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跨生技新藥、醫材、應用生技

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 4年完成37家公司輔導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1-03-1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即便現在大環境不佳,我們還是要多鼓勵、支持新創,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非常歡迎想創業的團隊加入。(左一為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南港生技育成中心主任陳菀芬)

撰文/彭梓涵   攝影/吳培安

2018年,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為迎接全球快速發展的數位健康產業(Digital Health),並促進推動臺灣生物醫學創新公司成長,成立了臺灣首個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臺灣鳳凰計劃(Taiwan Digital Health Accelerator)。

並同時與美國波士頓加速器MassChallenge合作,不僅聚焦數位健康,加上DCB數十年在生物醫藥累積的研發能量,它也成了臺灣唯一跨生技新藥、醫材、應用生技等領域之加速器。

效法MassChallenge 協助新創鏈結資金與政府資源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南港生技育成中心(NBIC)主任陳菀芬表示,2017年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公告欲推動國際加速器,DCB為了增進臺灣生醫新創商品化能量,提供廠商更多元的國內外資源鏈結與產業服務,這股使命感讓DCB進而籌畫了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

陳菀芬也表示,相對於國際知名加速器 Y Combinator與500 Startups提供一定金額、佔有一定比例股份的種子投資,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最大特色,在於學習世界最大非營利加速器MassChallenge做法與精神,採不占新創任何股權(Equity)方式,而是協助早期新創鏈結天使投資人與申請政府資源。

陳菀芬說,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雖以「數位健康」為主,但因為擁有DCB豐沛的新藥研發能量,也是目前臺灣生醫加速器中,唯一專注於生醫產業的加速器。 

目前針對蛋白質、小分子藥、細胞療法、免疫療法領域,協助新創進行臨床前驗證與毒理測試、也鏈結DCB內部更多開發合作、技術移轉。

手把手客製服務  為團隊鏈結海外、在地最強業師

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在團隊徵選上,也參考MassChallenge的評選標準,以團隊的技術創新、產業衝擊或影響力、商業化放大能量為重點觀察方向,並針對「精準預防」、「精準診斷」、「精準治療」三大領域進行目標團隊招募。

每年進行一屆甄選,獲得評選的優質案源,會採用三階段特色作法,先對專利佈局、募資策略與財務規劃、臨床需求與法規、市場與競爭者分析、商業計劃書(BP)撰寫與簡報(Pitch)五大面向進行實務演練。

接著會安排國內固定配合業師與美國麻州、馬里蘭州、日本等國外頂尖生醫、法規、創投、市場分析、臨床應用等專家進行為期3個月的1對1諮詢;加速器也會協助團隊鏈結海外合作夥伴,進行投資人路演(Roadshow)、創新發表與商機媒合、國際行銷推廣。

陳菀芬也指出,臺灣新創團隊目前最常出現問題包括:市場調查不完整、不了解競爭對手、缺乏市場策略、營運、募資等關聯性規劃經驗。

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裡的業師、合作夥伴,許多都曾成功完成藥物研發到上市經驗,也特別了解當地的市場布局、法規、政府資源,因此,也會針對新創團隊的需求、問題進行客製化的調整。

除此之外,由於DCB南港生技育成中心屬於複合式創新育成中心,在執行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同時,還可提供乾、溼實驗室(Dry、Wet Lab)與研究設備等共用空間與資源,讓新創團隊進行研究。

4年完成37家公司輔導 募資達2.2億新臺幣

自2018年啟動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至今,已完成4屆37隊團隊輔導,服務超過70家廠商,累積投資額達2.2億新臺幣,創造170個就業數。

其中,醫盟、奈捷、百歐生命科技獲得廠商訂單,也順利協助安立璽榮、醫流體、醫盟科技、鳴醫等完成募資。

另外,專注在眼科疾病藥物開發的仁新醫藥也進入臨床階段、開發穿戴式腦神經疾病檢查裝置的神經元科技也找到合作夥伴。

陳菀芬表示,南港育成中心與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形成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加速器可以找到更多創新團隊,透過輔導後,創新團隊又可進駐到育成中心。因此,透過不斷形成的正向循環,就可建構更好的生醫創新創業生態系(Ecosystem)。

加速器經營不易  盼政府給予更多支持

只是,生技育成中心提供公共實驗室,對生技新創來說雖是重要協助,但也間接讓育成中心營運產生沉重的負擔,陳菀芬因此希望政府能有更多的支持。

她也指出,生醫領域的技術發展時間長、失敗風險大,投資人很難從短期看到成效。目前,因國內創投投資意願低,國外資金又不易進入臺灣,出現臺灣新創氛圍不好或是出走的情況。

雖然,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會先教導團隊申請中央與地方型研發補助計畫、國發天使投資方案等,度過新創最辛苦的草創時期,台北市政府也提供了新創企業獎勵補助,但長遠來看,她認為還需要政府更多政策性的支持。

「即便現在大環境不佳,我們還是要多鼓勵、支持新創,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非常歡迎想創業的團隊加入,就算最後沒有獲得最後徵選,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也會轉介資源給需要的團隊。」陳菀芬說。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83

更多台灣生醫康產業報導,請鎖定環球生技: https://news.gbi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