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股評析:旭富(4119)
2017-03-17 / 記者 鄔麗.巴旺
文/鄔麗・巴旺公司進展旭富是精神科用藥原料藥廠的領導廠商,長期與新藥客戶合作。目前有3項進入臨床後期的產品,其中阿茲海默症藥物有機會在2H17~2017年底取得歐洲藥證,旭富為第二供應商,主要供應亞洲市場,預期2018年新藥在亞洲上市前後會有較顯著的貢獻。旭富目前最大產品風濕性關節炎藥物Hydroxychloroquine因2016年提貨較多,2017年消化庫存,並且部分調整價格,銷售將減少,尤其...
個股評析:展旺(4167)
2017-03-17 / 記者 鄔麗.巴旺
文/鄔麗・巴旺公司進展展旺為全球前三大碳青黴烯類/培南(Carbapenem)抗生素原料藥供應商,其他兩家為AcsDobfar與Hospira,培南類是目前已知強效抗生素之一,培南類可殺死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是臨床重症感染最後一道防線的重要角色。展旺目前已開發出Imipenem/Cilastatin(亞胺培南)、Meropenem(美洛培南)及Ertapenem(厄他培南)。目前主要銷售產品為I...
個股評析:聯合骨材(4129)
2017-03-17 / 記者 鄔麗.巴旺
文/鄔麗・巴旺公司進展成立於1993年聯合目前全球布局已達36個國家,亦是國內亞洲唯一同時通過台灣FDA、美國FDA、歐盟CE、韓國KFDA及中國CFDA認證的人工關節製造商,更是全球唯一一家能獨立於廠內將所有上、中、下游製程整合的人工關節廠。日本子公司將於4月起運作,聯合日本子公司合資夥伴之一的寶楠,其脊椎產品也預計將於4月起進行銷售。故2Q17起,聯合營收將再新增日本地區的貢獻,2017年營收...
個股評析:達爾膚生醫(6523)
2017-03-17 / 記者 鄔麗.巴旺
文/鄔麗・巴旺公司進展達爾膚為知名台灣本土美容保養品牌,2016年在台灣護膚市場市佔率達31%。達爾膚在台灣主要透過連鎖藥妝店銷售產品,在中國透過電商通路,在東協國家則透過代理商。達爾膚國內一般實體通路營收年增率達15-20%,相較於台灣美容保養品產業同期間年複合成長率約4-8%,達爾膚在台灣的市佔率正在擴張。寶雅為台灣實體通路業務成長動能,自2016年4月起擴張至寶雅通路,通路業務年增30%,寶...
個股評析:中裕新藥(4147)
2017-03-17 / 記者 鄔麗.巴旺
文/鄔麗・巴旺公司進展中裕新藥(原宇昌生技)成立於2007年9月,同年中裕從美國Genentech(已併購Biogene)公司取得TMB-355(lbalizumab)全球市場獨家授權。第一項國際型藥物TMB-355預期將於1Q17前後上市,未來中裕將持續專注於愛滋病領域。中裕近期在CROI2017研討會發表TMB-355(Ibalizumab)臨床三期試驗最新結果,顯示除副作用低外,也達到重症病...
個股評析:北極星藥業(6550)
2017-03-17 / 記者 鄔麗.巴旺
文/鄔麗・巴旺公司進展北極星藥業集團(PolarisGroup)成立於2008年,專注於研發癌症藥物。目前旗下最為聚焦的產品為癌症標靶藥物ADI-PEG20,已在全球進行超過1,200位不同癌症的人體臨床試驗。目前亦有數項適應症將陸續進入phaseII/III。北極星在美、歐、亞洲多國100多家醫院完成多起對於ADI-PEG20的臨床試驗,取得眾多具價值數據。北極星在2016年完成7項分別處於ph...
個股評析:華廣(4737.TW)
2017-01-23 / 專欄:張立群
文/張立群公司現況華廣生技為血糖檢測品牌與ODM廠,公司成立於2003年,起家的關鍵技術為自行開發的貴金屬電極(黃金)電化學測試相關專利。貴金屬電極的抗環境干擾優於傳統的碳電極,而華廣更另闢蹊徑進行改良,藉此開發出的血糖檢測產品準度世界一流,早在2009年,華廣便由德國糖尿病權威機構IDT針對全球27款血糖機進行測試,並評比為全球準度第一。華廣的產品100%符合血糖檢測最新的嚴格規範ISO1519...
最紅的 KITE 復星醫藥引進中國
2017-01-23 / 記者 王柏豪
2016年美國生技製藥類股被位高權重者批評不斷,導致股市動盪起伏。但分析師不因此悲觀,反而認為將讓投資者希望尋找具有「最佳風險回報」的股票,對新的一年將給投資者帶來新希望抱持樂觀。知名股評媒體MotleyFool評估,仍有3檔標靶和免疫治療生技製藥股,大可能於今年閃閃發光。文/王柏豪2016年以來,美股生技製藥類股受藥價爭議,被位高權重者批評不斷,導致股價幾波起伏。美國1月11日,川普召開總統勝選...
台灣血糖檢測產業大進擊
2017-01-23 / 專欄:張立群
全球糖尿病治療與照護成本,將由2013年的5,480億美元成長至2035年的6,270億美元,市場偏好逐漸由大廠轉往中小品牌,加上未來10年內採血式血糖檢測,難以被非侵入式產品取代,臺灣血糖檢測廠有望進入坦途。文/張立群根據IMS預測,全球糖尿病人口將由2013年的3.8億人成長至2035年的5.9億人,全球糖尿病治療與照護成本,亦將由2013年的5,480億美元成長至2035年的6,270億美元...
台股10檔生醫股 Q3營運登峰
2016-12-15 / 特邀作者
第三季財報全數揭曉,較去年同期比較,上市櫃生技類股,包括原料藥、學名藥、醫美醫材、保健食品等族群的營收獲利則各顯千秋,有10檔獲利雙成長個股。文/楊禾林儘管台股上市櫃生技醫療類股指數自11月以來表現疲軟,但在第三季財報全數揭曉後,上市櫃生技類股,除新藥族群因為多處於臨床試驗研究階段,尚未進入營運收成外,包括原料藥、學名藥、醫美醫材、保健食品等族群的營收獲利則各顯千秋,股價也呈現個別表現。若較去年同...
政策、擴張、併購 宜多面重點選股
2016-12-15 / 特邀作者
2016年金融黑天鵝齊飛,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川普迫不及待推翻歐巴馬醫改政策,提倡提高價格透明度,採取自由市場法則,讓大藥廠彼此競爭。2017年,歐美生技醫藥發展充滿變數與波動,宜從大格局思維多面著眼,慎選重點類股。文/李振南今年6月,英國公投正式脫離歐盟,非預期的結果導致英鎊暴跌至31年來最低紀錄;川普(DonaldTrump)當選美國第58屆總統,更成為2016年金融市場最大的黑天鵝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