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領導品牌二代轉型 年營收突破8.6億、5月登興櫃

啟新生技蔡岳廷打造臺灣 「先進醫藥」供應鏈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5-04-02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啟新生技於2024年11月獲頒「國家磐石獎」、名列8強,代表著對其研發創新及經營團隊的肯定。(圖/啟新提供)

由二代接班人蔡岳廷率領的啟新生技,2024年連續達成重大里程碑,引進保瑞、醫揚、樂斯科等策略投資人,併購環虹檢驗、振泰檢驗,是國內唯一擁有自有產品與技術服務的生技醫藥供應鏈公司,創下2024年營收突破8.6億、EPS 4.5元,並預計在今(2025)年5月興櫃。蔡岳廷鎖定國際崛起中的細胞與基因治療等先進醫藥市場,串聯臺灣生技醫藥產業生態鏈,打造出完整供應鏈 ,下一步朝著國際市場出海。

撰文/吳培安


臺灣第一代生技創業家陸續退休,現在正是二代接班人大展身手的時刻!

擁有45年口碑的臺灣首家本土微生物領域的先驅者——啟新生技,在2020年7月由蔡岳廷擔下啟新生技的董事長暨總經理,正式完成二代接班。

擁有臺大生化科技系博士學位、並在輔仁大學兼任助理教授的蔡岳廷,儘管與父親同樣擁有教授一職,但他更懷有企業家的抱負與願景。在蔡岳廷積極樂觀的領導風格下,他帶著團隊一起制定了企業轉型策略、帶動本業持續成長的十年大計,這家老字號企業不負其名地「再啟新局」,在2024年中,從引進策略投資人、併購與合作、投資新創事業,一步步完成多項重大里程碑。

2024年營收突破8.6億!  獲頒「國家磐石獎」

2023年,蔡岳廷帶領啟新生技先是整合台美檢驗後,為建立更完整的生命科學檢驗事業版圖,於2024年持續併購環虹檢驗、振泰檢驗,串起了從食品、醫藥開發到先進細胞治療的檢驗產業鏈。

一切成果也展現在2024年財報上,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2024年,啟新生技的年度營業收入淨額為新臺幣8.6億元,較2023年度的6.8億元成長25%,每股盈餘(EPS)為4.5元。

2024年11月,啟新生技獲頒「國家磐石獎」、名列8強。國家磐石獎是象徵臺灣中小企業最高榮耀的國家級獎項,代表著對啟新生技研發創新及經營團隊的肯定。

今年5月,啟新生技將登錄興櫃,正式從微生物檢驗幕後功臣,走向投資人注目的主舞台,也讓啟新生技在資本市場的投資圈中,未演先轟動!

蔡岳廷表示,公司在事業發展策略很清楚,啟新生技將以生技醫藥產業的供應鏈整合者為定位,一方面持續強化本業,鞏固並拓展臨床診斷及食品安全的剛需市場。

另一方面是再創新局,啟新生技鎖定細胞與基因治療(CGT)及再生醫療在內的「先進醫藥產品」(Advanced Therapy Medicinal Products, ATMP)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在CGT/ATMP供應鏈與服務鏈的新事業中,聚焦於細胞培養基委託開發製造服務及臨床試驗委託服務(CDMO/CRO)業務。

無論在本業或先進醫藥事業,啟新生技都希望打造生技產業生態系、持續串連,並和夥伴一起攜手出海打國際盃。


啟新生技董事長暨總經理蔡岳廷表示,啟新生技預計在今年5月登錄興櫃,一方面持續強化本業,另一方面是再創先進醫療新局。(攝影/吳培安)

專注本業»國內唯一擁有自有產品與技術服務的生技醫藥公司

蔡岳廷表示,啟新生技深耕45年、擁有國內最大微生物通路,是臺灣微生物的第一品牌,擁有90%國內藥廠客戶覆蓋率,坐穩生醫藥廠、第三方檢驗、醫學檢驗、食品廠的上游,也持續與學研單位合作開發新產品。投入研發超過30年,迄今累積超過600項自主研發商品,且與國際標準接軌、符合ISO13485與QMS(GMP)規範,產品皆依循國際與國內法規趨勢。

