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生技研發成果媒合會》

國衛院、陽明交大、中醫大 12精準醫療新創團隊亮相!

撰文記者 李林璦
日期2024-05-27
本次「2024生技研發成果媒合會」結合國衛院、中國醫大和陽明交大三單位的量能,盼成為推動臺灣精準健康科技的平台。圖左至右為:國衛院副院長許惠恒、中醫大副校長王陸海、陽明交大副校長鄭子豪。(攝影/張哲瑋)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共同攜手於4月16日舉辦「2024生技研發成果媒合會」,會中除邀請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藥劑科技組組長葉嘉新、醫療器材組組長蘇美芳等法規專家,拆解生醫法規策略和實務外,更有12組學研團隊分享可滿足醫療迫切需求的新穎治療藥物、精準醫療工具,期望能推動臺灣精準醫療發展。

撰文/李林璦、巫芝岳


4月16日,國家衛生研究院、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共同舉辦「2024生技研發成果媒合會」,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王陸海首先致詞表示,本次結合國衛院、中國醫大和陽明交大三單位的量能,盼成為推動臺灣精準健康科技的平台。主題包括精準預測/預防、新穎藥物開發、創新平台應用等,也希望讓投資人尋找到有興趣的標的。

國衛院副院長許惠恒表示,生醫產業是繼資通訊(ICT)產業後,能讓臺灣站上國際重要位置的重點產業,今天將研究成果分享給業界和創投,但重點是希望能進一步使其開花結果,創造利潤並造福民眾。

陽明交大副校長鄭子豪也表示,陽明大學和交大合校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將兩校分別在生醫和電子領域的專長結合;今年2月,也進一步成立了校內一級單位「產學共創處」,希望採取更彈性的方式,協助校內教師的技術產業化。

葉嘉新»    以終為始!    藥物研發初期 就需銘記法規

醫藥品查驗中心藥劑科技組組長葉嘉新首先強調,「大家普遍會認為法規是最後一哩路,但其實法規要以終為始,務必要在新藥剛開始研發時,就把法規策略銘記心中。」

葉嘉新介紹,目標產品概述(Target Product Profile, TPP)是新藥開發過程中一個有效的工具,包含劑型、作用機轉、臨床前作用、靶向專一性、人體有效性跟安全型、法規、智財權、投資報酬率(ROI)等等,都需要在藥物開發的早期就設定,預想出未來開發路徑與目標。

葉嘉新表示,政府希望同時兼顧經濟發展與人民健康,監管審查單位扮演的角色是讓安全有效藥物上市,在審查上,品質、安全、療效是三大關鍵,品質為核心理念,安全與療效則是利益與風險的兩相評估,利益包含醫療利益、公衛利益與經濟利益,且需大於風險才可獲批上市。

葉嘉新指出,新藥開發需善用法規策略來縮短研發時程,例如孤兒藥、緊急使用授權(EUA)、505(b)(2)等等,都可加速藥物上市的時程;此外,深度了解國際法規、CDE的研發指導原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公告的藥物審查報告等,都可以更加了解審查監管單位的想法,同時,在新藥研發的早期就向法規單位諮詢,讓審查員陪跑,有助於提高新藥通過審查的機率。


CDE藥劑科技組組長葉嘉新強調,務必要在新藥剛開始研發時,就把法規策略銘記心中。(攝影/張哲瑋)

蘇美芳»    AI/ML醫材增長趨勢難擋     FDA已批准近7百件

醫藥品查驗中心醫療器材組組長蘇美芳,以「新興醫療器材的法規與現況」為題表示,數位醫療可說是近年新興醫材的重點發展領域,2022年全球數位醫療市場為2,060億美元,至2027年將達4,161億美元。

蘇美芳進一步針對美國FDA提出的多項數位健康重點主題分享。她表示,支援人工智慧/機器學習(AI/ML)的設備數量,自2017年連年增長;至2023年7月底,FDA核准的AI/ML相關醫材,共計有692項產品;臺灣食藥署(TFDA)自2020~2023年核准應用AI/ML技術的醫材共有105項(國產37件、輸入68件)。

