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精準、智慧手術大勢所趨 盤點臺灣利基手術醫材公司

2024-10-31 / 記者 李林璦
臺灣的製造業基礎堅實,加上有強大的醫療人才研發量能,醫材產業成長爆發力可期,在手術醫材微創化、智慧化的趨勢帶動下,臺灣有不少廠商已進攻這塊大餅,本刊盤點臺灣具利基的智慧手術室整體解方、微創、手術導航機器人等亮點廠商,盼未來能上下游攜手打造手術室整體解方,以醫療大艦隊航進國際市場。撰文/李林璦據工研院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臺灣醫療器材產值約1,437億元新臺幣,預估2023年產值可達1,466億元...

紅色供應鏈侵蝕臺灣醫材! 產業界疾呼「國產國用」

2024-10-31 / 記者 李林璦
臺灣醫材正在面臨中國紅色供應鏈的侵蝕!中國進口的醫療器材,進口值連年上升,劣幣驅逐良幣的後果,或許讓臺灣未來醫材市場被中國醫材強勢佔據,臺灣該如何對抗?各專家均認為應祭出保護國產政策、積極推動國產國用,培養品牌競爭力。但是醫材要落地醫院、外銷國際都還有層層關卡。本刊邀請專家為您解析各個臺廠盲點。撰文/李林璦根據經濟部統計2021年醫療器材業進口總值數據,臺灣從中國進口的醫療器材,進口值連年上升,從...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2024-10-31 / 記者 李林璦
全球疫情落幕,手術量回升,臺灣2023年每天平均逾7,000臺手術!隨著全球在智慧影像、心血管醫材、微創手術技術、手術機器人推陳出新,手術醫材產業正在發生革命性變化……臺灣在手術相關耗材、導管、植入物、電燒刀、腹腔鏡到手術機器人,均有創新技術持續浮現,有望打造成「創新手術室解方」大艦隊出海。面臨中國醫材「紅潮」來襲!臺灣手術醫材業如何整合、串聯,在肉搏戰中勝出?撰文:李...

臺大陳達慶打造臺版MEE診療系統 開創眼病新「視」力

2024-09-26 / 記者 彭梓涵
臺大醫院眼科部陳達慶副教授,2017年從全球眼科創新療法研究與試驗最興盛的場域——美國哈佛大學麻州總醫院眼耳醫院(MassEyeandEar,MEE)完成訓練,並帶回MEE針對眼科的基因疾患從診斷、病患資料庫建立、到療法開發的診療運作經驗。他見證了第一個遺傳性視網膜疾病基因療法Luxturna的開發上市,2021年也在臺灣完成東亞首位患者的基因治療視網膜顯微手術。近期,他的...

北榮陳燕彰建全臺首個FISH、CGH技術平台 為罕病尋病因

2024-09-26 / 記者 李林璦
臺北榮總遺傳諮詢中心主任陳燕彰,是播種臺灣遺傳學檢測技術的先鋒之一,他在1990年代就跟著最新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逐步建立起各種基因檢測技術,包含「全臺首個最完整FISH技術、資料庫的實驗室」、「臺灣首個CGH技術平台」,也曾參與推動首款臺灣自主研發的染色體晶片檢測(array-CGH),持續運用基因檢測技術為病童找出病因,讓罕病家庭走出迷惘。撰文/李林璦孩子比同齡人矮、晚開口說話,過去,長輩會以...

馬偕林鴻清推動臺灣新生兒 聽篩、聽損生物性治療

2024-09-26 / 記者 彭梓涵
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林鴻清主任是臺灣新生兒免費聽力篩檢的推動者,並籌畫北臺灣第一所「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近年,全球聽損邁進生物性治療領域,他帶領馬偕聽語學系優化與轉型,並與生醫所許益超教授投入基因變異、細胞、基因療法的研究與開發,目前在臺灣生技公司合作下,已建立全外顯子基因結合粒線體全基因的檢測技術,可檢測出4種臺灣常見以及200種已知的聽損基因。去年,他進一步與現任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