啟新生技能夠為客戶提供完整的產品上市解決方案,並滿足產業鏈需求,從原料檢驗、研究開發、製程監控、成品檢驗、上市監測每一個環節的微生物檢驗需求。

目前,啟新生技已累積成為擁有最多微生物相關品牌的服務商之一,目前,在醫學與產業的檢驗用培養基,臺灣市佔率超過50%以上,並與國際33個知名品牌合作萬種以上產品。

除了開發CMP自有品牌產品之外,啟新生技還持續增加國際品牌合作的代理業務,其一是針對感染性微生物的快速檢測產品,其市場份額正迎頭趕上國際大廠中;另一項則是自動化、快速、高準確度,可應用在再生醫療品質監控的先進儀器。

再創新局»串起CGT/ATMP先進醫藥供應鏈、年底PIC/S GMP廠完工

除了強化本業,蔡岳廷也定調了啟新生技未來的新事業CGT/ATMP先進醫藥市場,聚焦於CDMO/CRO商機。現今,在新興的再生醫療和精準醫療領域裡,國內的供應鏈並不完整,這是臺灣在國際競爭上需要建立的優勢。他認為,「唯有市場還在成長的時候就切入,才有佔有一席之地的機會。」

且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啟新在2023年,先是透過投資、與創笙加速器(CellTech Accelerator)建立合作,鏈結海內外CGT新創公司,催化國內產官學研界再生醫學生態圈的活絡。

2023年,啟新也宣布投資新臺幣3.5億元,於新竹生醫園區建立國內第一座符合PIC/S GMP細胞生物製劑暨試劑工廠,將提供細胞培養基CDMO與CGT相關委託研究測試服務,預計在2025年完工、2026年取證,正式成為臺灣再生醫療CDMO/CRO接軌國際法規的一座服務基地。

CDMO方面,該廠將以PIC/S GMP的國際高標準,生產各種細胞所需的培養基、細胞凍存液、凍存管、解凍儀器等周邊產品,以及外泌體周邊產品;CRO方面,則提供客製化臨床前研究,以及品質管理(QC)製程監控。

蔡岳廷笑說,啟新生技最擅長的就是「上游串產品,下游串通路」。比起標準化產品,他更想將臺灣再生醫療別具特色的細胞產品客製化,將合作夥伴們的Know-How轉變成符合國際PIC/S GMP規格的再生醫療商品,再透過啟新生技佈建的通路銷售到海外。

建構國內生技醫藥產業生態系共同開拓國際商機

回顧2024年,啟新生技在透過現金增資,成功引進了保瑞藥業(6472)、醫揚科技(6569)、樂斯科生技(6662)等策略投資人,串聯出臺灣生技醫藥產業的上下游供應鏈。

啟新生技繼2023年整合台美檢驗後,擴展生技醫藥供應鏈至第三方檢驗服務領域,在非有機式成長策略推動下,2024年4月先是併購環虹檢驗、擴展南部市場,接著10月又收購振泰檢驗100%股權,取得多項國內外專業機構之認證,提供藥品、醫療器材、健康食品、食品、化妝品及寵物食品等領域檢測服務,據點遍及北中南各區,完成了在食品檢驗及認證領域的佈局。

今年1月,啟新生技還投資了運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專注於臨床感染病原檢測服務的亞洲準譯,鞏固其在檢測市場的地位。「要幫助合作夥伴一起成長,本業必須穩固並持續精進,讓自己成為國內生技醫藥產業的關鍵力量。」蔡岳廷說。

展望2025年,啟新生技的長遠目標是持續強化產業合作,結合策略投資人共同串連、透過投資或併購策略整合產業上下游資源鏈,持續擴展生技醫藥產業生態系。

國際合作方面,啟新生技也已經吸引到日本、東南亞廠商的合作興趣,未來也將以日本、東南亞和美國,為CGT/ATMP合作的目標市場。

「讓我們一起出海吧!」蔡岳廷預計最快明年就可以進軍海外,他展開共好共榮的胸懷,希望和夥伴開啟先進醫藥領域的新一波「大航海時代」!


啟新生技董事長暨總經理蔡岳廷表示,啟新生技的目標是串聯臺灣生技產業生態系(Ecosystem)和產品,集中資源一起進軍亞太市場打國際盃。(攝影/吳培安)

>>本文刊登自《環球生技月刊》Vol.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