而截至去年10月,FDA尚未核准任何使用生成式AI、通用人工智慧(AGI)或大型語言模型的產品,原因是對法規單位而言,仍未能有良好機制評估由AI自身所引發的醫材變化。

蘇美芳也提醒,在遠距醫療領域中特別需注意的法規趨勢,為網路安全(Cybersecurity)和可互通性 (Interoperability)。另外,在體外診斷(IVD)領域中,精準化、居家用為目前較大的趨勢;人機互動和數位治療,則是目前正蓬勃發展的數位醫療領域。


CDE醫療器材組組長蘇美芳分享,至2023年7月底,FDA核准的AI/ML相關醫材高達692項產品。(攝影/張哲瑋)

張祺君»    台智雲OneAI一站式平台 加入基因分析、藥物開發、醫療AI模型訓練

台智雲產品經理張祺君,分享台智雲開發的一站式機器學習平台與生醫AI訓練工具――OneAI。台智雲是目前臺灣國家級超級電腦臺灣杉二號的唯一運營商。

她介紹,OneAI是一個全方位AI應用一站式服務,整合多項AI/ML模型開發工具,可以提供AI開發流程中各階段所需工具,且雲端空間特別設計冷熱資料儲存區,進行資料封存與管理,降低長期保存的成本。此外,雲端主機設置在臺灣,機敏資料不會出境,符合各項資安管理規範。

張祺君指出,OneAI中也與NVIDIA合作,結合基因體分析、藥物開發、醫學影像、聯合學習等工具,例如其中的基因體二級分析工具Parabricks,與過往使用傳統CPU服務需要30小時分析基因體,Parabricks可加速80倍,只要16分鐘就可分析完,降低運算成本達50%。

而藥物開發工具Clara,從尋找治療靶點到依分子結構設計合成化合物,可以降低實驗成本與失敗率;聯合學習則可以讓醫療機構在不用釋出院內臨床資料下,合作開發AI模型,有醫院加入或退出都不會影響AI模型的訓練結果。

目前,台智雲已與國衛院合作,進行酵素對接靶點技術、數位化分子篩選技術、加速多層次的深度類神經網路模型以及聯邦學習運算架構的研發。


台智雲產品經理張祺君分享台智雲開發的一站式機器學習平台與生醫AI訓練工具──OneAI。(攝影/張哲瑋)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共同攜手於4月16日舉辦「2024生技研發成果媒合會」。(攝影/張哲瑋)


國衛院、陽明交大、中醫大12組團隊亮相  精準醫療進攻臨床迫切需求!

緊接著在「2024生技研發成果媒合會」中,邀請到國衛院、陽明交大、中醫大共12組學研團隊分享亮點研發成果,不僅有開發出瞄準阿茲海默症、肺腺癌、敗血症、化療誘發周邊神經病變、胰臟癌等,疾病醫療迫切需求的精準檢測以及新穎治療藥物,更有多項運用AI、磁電刺激、類器官培養等技術,開發出的多項精準檢測/治療工具,以多面向的創新技術進攻精準醫療領域。

⊕國衛院  林淑宜»類澱粉蛋白清除預測平台  助攻阿茲海默症藥物開發


國衛院醫奈所林淑宜研究員團隊,開發了一項可預測「類澱粉蛋白(Aβ42)清除」的藥物篩選平台,能用於協助阿茲海默症藥物開發。

 林淑宜表示,該平台以感測「類澱粉蛋白和某特定分子含醣脂質間的短暫錯合作用」為基礎。由於阿茲海默症中的關鍵毒性分子——類澱粉蛋白,在「自組裝」為聚集物結構的過程中,可經歷一項短暫地非平衡態錯合狀態,其團隊先證明了其運用一項誘餌「LPS」,能使其進入這項錯合狀態(Aβ42-LPS),且延長該狀態可讓神經細胞清除類澱粉蛋白,藉此增加細胞存活率。

