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NEJM》諾和諾德減肥GLP-1明星藥 緩解關節炎疼痛媲美鴉片類止痛藥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 4D揭示大型內皮細胞源性EV生成過程
科學新知
NEW
美癌症登月計畫建構腫瘤3D圖譜!最新12篇研究登《Nature》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Liquid Biopsy首次用於臨床兒科惡性腦腫瘤
2018-10-26/
記者 彭梓涵
由加州大學(UniversityofCalifornia)與兒童國家衛生系統共同研究的數據,證實液態生物檢體(Liquidbiopsy)得到的ctDNA可以幫助醫生檢測小兒瀰漫性中線膠質瘤(DMG),此為液態生物檢體首次應用於臨床兒科腦腫檢測上。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在《ClinicalCancerResearch》期刊上。小兒瀰漫性中線膠質瘤(DMG)是高度惡性的腫瘤,臨床效果不佳,超過70%的DM...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Cell Reports》骨鈣素能逆轉記憶喪失!?
2018-10-26/
記者 李林璦
日前(23),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2000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EricR.Kandel的研究團隊發現骨鈣素(Osteocalcin)可以逆轉老化大腦中的記憶喪失,並能透過操縱此機制來增強記憶力。此研究發表於《CellReports》。 記憶喪失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一種單一疾病,但科學家發現並非所有形式的記憶喪失都是一致,例如,阿茲海默症與衰老所引起的記憶喪失是不同的...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 Cell Biology》發現新細胞結構
2018-10-23/
記者 薛瀹熢
昨(22)日,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Institutet)的科學家在《NatureCellBiology》發表了細胞中的新結構「reticularadhesions」,這種由蛋白質複合物構成的細胞結構用於附著,並在細胞分裂時扮演重要的角色。生活在組織中的細胞通常會被稱為細胞外基質(ECM)的網狀結構包圍,為了將自己附著在ECM上,細胞表面上會有相關受體,控制細胞內相關蛋白質結構的...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監測肺癌治療效果 一滴血就能辦到
2018-10-23/
記者 李林璦
日前,大阪大學的ShoheiKoyama博士開發了一種監測nivolumab(OPDIVO®)在患者體內治療狀況的方法,其能測量nivolumab與T細胞上的PD-1結合的增殖狀況,將提供更多有效的資訊讓醫護人員能夠改善治療方法。該研究發表於《JCIInsight》。TasukuHonjo博士因發現免疫T細胞蛋白PD-1(programmedcelldeath-1)而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新AI研究可用於藥物-蛋白質作用開發預測
2018-10-22/
記者 薛瀹熢
19日發表於《Science》的研究指出,新的加密系統可以幫助製藥公司和學術實驗室共同合作,避免向競爭對手洩露任何機密數據,更快地開發新的藥物。神經網絡AI透過學習什麼樣的藥物與人體中什麼樣的蛋白結合來預測新藥與蛋白質的作用情況。更多的資料可以訓練出更好的AI,但是因為從前藥物開發者通常因為智財權的關係,不會互相分享彼此的資料。新的系統允許AI在保密的同時獲得資訊,這可以鼓勵合作夥伴關係,加快藥物...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Cell》多發性硬化症病因解密 新發現4種罕見基因變異
2018-10-22/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8),國際多發性硬化症遺傳學財團(InternationalMultipleSclerosisGeneticsConsortium)與耶魯大學共同找尋出4種新的罕見基因與多發性硬化症的發生有關,這項新發現能有助展開未來在多發性硬化症上的新方向。此研究發表於《Cell》。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Sclerosis,MS)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CNS)的慢性疾病,由於中樞神經出現發炎,造...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Ageing Neuroscience》抗帶狀皰疹病毒藥物 可能是對抗阿茲海默症的未來希望!?
2018-10-21/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9),英國牛津大學臨床神經學家Itzhaki教授整理近年來多項研究證據後,提出,感染單純皰疹病毒1(HerpesSimplexVirus1,HSV1)與阿茲海默症存在著因果關係,並在台灣的研究中證實此理論,也發現表示服用抗病毒藥物能夠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這可能是未來阿茲海默症的一種預防手段。此文章發表於《AgeingNeuroscience》。 皰疹病毒是一種潛藏的惡魔,他潛伏在我們...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用「黃金」來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菌
2018-10-20/
記者 薛瀹熢
近日發表於《Naturenanotechnology》的研究發現一種名為Moorellathermoacetica的細菌對貨真價實的金元素有種獨特的偏好,這個研究也為人工光合作用提供了一個可能的途徑。M.thermoacetica首先因為UCBerkeley化學學院的PeidongYang對其非光敏感性細菌的人工光合作用研究而為人所知,他們在細菌細胞膜表面黏接了能夠吸收光的硫化鎘(CdS)奈米粒子...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Cell》拓撲工程: 翻轉視紫紅素結構域 發現新功能
2018-10-20/
記者 彭梓涵
來自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和其他機構的研究團隊發現一種新的拓撲工程(topologicalengineering)方法,透過細胞膜中的蛋白質倒置,使光遺傳學(optogenetics)的蛋白質-視紫紅素(rhodopsins)具有新的功能。這種光操作神經元的技術,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剖析大腦迴路並研究治療帕金森氏症的神經科學。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於《Cell》期刊上。使用光敏蛋白(light-...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白血病最大資料庫 揭示急性髓性白血病功能基因組
2018-10-19/
記者 彭梓涵
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研究團隊收集了來自562名患者的672個腫瘤標本,利用全外顯子組定序、RNA定序和離體藥物敏感性分析來評估這些樣本;研究團隊發現過去未曾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檢測到的突變事件,這些突變會影響藥物的使用。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這個最大資料庫可用於解決AML生物學的臨床,基因組,轉錄組學和功能分析。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在《Nature》期刊上。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存...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Cell Metabolism》脂肪組織才是糖尿病元凶
2018-10-17/
記者 薛瀹熢
近(11)日發表於期刊《CellMetabolism》的研究結果顯示,比起肝臟,糖尿病的形成可能與身體裡的脂肪組織更有關聯,肥胖才是糖尿病的最大原因。超過二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假設肝臟裡的一個酵素proteinkinaseCepsilon(PKCɛ)與糖尿病的形成有關連,他們認為這個酵素的活動可能會抑制細胞上的胰島素受體,導致細胞對胰島素的感受性下降。在剔除PKCɛ基因的研究裡顯示,PKCɛ剔除可以...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新型穿戴裝置 便宜 服貼 不間斷監測身體狀況
2018-10-17/
記者 李林璦
日前,普渡大學(Purdue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推出了全新的可穿戴式電子設備,能輕薄的服貼肌膚上,可用於監測配戴者的身體健康狀況、睡眠狀況,運動員鍛鍊或游泳時也能使用它來進行訓練監測,目前已獲專利,正積極尋找合作夥伴。此研究發表在《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 進行過心臟手術的患者,回到家後,必須時時刻刻監測其身體狀態,十分麻煩且容易忘記。普...
第一頁
上一頁
112
113
114
115
116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