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科技?創新防「鬱」新解方(二)全球針對精神疾病的多元治療方案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0-09-30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撰文/巫芝岳、李林璦、王柏豪

臺灣精神疾病患者達273萬人,超過總人口十分之 一,

已僅次心血管、癌症,成為第三大生命整體失能負擔疾病。

多元心理健康照護與新創科技應用,臺灣很缺乏……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橫掃全球,「防疫」的同時,「防鬱」成為各國在疫情下浮現的新問題。

近半年,臺灣許多醫院精神科/身心科門診量,在疫情稍緩和後出現暴增,與多數門診因害怕疫情而減少進醫院的情形,形成強烈對比。

2016年的「小燈泡事件」、去年7月的臺鐵殺警案,嫌犯皆是病情嚴重的思覺失調症患者……。

2018年精神疾病患者門診、住院合計總人口,多達近273萬人,超過臺灣總人口的10分之1。

層出不窮的社會案件與新冠疫情的突襲,我國對精神疾病照護的關切重新抬頭......

責任編輯/巫芝岳

撰文/巫芝岳、李林璦、王柏豪

攝影/巫芝岳、李林璦、彭梓涵

資料整理:本刊資料研究中心


科技解方正夯:

遠距諮商、聊天機器人、VR等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除了藥物研發上,許多藥廠正加緊腳步努力(詳見後文藥物研發趨勢),近年來,國外不論是新創團隊或是大型企業,也開始探索各種將科技應用於精神健康領域的可能。

不論是實際臨床所需,或人們平時的心理保健上,市場上可見許多國外廠商,正積極搶進心理健康藍海。

從遠距諮商、聊天機器人、導入虛擬實境(VR)科技的心理療法,到以穿戴裝置紀錄心理健康參數的科技、提升患者服藥依順性的數位藥丸,甚至有專為企業內部提供諮商服務的廠商。(參見表一)

像是2016年,蘋果併購了擁有人臉情緒辨識技術的新創公司Emotient,該公司核心技術以AI分析情緒表情,過去主要用於幫助廣告商和銷售人員判斷消費者的反應,但若進一步應用於醫療領域,對精神疾病患者的照護,將能提供相當大的助益。

Emotient創辦人Marian Bartlett曾表示,臉部面部表情會透露出包括:憂鬱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等相關資訊,此外,其技術未來還能用於評估像是疼痛程度等指標。

在臺灣,也有數間廠商個別針對精神疾病診斷時,症狀較難量化的痛點,或是遠距健康的促進等投入相關開發。

例如:獲仁寶電腦直接投資,由臺北科技大學副研發長、機械系及機電所劉益宏教授共同創辦宏智生醫科技公司,就以腦波信號和及AI輔助診斷技術,開發出憂鬱症腦波輔助診斷核心演算法,經臨床實證,判別憂鬱症的準確度可超過80%。(相關內容詳見後文)

由楊智傑研究團隊所開發的「應用結構性腦影像之精神疾病輔助診斷平台」,以AI輔助判別腦部磁振造影(MRI)影像中細微的結構性病變,目前已針對思覺失調症開發診斷輔助工具。(相關內容詳見後文)

此外,像是鳴醫股份有限公司所開發的「遠距抱抱」(FarHugs) app,也是在提供心理諮商機構新平台的同時,給予民眾能更便利尋得心理資源的方便工具。

另外,如吉樂健康資訊開發的「WaCare」app、眾匯智能健康的「醫聯網」平台等,也都有與諮商師或精神科(身心科)醫師合作,提供民眾遠距離諮詢的服務。

而由臺灣自殺防治學會開發,臺大醫院精神科醫師李明濱設計的「心情溫度計」app,也能透過簡易量表,幫助隨時「檢測」自己的心情、提高人們病識感。

除了量表外,該app也提供全國完整的心衛資源列表,讓有需要的民眾能輕易尋得幫助。

多元視野 多方合作是重要目標

「精神疾病從症狀、病症到治療,實在涉及很多層面,但我們需要多元視野來看待精神疾病照護,也不希望錯失任何可以幫助病患的觀點。」林喬祥說。

包括:近幾年來所謂「藝術治療」興起。但林喬祥說,「我個人並不喜歡用藝術『治療』的字眼來框架它,因為過於『醫療化』,用藝術『陪伴』可能更合適,不會因為醫療而框架了它。」

以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為例,醫院經常舉辦各類藝文活動,帶著民眾一起保養身心。

去年(2019年)5月,花蓮慈濟精神醫學部和胡海國教授擔任董事長的精神健康基金會、東區精神醫療網、花蓮縣衛生局等單位,首度將醫學與藝術激盪,結合乙皮畫廊執行長陳雅玲導覽藝術創作,共同舉辦「腦的美麗境界」活動。

以生動及色彩繽紛的圖象,一方面連結生活相關議題,也將較抽象的腦科學轉化為一般人容易理解的腦知識。這場活動甚至吸引慈濟醫院創辦人證嚴上人多次停下腳步、駐足欣賞。由於同時是心理治療及諮商中心主任,林喬祥也在展場角落開闢「心理門診體驗室」,讓參觀的民眾有機會正確的認識、或安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