 林淑宜表示,其團隊最終開發出的平台,能透過測量某藥物增強這項錯合的時間,來預測神經細胞清除類澱粉蛋白的能力。

⊕國衛院  李家惠»創新LDOC1檢測改善肺腺癌患者治療精準度

國衛院癌研所副研究員李家惠分享,其與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病理部主任黃賢能共同開發,表皮生長因子受器(EGFR)─酪胺酸激酶抑制劑(TKI)療效高精準度預測法。他指出,目前健保給付肺腺癌晚期患者可進行EGFR基因檢測並使用EGFR-TKI標靶藥物,但只有5到7成患者有反應,因此,目前使用EGFR基因檢測對於使用EGFR-TKI治療的評估 在100名肺腺癌患者實驗也發現,當患者LDOC1表現低時,存活率會低於LDOC1表現高的患者。因此,若基因檢測出EGFR突變陽性患者,應再搭配LDOC1組織染色測試,若LDOC1表現低應該考慮EGFR-TKI以外的其他治療方式,目前正在申請LDTs認證檢測。

⊕國衛院  郭呈欽»天然抗發炎物5-MTP  助敗血症檢測、治療 明年進臨床


國衛院細研所研究員郭呈欽、伍焜玉團隊,首次發現一項血管內抗發炎的代謝物「5-甲氧基色胺酸」(5-MTP),並以5-MTP和其衍生物發展出敗血症等多項疾病的檢測與治療應用。該團隊已在規劃臨床試驗,預計2025年正式進入臨床一期試驗。

郭呈欽表示,其團隊先是證明,人體血管中會分泌天然的抗發炎分子5-MTP,且該分子在敗血症病人血中濃度會明顯下降,進而證實5-MTP能作為檢測敗血症的生物標記,且以ELISA和質譜方式就能量測。

此外,他們也在動物實驗中證實,發生敗血症後數小時再注射5-MTP或其衍生物5-MTPE,也能提供顯著的保護力;另外,也可望預防動脈硬化、血管鈣化,甚至在癌症中也可望產生效益。

⊕國衛院  夏克山»化療誘發周邊神經病變新藥  即將邁入IND


國衛院生藥所研究員夏克山、特聘研究員張俊彥、成大校長沈孟儒合作團隊共同開發預防化療誘發周邊神經病變之神經保護藥物DBPR168,國衛院博士後研究員陳羿帆指出,臨床上有20幾種癌症化療藥物容易造成周邊神經病變,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療。

因此,其團隊從300多個具有神經保護功效的小分子中篩選出DBPR168,在動物行為實驗中發現,DBPR168可以改善動物在熱覺以及機械性痛覺的反應,具有預防神經細胞損傷、保護神經網絡的效果。

陳羿帆(本次講者)表示,在實驗中也觀察到,DBPR168的機制是透過改善背根神經節中的神經發炎狀態,抑制粒線體損傷,來達到神經保護效果;此外,DBPR168不會抑制肝臟代謝酵素活性,安全性高,半衰期達12.8小時,該藥物為水溶性,可透過靜脈注射給藥,目前已經完成符合CMC以及GLP規範的2.5公斤API製備,即將進行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一旦資金到位就可以加速後續開發。

⊕陽明交大  林東毅»靈芝萃取免疫調節蛋白質GMI  抗EGFR突變腫瘤潛力佳


陽明交大傳統醫藥研究所教授林東毅團隊,開發出「運用真菌蛋白GMI對抗EGFR陽性癌症的增長和轉移」的方法。

林東毅團隊發現,小孢子靈芝中所萃取的免疫調節蛋白質GMI,可有效抑制野生型和突變型EGFR的活性,並透過阻斷其訊號傳遞、進入細胞質被降解,讓細胞膜上的EGFR表現量下降。此外,他們也證實GMI可藉由阻止整合素(Integrin)與黏著斑激酶(FAK)結合、影響癌轉移驅動因子Slug,藉此抑制轉移。

除了針對華人較多的EGFR突變外,對於歐美人種較多的KRAS突變,他們發現GMI的作用也會影響KRAS突變的細胞株,若合併KRAS抑制劑可望增加其療效。

⊕中醫大  佘玉萍»抗胰臟癌創新藥ADAM9抑制劑  廣效抑制KRAS突變


中國醫大癌症生物精準醫學研究中心佘玉萍教授,分享其開發的新穎抗胰臟癌藥物ADAM9抑制劑。他指出,在胰臟癌目前療法下90%患者都會復發,而有90%胰臟癌患者帶有KRAS基因突變。

