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NEW
AI數位醫療股將登興櫃!雲象科技遞交申請;艾伯維斥14億美元 取EvolveImmuneT細胞接合劑平台;Recursion AI設計口服非抗生素藥 完成二期首位患者給藥
生技醫藥
NEW
歐盟推動「新穎方法認證」:為藥品開發中的創新技術提供支持
醫療科技
NEW
經顱刺激減緩阿茲海默症 Sinaptica臨床二期認知下降減速44%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870億元新預算案 專注國內鴉片藥物、愛滋病問題
2019-03-15/
記者 薛瀹熢
據HEALTHCREWFINANCE週二(12)的報導,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ealthandHumanServices)今年所提的2020年預算案為871億美元,其中包括鴉片類藥物控制、愛滋病控制以及其他醫療保健相關等預算,部長AlexAzar也本週在參與了三次國會相關聽證會。與2020年相比,2019年的HHS預算為954億美元。2020年HHS的強制性支出為12億美元,而2019年為11億...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Surrozen為專有Wnt調節平台 募資5000萬美元 推動肝臟再生醫學
2019-03-15/
記者 彭梓涵
針對Wnt訊號傳導途徑的生物技術公司Surrozen(14日)宣布進行5000萬美元的B輪募資,資金將推動肝病抗體計劃,並將其Wnt調節平台擴展到肝臟疾病的再生醫學應用。此輪募資由HorizonsVentures,HartfordHealthCareEndowment,NSInvestment,TheColumnGroup和其他現有投資者進行。Surrozen是一家專注於發現和開發促進人類組織修復...
新聞集錦
IPO
國際快訊
路透社:BioNTech將攻Nasdaq 預計IPO 8億美元
2019-03-15/
記者 李林璦
據路透社13日報導,德國BioNTech將申請在那斯達克上市,預計募資8億美元,市場估值達40億美元,若達目標,將突破同樣是專注於研發mRNA疫苗的對手Moderna最高額生技IPO的紀錄。消息人士指出,BioNTech可能透過美國銀行和摩根大通於今年年底或2020年初上市。目前這兩家銀行拒絕發表評論。BioNTech在2018年1月的A輪募資獲2.7億美元,投資者包括RedmileGroup、J...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瘦身轉型 Biogen丹麥Hillerød工廠將以8億9千萬售予日本Fujifilm
2019-03-14/
記者 薛瀹熢
Biogen於美國時間12日宣布將其位於丹麥Hillerød的生物製藥工廠以8億9千萬美元現金售予日本富士軟片(Fujifilm)。本次收購後,Fujifilm將成為Biogen的供應商,持續生產生物技術產品,包含多發性硬化症藥物Tysabri以及其他工廠相關產品。本次收購Fujifilm也將一同收購Biogen的丹麥子公司,NewManufacturingApS的所有股份,該子公...
生技醫藥
國際快訊
Celgene明星產品Abraxane與化療藥物聯合使用 未能達到III期試驗主要終點
2019-03-14/
記者 彭梓涵
國際藥廠Celgene日前(13)宣布在胰腺癌患者的後期研究中,亞伯杉注射劑(Abraxane)與化療藥物gemcitabine的聯合使用,未能成為胰腺癌患者手術切除後,輔助治療的潛在治療方法。 Abraxane於2005年首次獲得批准,雖然銷售成長速度緩慢,但在2018年也首次突破10億美元的門檻,去年,Celgene更是和學名藥廠簽訂Abraxane學名藥的和解協議,允許這種藥物的學名藥可在大...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阿斯特捷利康與Seres Therapeutics合作開發癌症微生物組輔助療法
2019-03-14/
記者 薛瀹熢
美國時間11日,微生物體療法公司SeresTherapeutics與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簽署了為期三年的研究合作協議。兩家公司將專注於微生物組應用開發,包含生活在體內的所有細菌、病毒和真菌,以改善癌症的免疫治療。根據合作條款,兩家公司將利用基於微生物組研究的結果,以預測哪些患者對特定癌症治療反應最佳。他們還可能研究微生物組治療SER-401,與阿斯特捷利康的癌症藥物聯合使用的效果...
