

作為Johnson & Johnson的子公司,Janssen為集團專注內、外部的研究合作、育成與投資,每年投資預算也持續成長。Janssen商業發展部門全球最高主管費爾海恩(Patrick Verheyen),就分享了該公司投資新創公司的策略。

他指出,一家公司尋找、投資自身專業領域之外的標的,其實相當危險,「你會太容易(就對技術或產品)感到興奮。」

費爾海恩強調,Janssen傾向在已建立良好臨床合作網絡的地方,或公司尋找標的。相對於新興發展中技術,Janssen則希望投資早期公司,一步步看著標的成長,當技術成熟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再考慮去談授權。」

Google/Alphabet 3億美元專投歐洲

近幾年,新興國家藥物市場成長率高於先進國家,預期到2020 年,新興市場藥品支出平均將較2015年成長49%。其伴隨而來的生技創新,在國際生技產業版圖上,佔有的份量也越來越吃重。

今年生技展上,Pfizer 和Takeda在6月21日聯合宣布,共同合資協助非洲癌症研究訓練組織(Africa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 Cancer),投入專門針對非洲市場的癌症藥物開發。

這不僅是倡議人道公益的承諾,「對公司研究開發更普遍性、更負擔得起的癌症藥物,也會帶來難以衡量的潛力。」Takeda的執行長克利斯多福.韋伯(Christophe Weber)在記者會上表示。

包括中南美洲巴西、阿根廷等更低成本的蛋白質藥物、學名藥量產能力以及醫療器材製造,已經逐漸被跨國藥廠重視,這些國家的展館人潮,相對各亞洲國家展館都更為熱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