目前,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僅批准一項KRAS G12C抑制劑,但主要KRAS最大宗的突變態是G12D與G12V,因此,缺乏廣效型KRAS抑制劑。

佘玉萍表示,其開發出的ADAM9抑制劑可以廣效抑制多種KRAS突變型,ADAM9是一種在多種癌症中大量表現的金屬蛋白酶,目前已在自發性胰臟癌小鼠模型、小鼠胰臟癌原位動物模型、KRAS野生型人源胰臟癌動物模型等三種臨床前動物模型中驗證,ADAM9抑制劑可減少腫瘤KRAS量及活性,延長小鼠存活期,且與化療藥品gemcitabine合併治療可以根除70%胰臟癌,數據已在今年初發表於《Nature Cancer》。

佘玉萍指出,ADAM9抑制劑並沒有肝腎毒性或是血液毒性,具有高度穩定性及可成藥性,製程簡單、純度高、可製成鹽類,並有完整智財佈局,曾獲得第17屆國家新創獎、2023國家新創精進獎、百靈佳殷格翰(BI)生醫新創獨角獸支持計畫。

⊕陽明交大  陳右穎、王經富»建立AI醫學影像穩定性檢驗平台 盼成未來法規參考


陽明交大生醫工程學系/醫學工程研發中心陳右穎教授和王經富博士團隊,開發出「人工智慧/機器學習之醫學影像軟體檢驗平台」,透過評估AI醫學影像模型的穩定性,可排除模型的不確定性、減少查驗單位的疑慮,及降低上市後不良事件的發生。

該平台導入生成式技術,透過導入干擾型的數據,讓研發人員能在前期開發階段,先行預測模型是否會在未來應用於不同情況時(例如:使用於不同醫院時)出現問題。

王經富(本次講者)表示,該平台目前已可用於醫學影像、1D生理訊號結合2D影像AI技術之系統,以及一般影像AI系統進行。

該工具可提供產品廠商、政府機構、臨床使用者和投資公司使用,且目前由於國內外法規審查,都尚未建立這項穩定性檢驗的標準。因此未來,他們也期望成為法規參考、提供第三方測試實驗室。

⊕陽明交大  江柏翰»首創「毫秒級精度」低成本、低功率神經磁電刺激工具


陽明交大電機院生醫工程所教授江柏翰團隊,開發了一項運用磁電奈米材料,進行遠端無線控制神經的技術,該技術號稱為全世界唯一做到毫秒精度,且低功率、開發成本低的磁電刺激方法。

其實驗室博士生鄭兆鈞(本次講者)表示,傳統磁電刺激所使用的材料,是運用雙層材料製成,在交流磁場作用下,內層磁性核會產生磁致伸縮,刺激壓電性外殼並產生電場以刺激神經,但這項材料製作較複雜、成本高,且時間精度大於一秒鐘。

其團隊開發的「MagTIES」,是使用六角形盤狀的磁電奈米材料,以磁致扭力取代磁致伸縮,產生壓電效應進行刺激。

他們證實該刺激的反應,可達相近於神經實際活動的毫秒級程度,並可在自由活動的小鼠中調整刺激頻率,該項結合低功率的磁機械刺激方式搭配磁電刺激技術,可兼具時間和空間精度極高,且低功率的優勢。

⊕陽明交大  曾新穆»多模態學習技術打造健康風險預測工具  聯新、北榮合作驗證中


陽明交大資工系講座教授曾新穆團隊,開發了健康風險早期預測技術及預警系統。他們使用深度學習和多目標優化技術,開發了一系列能對生理訊號進行「早期異常預測」(Snippet Policy Network)的技術,加上多模態學習技術,以整合更多不同型態的資料,協助醫師判斷。

其團隊的博士生許維勻(本次講者)表示,其開發的「急重症預警應用系統」,在與聯新國際醫院合作進行臨床場域驗證下,預測住院病人病危與進入加護病房(ICU)的曲面下面積(AUC)高達0.91;和北榮合作的「心衰竭病人再入院與死亡風險預測」,則是結合X光、心電圖和電子病歷資訊所建構,對死亡與再入院風險預測的平均準確度,分別可達0.90及0.92以上。

