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名錄
介紹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新聞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新聞首頁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要聞
政策法規
數位醫療
論壇回顧
商情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投資評析
展望說明
產業名錄
名家
名人專欄
人物專訪
專家觀點
動態
活動看板
公司報導
生醫永續(CSR)
本刊公告
生醫徵才(待開放)
影音
影音報導首頁
生醫名人錄
產業報告
展會直擊
技術領航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雜誌
買書
文章查詢
標籤:臺北生技小聚
生醫知識庫
臺北生技小聚
2022-01-27 /
記者 巫芝岳
6生醫業師授新創商業化 Time to Market「撇步」
近年生醫大健康產業中,以跨域創新成果成立的新創公司紛紛林立。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和台大創新育成公司,在「2021臺北生技小聚」系列論壇的最後一場,邀請希居芙、精拓、貝克、皮智、路明思、分子智藥,共6間生醫新創公司分享各自的成果,並透過與6位業師的交流,了解如何在新創潮流中,走出長遠的路。撰文/巫芝岳、彭梓涵 攝影/羅翊方2021年12月22日,臺北市政府展業發展局和台大創新育成公司主辦的「202...
新創
臺北生技小聚
2021-12-22 /
記者 巫芝岳
闖海外市場?先賺第一桶金? 業師親曝新創商業化「撇步」
今(22)日,臺北市政府展業發展局主辦的「2021臺北生技小聚」系列論壇,今年最後一場以「跨域新創征途最“搖擺”」為題,邀請包括希居芙、精拓、貝克、皮智、路明思,以及分子智藥等六家新創公司進行pitch,並由台大創新育成(股)公司、華淵鑑價、南港生技育成中心、比翼生醫創投、淨旦生技等單位的業師進行點評,給予新創如何進入市場、面對競爭者的各式「撇步」。希居芙生醫希居芙生醫執行...
新創
臺北生技小聚
2021-12-22 /
記者 巫芝岳
跨域新創征途利器:BOM概念維繫運作、掌握「無形資產」優勢
今(22)日,臺北市政府展業發展局和台大創新育成公司主辦的「2021臺北生技小聚」系列論壇,今年最後一場以「跨域新創征途最“搖擺”」為題,由台大創新育成(股)公司總經理劉學愚,和華淵鑑價評價部協理王以利,首先分享了跨域營運,以及增加公司鑑價時「無形資產」的重要性。劉學愚:善用整體解決方案「BOM」概念維繫運作台大創新育成總經理劉學愚(攝影/羅翊方)台大創新育成總...
臺北生技小聚
臺北生技獎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2021-10-28 /
新聞中心
【直播】臺北生技小聚:生醫巾幗領袖「心」時代
2021臺北生技小聚系列二◖生醫巾幗領袖『心』時代◗由臺北市政府所主辦的「2021臺北生技小聚」和「臺北生技館」即將於2021亞洲生技大展期間陸續登場,安排面對面的分享與交流,歡迎產業先進報名參加。其中,生技小聚第二場活動,為生醫女性王牌場!邀請在生技新藥、傳染疾病、檢測診斷及醫學美容等領域發揚的優秀生醫女性領袖,從女性、母親角度分享,了解這些領袖們如何在公務與家務權衡下,自我實現創造出專屬的成功...
生醫知識庫
臺北生技小聚
2020-12-10 /
記者 劉端雅
北醫、安盟、商之器、雲想 跨越ICTx醫療深水區
10月14日,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的「2020臺北生技小聚」系列第四場論壇,以「邁出醫療科技深水區」為題,邀請了國內具潛力的醫療科技業者,分享各自開發之應用,探討醫療科技業者從研發到與醫院落地鏈結的經驗與挑戰。撰文/劉端雅、彭梓涵攝影/林嘉慶10月14日,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2020臺北生技小聚」系列第四場論壇「邁出醫療科技深水區」,邀請到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室特助羅友聲、安盟生技...
臺北生技小聚
數位醫療
2020-10-14 /
記者 劉端雅
北醫、安盟、商之器、雲想跨ICTx醫療深水區 助醫療科技落地化
今(14)日,由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2020臺北生技小聚」系列第四場論壇,以「邁出醫療科技深水區」為題,邀請國內具潛力的醫療科技業者,分享各自開發之應用,從研發到與醫院落地和鏈結時的經驗。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副局長吳欣珮表示,今年臺北生技小聚已經邁入第四場。(攝影/林嘉慶)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副局長吳欣珮致詞表示,今年臺北生技小聚已經邁入第四場,希望這場交流論壇,讓醫療與科技業者都有更多的激...
