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篇】資本市場不友善、創投誘因不足、資金難延續

事關公司存亡!生醫資金政策亟須優化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4-05-27
張鴻仁認為,綜觀這8年來,國際局勢落在利於臺灣的時局上,也成為生醫產業的重要機遇。(攝影/李林璦)

多位專家直指,資金問題是目前生醫產業面臨的最大瓶頸!即使重創生醫資本市場的基亞與浩鼎事件已過了近十載,臺灣股票市場對生醫產業的不友善,以及創投缺乏誘因、政府資源分配問題等,導致許多生醫公司面臨存亡危機。未來政策應如何對症下藥?

撰文/巫芝岳


行政院本月發佈的最新生醫產業推動成果,2023年生醫產業營業額預估突破7,500億元新臺幣,約成長7.8%;國內生醫產業上市/櫃公司至今年3月則達135家,市値突破1.3兆元。

根據前篇所述「展望2024!臺灣生醫產業政策8年大回顧」問卷調查結果,業界對於政府的新創資金政策,往往感到最不滿意,即便政策看似在資金上著墨許多,仍有許多業者反映資金分配應更得當。

本刊採訪的多位專家,包括:福邦證券董事長黃顯華、台杉投資合夥人沈志隆、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鍾熙等都直指:「臺灣生醫產業最大的問題仍是資金。」

「其實相較於過往,這8年來臺灣的生技產業投資狀況可說是一片大好。」沈志隆表示,其中最重要的兩大因素就是新冠肺炎和中美貿易摩擦。

不過,這兩大事件雖為國內生醫產業製造出許多契機,相較於國際上許多因此募資蓬勃的生技公司,臺灣生技業是否真的抓住了機會?

基亞、浩鼎事件已成歷史 資本市場仍不友善

經歷2014年的基亞事件與2016年浩鼎事件對生技股的重創,在股票市場上,臺灣生技業似乎已慢慢走出創傷,也在2021年創下突破1.3兆新臺幣的市值高峰。然而,許多投資專家至今仍指出,臺灣資本市場的投資習性,似乎難以擺脫電子業「重視短期可見營收與獲利」的偏好。

黃顯華表示:「從股票市場來看,大家近期尤其偏好高股息、高殖利率的投資方式,也造成了多支高股息ETF的轟動,但這對生技業相當不利。」

黃顯華指出,生技業漫長的研發期間往往是零獲利、無法分派股息的狀態,然而一但研發或授權成功,所創造的資本價值就會相當可觀,只是臺灣投資人經常不願意冒這樣的風險。

他以開發罕見眼科疾病療法的仁新醫藥為例,其美國子公司Belite Bio的股價,在今年4月底獲國際大型生技基金注資2,500萬美元、5月6日股價一度來到每股43.3美元,市值達到近13億美元(約400億新臺幣),然而持有Belite半數股權的仁新,市值卻僅有約80億新臺幣。

「這就可以看到臺灣資本市場是多無法理解生技公司的價值。」黃顯華直指。

前健保局總經理/上騰生技顧問董事長兼總經理張鴻仁也強調,過去政府甚至一度不了解「市值」的重要性,僅一味將產值、公司營業額視為最重要的KPI,然而對於創新產業,由市場認定的市值應比產值更為重要。

但有正準備從興櫃轉上櫃的業者分享,目前從興櫃到上市/上櫃間的門檻,對於生技公司而言仍偏高,例如要求已達成授權或必須進行臨床三期試驗等,但許多公司正是在達到這些里程碑前,最需要透過上市/上櫃募得更多資金。

創新板真能成解方?

事實上,政府為了支持「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在資本市場上的發展,金管會在2021年推出「創新板」和「戰略新板」兩大新板;今年起,戰略新板也直接併入興櫃一般板,並鬆綁登錄創新板的規範、允許創新板股票可做融資券。

黃顯華表示,然而,由於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