此外,他們也延伸開發了「膝引導神經進化演算法」和「基於約束性膝引導神經進化演算法」,並在心律不整與敗血症的早期預測平均準確度分別達0.82及0.90以上。

⊕中醫大  阮春榮:創新AI輔助工具 5分鐘明辨惡性腦水腫


中國醫大新竹附設醫院醫學影像中心研發工程師林劭杰分享,其與副院長阮春榮團隊合作開發出「腦中風的腦水腫類別影像分割」技術。他指出,腦中風裡有80~85%屬於缺血性中風,其中有10~20%患者可能會發生潛在性惡性腦水腫,並且視情況還需進行開顱手術。

林劭杰表示,傳統腦中風與腦水腫診斷方式是用磁振造影擴散權重成像(DWI)與表觀擴散係數(ADC),醫師僅在影像判讀上較為困難及耗時,目前僅能搭配密集的生理訊號監控,若有病情惡化再進行電腦斷層掃描(CT),作為是否做開顱手術的決策,但經常為時已晚。

林劭杰指出,其開發的腦中風AI輔助工具,可在5分鐘完成初步判讀腦部是否有大面積缺血高風險區域與腦水腫類型,進行惡性腦水腫風險程度預測,輔助醫師及早決策後續開顱手術治療或是改變用藥。

該團隊曾獲得臺灣食藥署醫材辦公室輔導,目前已完成跨醫院驗證,落地臨床應用以及準備完成軟體醫材認證(SaMD)之申請中。

⊕中央大學  陳靖昀»生物反應器體外培養耳蝸微器官  盼成檢測、再生醫療、動物替代應用


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陳靖昀團隊,開發了一項運用生物反應器建構的「體外內耳微器官動態培養平台」,可望應用於耳科藥物和醫材開發、體外檢測、再生醫療和動物替代技術等。

其團隊在與三總耳科臨床團隊合作下,開發了一項培養體外耳蝸微器官的技術,可呈現耳蝸發育情形;該技術是運用生物反應器,提供聽毛細胞生長環境中獨特的高鉀離子濃度。

陳靖昀表示,他們先是建立間接接觸式的離子交換模型,並在體外靜態培養測試中成功,再將該材料整合入體外封閉式的動態培養系統;其使用膠體材料進行培養,該材料不但能進行鉀鈉離子的交換,也能排除細胞代謝的胺基離子,因此,可提供封閉式的培養環境中,移除含氮廢物的能力。

⊕中醫大  蔡嘉哲»類風濕性關節炎精準檢測  準確率高達87.1% (搭配RF和anti-CCP)


中國醫大醫學系教授蔡嘉哲團隊的葉詠薷博士(本次講者)介紹其開發出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精準診斷」,該團隊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關節發炎疾病,是由於遺傳、感染、環境因素造成自體免疫反應而導致,目前診斷上,使用RF/ACPA血清學診斷方法,陽性率只有60%,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一大缺口。

因此,蔡嘉哲團隊開發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檢測套組,檢測靶向牙齦卟啉單孢菌抗原的抗體,並經過324位患者以及32位健康人初步臨床驗證,除了特異性檢測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並使RF/ACPA檢測陽性率66.3%,增加到87.1%,大幅提高檢測率。

透過臨床案例上驗證,可提早診斷有症狀但無法從其他血清學檢查檢驗出的患者,未來除了可作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監測、診斷外,還可作為預防檢測用。目前已於2022年成立百睿嘉生醫。

⊕國衛院»「生醫技術交易資訊平台」展國衛院技術量能


國家衛生研究院技轉及育成中心產業經理劉軍呈,最後介紹了國衛院的「生醫技術交易資訊平台」,該平台期望能推廣國衛院技術,成為國衛院與業界橋樑。平台包括可供搜索的技術資料庫、匯集國衛院內人才/廠商會員的產業資料庫,以及提供專利檢索、產業情報分析、諮詢服務的智財管理服務。




本次「2024生技研發成果媒合會」場外設有技術廠商攤位,提供與會者更多深入交流瞭解的契機。

>>本文刊登自《環球生技月刊》Vol.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