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Japan 2019 暨國際再生醫療展覽會」

BioJapan:日本健康醫療大戰略 建構 Society 5.0 生物經濟體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19-11-15
和泉洋人指出,在Society 5.0之中,生物科技和生物產業將不再只是一個科技類別,而是通往「生物經濟體」、實現經濟與社會一體的關鍵。(攝影:巫芝岳)

BioJapan 2019 開幕式中,日本首相輔佐官和泉洋人宣告,日本將朝著網路/ 現實高度整合的「Society 5.0」大步邁進,而以數位科技加速生命科學的發展戰略,將是實現這項目標的重要關鍵。除了推動再生醫學的產業化,基因編輯、數位科技、醫療照護、生物材料、農業育種、合成生物學皆是未來生命科學不可忽視的趨勢。


撰文/ 巫芝岳、吳培安
 

BioJapan 作為日本最具指標性年度生技展會之一,今年的BioJapan2019 無論是在議程規劃或是展出內容,皆以再生醫療為主軸,充分展現了日本在再生醫學發展的戰略野心與具體成果。在活動首日的開幕式中,日本首相輔佐官暨內閣官房健康醫療戰略室和泉洋人首先進行專題演講,並總覽日本2019 年在國家生技發展及推動創新的整體策略。

和泉洋人►

數位化、大數據推動生物科技打造 Society 5.0 生物經濟體

和泉洋人指出,當前國家發展的目標稱為「Society 5.0」,是繼以「資訊」為主體的4.0 之後,由網路與現實之間高度整合、實現智慧城市,為當前社會議題帶來新解方的時代。在 Society 5.0 之中,生物科技和生物產業將不再只是一個科技類別,而是通往「生物經濟體」(Bioeconomy)、實現經濟與社會一體的關鍵。

和泉洋人指出,當前日本生技發展的重要關鍵趨勢,首要是數位化及大數據。它們儼然已是當前生技發展的重要變革,因此必須針對現有的資料庫,進行整體設計及標準化(standardization),經過重整後才能繼而發展醫療照護、生物材料和農業育種,再加上基因編輯與合成生物學兩大尖端科學,方可迎接設計生物技術的新時代。

最後,和泉洋人強調,無論是重大的科學進展或是創新成果,都無法再靠單打獨鬥產生,必須仰賴網絡串聯的新研究形式來推動。因此,日本借鏡美國波士頓經驗,推動國際生物社群(Biocommunity)的成立,包括建立先進研究與育成的匯集樞紐(Hub),以及足以支持中小型規模生物製程及促進投資的「Bio-Foundry」。

基因編輯療法、CRISPR 發展火熱   日本傾力改良成果豐碩

今年為期三天的展會議程中,演講分為六大主題:製藥與生技、再生醫學、健康照護、智慧細胞產業、數位科技、環境與能源,其中也涵納許多吸睛的子主題,如再生醫學產業的開發與商業化、國際生技策略夥伴關係建立、癌症基因體的醫療發展、基因編輯療法暨CRISPR 應用、診斷與治療的數位科技創新等等。

在活動第二日的「基因編輯:CRISPR 科技的應用與進展」演講中,邀請到多名日本基因編輯尖端發展的學者,以及全球生物科技創新協會(BIO)代表,分別從開發、展望、治療與法規角度,分享他們的專業觀點。

神戶大學先端生物學研究中心教授西田敬二,介紹有別於CRISPR 的「鹼基編輯」(Base Editing),並舉Target-Aid 和Base Editor 兩種系統為例說明。西田敬二認為,相較於針對DNA 進行切割的CRISPR,鹼基編輯技術不牽涉到切斷DNA序列的程序,毒性和危險性相對較低。

西田敬二表示,鹼基編輯具有可預測(Predictable)、無須模板序列(Template-Less)、可應用於多種生物細胞等優勢。不過,這些技術目前仍有設計受限(Design Limitation) 和脫靶(Off-Target) 的問題尚待克服。

自治醫科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大森司是應用腺相關病毒載體(AAV Vector) 於基因編輯應用的專家。大森司表示,其研究團隊已經進行AAV8 載體的老鼠、豬隻、猴子的臨床前基因療法研究,並發現AAV 載體是讓基因療法更有效的方法。

大森司說,日本具有330 年歷史的田邊三菱製藥,也已投入針對B 型血友病的基因療法產品開發,他們也透過老鼠實驗證實AAV 載體對基因療法的改善功效,期待能為國內血友病患者做出貢獻。

全球BIO 科學與法規事務主任Sesquile Ramon 在其演講中指出,全世界有超過 6,000 種疾病是由基因突變造成,但只有5% 有已經獲准的療法,而基因編輯可能正是滿足此巨大醫療需求的解方之一。目前基因編輯正在進行的臨床應用,包括白血病、血友病、鐮刀型貧血症、囊性纖維化等。

Ramon 指出,目前基因編輯在人體治療的應用,美國和歐洲都只准允使用在體細胞(Somatic Cells),至於牽涉到生殖細胞(Germline Cells) 的基因編輯,目前都是完全禁止;在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 及醫藥品醫療機器總合機構(PMDA) 的《基因療法指南》中,也是禁止會對人體生殖細胞或胚胎造成遺傳改變的臨床研究。

