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生技醫藥
NEW
中國醫校長洪明奇:外泌體有望打造下一代免疫療法!
生技醫藥
NEW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Randy Schekman 解密外泌體分泌機制最新進展
新聞集錦
NEW
AI數位醫療股將登興櫃!雲象科技遞交申請;艾伯維斥14億美元 取EvolveImmuneT細胞接合劑平台;Recursion AI設計口服非抗生素藥 完成二期首位患者給藥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突破性發現!英國科學家找出化療不掉髮新方法
2019-09-16/
記者 吳培安
近(14)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利用CDK4/6抑制劑,能保護頭皮毛囊、免受常見癌症化療藥──紫杉醇(taxanes)的傷害,未來有望能讓接受紫杉醇化療的患者免除掉髮副作用的困擾。曼徹斯特大學皮膚科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發現,當他們將培養出來的人類頭皮毛囊組織浸潤在含有CDK4/6抑制劑的溶液中,紫杉醇對毛囊造成的傷害會變低許多。CDK4/6抑制劑是另一類用於癌症標靶治療的新藥物,能夠透...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熱門焦點
數位醫療
李友專
Datathon
醫療數據松
健康物聯網
北醫黑客松
專訪北醫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 MIT導師、資深臨床醫師群助攻 “數據松“專注醫療數據應用開發
2019-09-16/
記者 巫芝岳
台北醫學大學自2016年起,每年舉辦以醫療科技應用為主題的黑客松活動。過去三屆,黑客松的主題,較專注在「以軟體+硬體解決醫療需求」,並包括透過裝置等來收集醫療數據。不過,這屆特別將名稱改為『數據松』(datathon),專注探討大數據的應用。連續第四年籌辦活動的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特別接受本刊專訪。李友專表示,近幾年興起「第三波人工智慧(AI)革命」,AI已經能夠進行高度複雜的運算,並擁有自我...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獲FDA諮詢委員會高票支持 首款花生過敏藥物有望上市
2019-09-16/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13日,致力於開發食物過敏療法的AimmuneTherapeutics宣布,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所召集的過敏產品諮詢委員會(AllergicProductsAdvisoryCommittee,APAC),已表示支持其開發的花生過敏藥物AR101(商品名:Palforzia),該藥物一旦通過審核,將成為第一款獲FDA批准的食物過敏治療藥物。FDA預計在明(2020)年初回覆Palf...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45萬人、追蹤16年以上大型公衛研究:過度攝取代糖飲料比含糖飲料死亡率更高
2019-09-16/
記者 李林璦
近日,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IARC)發表了一項超過45萬人的研究,包括歐洲10個國家,追蹤時間超過16年,結果發現,攝取含糖飲料總死亡率風險提高8%,而攝取代糖飲料的總死亡率則足足提高26%,除此之外,這是也是首次發現飲料攝取與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風險有關。該研究發表於《JAMAInternalMedicine》。 研究人員利用...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Nature》賓大團隊CAR-T新應用! 動物實驗治療心肌纖維化
2019-09-16/
記者 吳培安
近日,美國賓州大學艾布拉姆森癌症中心(AbramsonCancerCenter)發現,原應用在癌症治療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也可以應用在心肌纖維化的治療上,並在小鼠動物實驗中取得成功。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研究團隊首先分析心臟病患者的基因表現模式,並篩選出纖維母細胞活化蛋白(FAP),作為CAR-T細胞治療所需的辨識標靶;接著利用基因修飾,使T細胞能夠辨識並攻擊造成問題...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羅氏公布6年多發性硬化症藥三期數據 即早治療可延緩惡化
2019-09-16/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3日,羅氏(Roche)公布三項多發性硬化症(MS)新藥Ocrevus(ocrelizumab)的開放標籤延展(open-labelextension)、臨床三期試驗數據,其結果顯示,即早接受Orevus治療,對延緩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幫助。根據OPERAI、II及ORATORIO三項臨床三期試驗,連續接受此藥6年以上,能延緩復發型多發性硬化症(RMS)的殘疾進展(disab...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第一款預混合筆狀注射升糖素! Xeris首項低血糖症藥物獲批
2019-09-12/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11日,XerisPharmaceuticals的低血糖症藥物Gvoke獲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用於治療2歲以上糖尿病患者的嚴重低血糖症,該藥物也是Xeris第一項獲FDA批准的產品;截至11日收盤,Xeris股價已上漲4.93%。Gvoke為一款即用型、預填裝在注射器中的升糖素,病人發病時可自行注射使用,且經特殊配方設計,藥物可更快在體內產生作用。一般而言,升糖素本身在室溫...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Apple推出女性健康、心臟與運動和聽力三大規模研究
2019-09-12/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9月10日,蘋果公司宣布將展開三項與醫學相關的新研究,包括女性健康研究、心臟與運動研究與聽力研究,將透過應用程式將學術研究機構、醫療機構與民眾串聯在一起,將醫療服務融入日常生活,該應用程式將在今年年底於AppStore免費下載。 女性健康研究是與哈佛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T.H.ChanSchoolofPublicHealth)和國家環境衛生科學研究院(NationalInst...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GSK收購Sitari 開發乳糜瀉新療法
2019-09-12/
記者 李林璦
昨(11)日,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GSK)宣布收購SitariPharmaceuticals,Sitari是GSK與AvalonVentures合作創建的第一家公司,專注於開發消化系統疾病療法,目前正在開發第二型轉麩醯胺酶(Type2transglutaminase,TG2)抑制劑作為治療自體免疫性消化系統疾病─乳糜瀉的治療方法。 在協議中,GSK將擁有Sitari及其所有...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生技中心
南北串接!生技中心、高醫大簽署轉譯新藥開發
2019-09-12/
記者 吳培安
今(12)日,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簡稱生技中心)與高雄醫學大學共同簽署「轉譯新藥開發」合作備忘錄,未來將鎖定微生物相免疫醫學、癌症精準醫療、再生醫學、細胞治療等領域,開啟全面性合作。本次簽約雙方已有共識,將在微菌免疫治療、細胞治療及再生醫學領域展開具體合作計畫。當新藥技術研發到可技轉階段,雙方將展開策略聯盟、共同成立衍生新創公司,促使研發新藥得以進入商品化階段。高醫大校長鐘育志表示,多年來高...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2019美國生醫殊榮「拉斯克獎」公布 免疫醫學成大贏家
2019-09-12/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0日,素有「美國的諾貝爾獎」之稱的拉斯克獎(LaskerAwards)公布2019年得主。今年的「基礎醫學研究獎」得主為MaxD.Cooper、JacquesMiller,表彰其發現兩大類淋巴球──B細胞、T細胞,為後續的適應性免疫系統(adaptiveimmunesystem)研究立下重要分類基礎。「臨床醫學研究獎」頒給首個抗癌單株抗體新藥Herceptin的發明及推動團隊,Micha...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港交所向倫交所拋出收購邀請
2019-09-12/
記者 王柏豪
昨(11日),香港交易所官網發表了向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提出合併的聲明,港交所總裁李小加隨即在個人網誌發表專文表示,港交所這份聲明雖然內容簡潔有限,但意義極其深遠,可謂「一字值千金」,並形容這次交易為「倫港世紀聯姻」。倫敦證交所也同日回應:注意到香港交易所的聲明,並證實港交所已提出了主動、初步且「高度有條件的方案」,以收購倫交所的全部股份。董事會將考慮該方案,並預計2019年11月向倫交所股東發佈通...
第一頁
上一頁
999
1000
1001
1002
1003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