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哈佛團隊開發一款免疫治療新方法
2018-03-19 / 記者 李虎門
癌細胞的DNA不停地發生突變,與此同時,它們也會產生一些內部多肽序列發生微小改變的蛋白質。就如同我們體內的每一個細胞都會遞呈一部分多肽給免疫系統來認定它們是「自己人」,癌細胞會遞呈它們錯誤的新抗原,揭示它們的外來屬性或「異己分子」。在接收了這些新抗原後,免疫系統的樹突細胞(DCs)可以啟動強大的T細胞回應,來攻擊那些表達它們的癌細胞。致力於癌症研究的科學家,其意識到這種新抗原作為疫苗標靶的潛質,在...
英國科學家開發心臟病及肺癌的AI診斷工具
2018-03-16 / 記者 李虎門
近期,英國牛津大學醫院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以診斷心臟病和肺癌的AI技術。該系統將節省數十億英鎊,使疾病可以更早地得到治療。目前,心臟病專家可以從掃描的心跳時間來判斷是否有問題。即使是最好的醫師也有五分之一的情況下出錯。「病人要麼被送回家,要麼心臟病發作,要麼接受不必要的手術。」為此,JohnRadcliffeHospital醫院開發的一套AI系統,可以更準確地診斷心臟,且深入醫師看不到的細節,並...
抓住了HIV這狡兔是怎麼逃過免疫系統的!
2018-03-12 / 記者 徐淨
近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員們揭密了HIV隱藏在受感染細胞中的新機制,這種機制使得HIV處於潛伏狀態,可以逃避自體免疫系統並防止抗病毒藥物將其沖洗出體外。這可能有助於設計和測試治癒病毒的新療法。該項研究發表於《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一般情況下,愛滋病病毒會感染CD4T細胞,並將其轉變為可產生更多病毒的工廠。但由於未知原因,受感染的細胞,其中一小部分會休眠,...
科學家:糖尿病應分為五種,而不是兩種
2018-03-12 / 記者 李虎門
眾所皆知,除去妊娠糖尿病(懷孕期間發生的糖尿病),糖尿病有兩種主要類型,分別是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但是,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糖尿病或許可以分為五種類型,並且不同類型糖尿病的患者特徵和併發症的風險不同。由瑞典隆德大學糖尿病中心教授LeifGroop,及芬蘭分子醫學研究所(FIMM)共同合作的報告指出,糖尿病不應該被歸類為兩種類型,應該可明確地分為五種不同的類型。糖尿病的診斷通常是使用血漿葡萄糖(F...
AI準確預測反應產率 有望助於新藥研發
2018-03-09 / 記者 徐淨
人工智慧(AI)是近年持續延燒的話題,在醫藥行業,關於AI能否有效設計新藥的爭論也從未停歇。近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表現了樂觀的一面,來自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University)和默沙東研究實驗室(MerckResearchLaboratories)的化學家們,開發了一款人工智慧,可精准預測化學反應的產率,有望在新藥開發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從本質上來看,新藥的合成與...
科學家:25萬個發育細胞定序完成
2018-03-09 / 記者 李虎門
「人類細胞圖譜計畫」(HumanCellAtlas,HCA)是一項跨時代意義的國際合作專案,曾被臉書Facebook創辦人查克柏格(MarkZuckerberg)評價為可與「人類基因體計畫」(HumanGenomeProject,HGP)媲美的全球性科研項目。 這一計畫彙聚全世界的科研資源,致力於創建健康人體中所有的人類細胞參考圖譜,包括細胞的類型、數量、位置、關係和分子組成等,用來描述和定義健康...
利用CRISPR技術 發現漸凍人新靶點
2018-03-09 / 記者 徐淨
日前,史丹佛大學(Stanford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對影響ALS症狀的基因進行了篩檢,結果不但幫助科學家進一步瞭解了ALS的發病機制,且為ALS治療提供了新靶點。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Genetics》。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俗稱漸凍人症,是一種漸進並致命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科學家:利用類病毒粒子激發免疫反應
2018-03-09 / 記者 李虎門
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正在尋求,一種能「引出」對腫瘤細胞免疫反應的癌症疫苗。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為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提供了240萬美元的資助,為動物研製一種癌症疫苗,並使用類似病毒的粒子引發抗癌免疫反應。雖然這種疫苗是在動物身上進行檢測,但最終有望成為人類患者的治療方法。癌症很難治療,特別是因為癌細胞能透過隱藏觸發免疫反應的蛋白質來抑制免疫系統。這些疫苗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首先是Q&be...
《Nature》美、德兩團隊 揭開兒童癌症的線索
2018-03-08 / 記者 李虎門
成人的癌症往往由多種遺傳變異引起,這些變異積少成多,量變帶來質變,最終誘使癌症的出現,而兒童癌症與成人癌症在類型、嚴重程度、康復率等方面都有著很多不同。有資料證明,在現實生活中,兒童惡性腫瘤的發病率正呈逐漸升高的趨勢。近日,知名學術期刊《Nature》連發兩篇文章,針對兒童的泛癌症基因體分析結果進行了詳細闡述,為兒童癌症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依據。這兩篇文章,分別來自德國Hopp-Children癌症...
斯斯有三種!標靶藥物一款卻可治療17種
2018-03-07 / 記者 李虎門
近日,一款新標靶藥物Larotrectinib的研究結果出爐,該藥對於年齡為4個月至76歲、患有17種不同癌症患者進行試驗,其診斷的總體應答率為75%。目前,該研究報告已於2月21日在《NEJM》期刊上發表。研究團隊針對成人或兒童患有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腫瘤,包括結腸、肺、胰腺、甲狀腺、唾液和胃腸癌等17種癌症患者,並隨訪包括成人I期研究,兒童I-II期研究,以及青少年和成人II期研究三組樣本,總體應...
癌細胞培育的「類器官」,可準確預測藥物的療效
2018-03-07 / 記者 李虎門
近日,《Naturemethod》期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一篇社論,公佈了2017年生命科學領域最有潛力的「年度技術」。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它既不是榮膺諾貝爾化學獎的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也不是紅遍大江南北的CRISPR,而是「名不見經傳」的類器官(organoids)。而就在社論發表後不久,來自英國倫敦癌症研究所(TheInstituteofCancerResearch,ICR)NicolaVa...
長命百歲不是夢! AI來幫你檢測
2018-03-07 / 記者 李虎門
AI除了診斷疾病外,美國AI科學家近日宣稱,他們能研究出生物年齡測量方法。根據測量出的生物年齡,可以進一步預測一個人比同齡人活得長一些或是短一些,以及如何做才能提高長壽幾率。科學家表示,「人體內有控制生物年齡的『衰老時鐘』,內嵌於人體血液化學成分中,可以預測我們的細胞和軀體最可能的死亡時間。」每個人在時間面前都是平等的。然而,有時候人們在時間面前又是不平等的,有的人鶴髮童顏,有的人卻未老先衰。而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