高雄長庚兒童神經罕病中心 洪碧蓮「願做上帝的瓦器」

2024-09-26 / 記者 吳培安
高雄長庚兒童神經罕病中心主任洪碧蓮,因為喜歡小孩而走入兒童神經科,卻因為朋友意外成為罕病家長的機遇下,與罕見疾病「雷特氏症」結下不解之緣。在洪碧蓮的共同推動下,2015年,高雄長庚開設了雷特氏症聯合門診,大幅改善了南臺灣病友的就醫,迄今,持續推動罕病的基因檢測和早療照護,溫柔地守護著罕病兒童和家長,一起等待罕病療法的到來。撰文/吳培安「我的寶貝女兒本來都好好的,會走路、會笑、會叫爸爸媽媽,但某天開...

臺大謝松蒼奔走30餘載 揭類神經罕病臺灣獨有突變

2024-09-26 / 記者 巫芝岳
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謝松蒼,為國內研究類澱粉沉積相關神經罕病的先驅,不但發現臺灣患者在甲狀腺轉運蛋白(TTR)基因上的特有突變點,親身為爭取罕病療法奔走,並投身領導國內第一座「腦庫」建立。其三十多年身兼醫師、教師的生涯,不但是病友可靠的陪伴,也為未來臺灣的神經科學研究奠定重要基礎。撰文/巫芝岳「謝醫師,如果我走了,請一定要拿我做研究,我希望這副身體能幫助更多病友。」這是一位同時患有重症肌無力症和...

專家盼設「罕病司」 突破檢測、醫療費用沉重負擔

2024-09-26 / 記者 彭梓涵
臺灣通過《罕病防治及藥物法》已超過20年,在面對快速變化的醫療技術和日益增加的患者需求,站在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和研究人員,也正在面臨新的挑戰。本刊此次匯集多位深耕罕病研究與治療的臨床醫師意見,他們一致認為,當前檢測與藥價,仍有無法普及與負擔的問題,此外,需要高度專業知識的遺傳諮詢師人力也尚有不足,為此,他們也提出四大解方,盼完善臺灣罕病生態系發展。撰文/彭梓涵臺灣在2000年通過《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

臺灣醫師的罕病創新醫療之路!

2024-09-26 / 記者 彭梓涵
臺灣《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通過至少20年,為全球第5個立法保障罕病的國家!推升了臺灣罕病產業、醫療、學研發展。根據統計全球罕病試驗,42.6%為臨床二期階段,估計到2030年,罕病三期試驗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10.3%,但臺灣罕病臨床實驗數量依然大幅落後歐美國家!目前,投入臺灣罕病臨床醫師超過120位, 他們如何用熱忱之心創新罕病診斷、療法,為病吶「罕」?臺灣罕病療法開發正處天時、地...

「篩精×選卵×測胚胎」 次世代解方

2024-08-26 / 記者 李林璦
已開發國家的出生率逐年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人工生殖市場的蓬勃發展,臺灣擁有良好的生殖醫學醫療量能外,生技公司的創新實力也不容小覷,本刊盤點人工生殖醫學各面向的臺灣創新技術公司,從精子、卵子的品質篩選、母親子宮內膜的檢測,到胚胎的培養方法、人工智慧(AI)篩選與基因體檢測,甚至是生殖醫學中心的流程管理系統,都有多家公司推出各式各樣的創新解方。撰文/李林璦全球已開發國家的出生率年年下降,但人工生殖醫學市...

臺灣生殖醫學產業待推進!「新技術、國際醫療、半導體」三利基、國際行銷、研發環境」兩挑戰

2024-08-26 / 記者 巫芝岳
全球生殖醫療需求持續高漲,臺灣近年突起的各家新創,該如何搶進市場?本刊匯集多位產業、臨床界專家意見,直指臺灣生殖醫學得天獨厚的利基,包括:新技術臨床接受度高、國際醫療吸引力、半導體和工業製造優勢等,然而,國際拓銷與研發環境和能量待增長,則有待進一步耕耘。撰文/巫芝岳2021年7月起,臺灣衛福部正式擴大補助試管嬰兒(IVF)治療,第一線提供服務的生殖中心數量,也隨著人們對人工生殖的需求水漲船高,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