山中伸彌
2012年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表示,目前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應用中心(CiRA)細胞儲存計畫建立的細胞株,可讓全日本將近一半的國民直接使用,不會對來自異體的幹細胞產生排斥反應。(攝影:巫芝岳)

 


山中伸彌►

政府研發支持將終止  將成立非營利基金會助 iPSC 儲存

支持日本再生醫學發展的兩大巨擎之一―― 2012 年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也受邀在大會中演講,為日本目前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的應用與最新發展現身說法。

山中伸彌表示,由於日本政府在iPSC 研發與應用等各方面所提供的廣泛性支持最長將止於 2022 年,因此亟需盡快找到能支持日本iPSC 持續發展的解方;京都大學iPS 細胞研究應用中心(CiRA)也正計畫創立非營利性質的基金會,提供iPSC 產業最大的支持。

山中伸彌指出,目前 iPSC 的臨床應用發展至今,最大的挑戰不外乎是在壓低細胞製劑的製造時間與金錢成本,同時更必須維持細胞的品質;而建立 iPSC 細胞庫(Stock) 來儲存細胞正是一大解方。

他表示,目前 CiRA 的這項細胞儲存計畫,已從數十名具有特定人類白血球抗原 (HLA) 的捐贈者中,建立了4 種iPSC 細胞株,這4 種細胞可覆蓋全日本約40% 的人口,意即將近一半的日本人不會對這些來自異體的幹細胞產生排斥反應,有機會直接使用幹細胞。

「這只是最初步的階段,」山中伸彌表示,明年開始,將利用基因編輯的方式擴大該細胞庫的規模,「原先的4 種細胞株,將擴增為10 種,預計覆蓋全球多數人。」

到了 2025 年,製備與儲存技術都成熟後,也將開始為人們建立自體的 iPSC 細胞庫。

AI 帶入細胞療法   品牌大廠投入吸引跨國合作

BioJapan 2019 自開幕以來,每日均有近 6,000人次造訪展場,現場氣氛相當熱絡。今年的展場攤位,除了日本傾力投入的再生醫學暨細胞治療產業鏈的多家大型業者展出外,亦有政府及民間再生醫療組織、國際大藥廠、大學及醫院等學術研究機構等單位展出。

神奈川縣健康醫療新前線
BioJapan2019以再生醫療為主軸,充分展現了日本在再生醫學發展的戰略野心與具體成果。圖中為神奈川縣健康醫療新前線(Kanagawa Healthcare New Frontier)展出的科研成果。(攝影:吳培安)


除此之外,現場主題也包含生物製劑、抗體藥、發酵食品、環境與新能源、創新育成,以及關心「未病」族群照護( 即「亞健康」族群,意指介於健康與生病之間狀態的人們) 等主題,彰顯日本政府從「醫藥創新」和「醫療照護」雙管齊下,推動新興醫療產業發展的策略。

近年來積極透過併購、跨足細胞治療領域的日立集團(Hitachi Group), 旗下 CDMO 日立化成(Hitachi  Chemical)、再生醫學創新中心(Hitachi Global Life Solutions) 等多家日立集團成員亦參與展覽。

會場上,日立展出其最新推出的細胞大量自動培養裝置,堪稱第一項同時取得CMP 認證的自動化、封閉式細胞培養裝置,能夠培養 iPSC、胚胎幹細胞、間質幹細胞等貼附型細胞,瞄準未來異體細胞治療的龐大商機。

而影像技術起家的尼康(Nikon),除了已推出可放置於細胞培養箱內、使用雙氧水或紫外線消毒的顯微鏡BioStudio-T 和BioStudio-mini 外,也利用自身顯微鏡強項,推出能夠對焦觀察多層培養皿、在細胞大量培養應用上極富潛力的顯微鏡。

此外,尼康也將在今年10月底推出運用機器學習來執行細胞圖像分類的AI 軟體CLQuant,將AI 技術實際帶入細
胞治療。

松下(Panasonic) 的醫療事業體,在今年4 月成立了生技事業行銷推廣部門,展現其搶攻再生醫療藍海的野心。除了已在去年推出自動化細胞培養系統,從培養液的更換、細胞分盤等作業都可自動化執行、避免污染外,未來更朝向細胞分化誘導裝置及自動化大規模培養的方向持續開發中。

松下也表示,本次展出確實為其自動化細胞培養系統發掘了不少商機,其中不乏許多臺灣廠商對這項系統展現了高度興趣。

Link-J 建立東京總部   強化製藥核心人才連結

呼應和泉洋人在開幕式的演講,需要建立合作策略夥伴才能產生重大的科學突破,本次與三井不動產聯合參展的Link-J (Life Science Innovation Network Japan)即是以建立連結與合作、提供指引與支持為目標的非營利組織,臺灣的國家生技園區團隊亦在此行中與Link-J 多有交流。

Link-J 的總部設置在東京都市核心區日本橋,其方圓10 分鐘內路程涵蓋的範圍即是日本 400 年來的製藥重鎮,囊括了中外製藥、安斯泰來(Astellas)、武田製藥(Takeda)、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等大藥廠總部。

Link-J 也發揮地利優勢,定期舉辦交流網絡(Networking)活動,讓生技經濟圈的菁英得以齊聚一堂。Link-J 每年舉辦超過450 場活動,每場都能有 70 名以上的會員參加,同時也藉此累積了近7,000 筆生技人才的資料庫。

( 經濟部工業局廣告)

本文節錄自《環球生技》V6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