生技醫藥
全球新聞
CRO
汎球藥理
Eurofins擴大投資 新廠落成喬遷
2019-03-14/
記者 王柏豪
成立逾40年、臺灣首家藥物臨床前開發(CRO)汎球藥理(EurofinsPanlabs),2012年獲全球檢驗服務領導品牌「歐陸集團(EurofinsScientific)」併購,Eurofins為加強亞洲佈局,持續擴大對臺灣投資,於新北產業園區成立亞洲新據點,整體廠區較原先擴增1倍以上,今(14)日下午,舉行盛大喬遷典禮、宣布正式啟用。歐陸集團總部醫藥探索事業群(EurofinsPharmaDi...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華大基因以5000萬美元與Natera達成協議 將拓展生殖健康領域檢測
2019-03-13/
記者 彭梓涵
基因檢測公司Natera宣布與華大基因(BGIGenomics)達成10年協議,BGI將向Natera提供5000萬美元,以便在中國,商業化Natera的循環腫瘤DNA檢測技術Signatera,用於微量殘存疾病(MRD)測試,並在生殖健康的特定市場中進行BGI的DNBseq定序技術和儀器測試。Natera和BGIGenomics將首先通過中國的專業醫院網絡進行Signatera測試。在獲得監管機...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預防勝於治療 23andMe推出第2型糖尿病風險基因檢測
2019-03-13/
記者 李林璦
越來越多人利用基因檢測來評估罹患癌症或其他疾病的風險,但由於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一般認知大多與飲食或環境有關,所以一直沒有有效的評估方式,但在日前(10),基因技術龍頭公司23andMe宣布將推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報告。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DC)估計,僅在美國就有三分之一的人具有糖尿病前期的徵兆,但有超過90%的人都...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微軟與Oxford Biomedica、Synthace、普林斯頓大學合作開發細胞工程技術
2019-03-13/
記者 薛瀹熢
美國時間12日,微軟(Microsoft)宣布旗下的生物技術部門StationB將與細胞和基因治療開發公司OxfordBiomedica、實驗室軟體開發公司Synthace和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University)。共同合作,改善與開發細胞工程技術以應用於要物與生物材料的製造等。微軟公司一直希望能將其軟體程式的編碼專業應用於生物技術,甚至用於編碼活細胞生物DNA,以改善新藥生產和高適...
醫療科技
全球新聞
科技部萌芽計畫成果發表「高階血液淨化醫材」、「高效過敏原檢測套組」提升輸血與食安品質
2019-03-13/
記者 彭梓涵
科技部今(13)發表兩項「研發成果萌芽計畫」研發成果,以提升國人輸血安全與食安品質之應用。由中原大學張雍教授團隊開發之血液減白器為目前同類產品中具有最佳過濾效率及白血球減除率,已於107年底取得美國FDA上市許可。另外由中央大學黃貞翰助理教授開發完成快速食品過敏源檢測套件,可在兩分鐘內解決市售產品無法及時且準確檢測過敏原含量之問題。台灣首創高階血液淨化醫材科技部萌芽計畫輔導的中原大學薄膜技術研發中...
醫療科技
全球新聞
臺大與臺大醫院共同研發AI-SWAS–術後智慧傷口追蹤系統
2019-03-13/
記者 薛瀹熢
臺灣大學與臺大醫院共同開發「智慧術後傷口追蹤系統(AI-SWAS)」技術平台,建立人工智慧(AI)平台與手機App,可以及時追蹤術後傷口、偵測傷口異常狀況,並提供醫師建議。透過AI-SWAS手機App,病患在家裡就可以使用手機紀錄自己的術後傷口狀況,在固定時間上傳術後傷口照片到AI-SWAS平台,AI平台會以簡訊通知醫師審視照片,並透過AI-SWASAPP回傳處置建議給病患,病患在AI-SWASA...
第一頁
上一頁
1067
1068
1069
1070
1071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