生醫知識庫
臺北生技小聚
數位醫療
2020-08-31 /
記者 彭梓涵
疫情資金轉進數位醫療 臺灣新創應加強定位、在地化
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2020臺北生技小聚」系列論壇,第二場次以「步向2030數位醫療新十年」為主題,邀請到研華智能醫療事業部經理林欽裕、臺大創新育成公司總經理劉學愚、以及神經元科技執行長楊鈞程以及醫守科技執行長龍安靖等數位醫療新銳,深度剖析臺灣數位醫療於臨床上的運用以及如何建構臺灣數位醫療創新生態系。 撰文/彭梓涵、李林璦攝影/林嘉慶廣達集團林百里董事長曾於2019年中提及ICT醫療還需十...
臺北生技小聚
生醫知識庫
2020-07-23 /
記者 劉端雅
生技藍海市場攻略: AI助力、選題、跨國大廠合作
「2020臺北生技小聚」首場論壇在7月7日揭開序幕,以「臺灣醫藥鋒芒再現」為主題,探討在資本匱乏、內需市場不足和新冠疫情衝擊下,臺灣生技藥廠商該如何逆風前進的策略,以及2020年藥品發展的新趨勢。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2020臺北生技小聚」系列論壇,首場以「臺灣醫藥鋒芒再現」為主題,在7月7日於臺北創新實驗室TaipeiCo-Space會議廳舉行,探討在資本匱乏、內需市場不足和新冠疫情衝擊下...
全球新聞
熱門焦點
臺北生技小聚
2019-10-29 /
記者 劉端雅
馬偕醫院醫師劉天仁四個C的斜槓人
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舉辦的「2019臺北生技小聚」第4場次,於今(29)日下午,在內科服務大樓國際會議廳熱烈展開。生技小聚以「生技斜槓人的成功心法」為主題,探究生技人如何精進自我,跨越領域間的鴻溝成為生技斜槓贏家。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今日於內湖CoSpace主辦「臺北生技小聚第四場-生技斜槓人的成功心法」。(攝影:吳培安)生技小聚論壇邀請到多位國內跨領域的專家,包括馬偕醫院醫師劉天仁、安侯生技顧...
全球新聞
熱門焦點
臺北生技小聚
2019-10-29 /
記者 劉端雅
從零出發 生命之星執行長陳孟專精通百藝的斜槓人
今(29)日,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的「臺北生技小聚第四場-生技斜槓人的成功心法」,在內科服務大樓國際會議廳展開。講者之一的生命之星執行長陳孟專分享身為創業家的經驗,從生醫、智財到管理領域。陳孟專表示,自己用了3年時間創建了生命之星,打遍世界各國的創新競賽,而成長速度快,是因為她懂得黃金三角:研發、智財、管理,因為跨領域之路才得以成功。目前生命之星已經進入準備IPO之路,她希望能在台灣創造出一...
全球新聞
熱門焦點
臺北生技小聚
2019-10-29 /
記者 吳培安
科學x管理 陽明大學GLORIA執行長貝先芝:樂於做斜槓的轉譯者
今(29)日,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的「臺北生技小聚第四場-生技斜槓人的成功心法」,其中一位講者是國立陽明大學國際產學聯盟(GLORIA)執行長貝先芝,講述她從科學家成為跨領域轉譯者的心路旅程。貝先芝笑稱自己的職涯發展,一路上既是斜槓,也是正途。在生技醫藥上,她擁有國立陽明大學遺傳所博士學位、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生物系碩士學位,在國家衛生研究院做了一陣子博士後(postdoc)研究,其後決定到國...
全球新聞
熱門焦點
2019臺北生技小聚
臺北生技小聚
安侯生技顧問總經理蘇嘉瑞
2019-10-29 /
記者 劉端雅
蘇嘉瑞從白袍跨入黑袍的華麗轉身
今(29)日,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的「臺北生技小聚第四場-生技斜槓人的成功心法」,在內科服務大樓國際會議廳展開。講者之一的安侯生技顧問總經理蘇嘉瑞,分享了如何從醫師跨越律師的心歷路程。蘇嘉瑞表示,自己的斜槓人生其實沒有太多生涯規畫,直到35歲才接觸到何為生涯規畫。他的人生可劃分兩個黃金十年:十年醫師和十年律師。蘇嘉瑞每次在轉彎的時刻,都會思考下一步該怎樣?他33歲已經是為恭紀念醫院骨科主任,...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Outlook 2030 臺灣生技醫藥技術在哪裡?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醫說】細胞治療1:讓細胞治療成患者新「膝」望!完備細胞儲存法規 保障病人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