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波過後2016下半年行情可期
2016-07-15 / 專欄:張立群
浩鼎於2016年2月下旬解盲「失利」,成為2016上半年影響台灣生技業最重大的事件。然而,之前經歷過基亞事件的衝擊,台灣資本市場在資訊解讀與投資行為上已更為理性,加上浩鼎事件並未釀成籌碼與流動性的風暴,故浩鼎事件後,台灣生技股整體而言僅緩步下跌。預料下半年,投資偏好將由虛轉實,加上「政治補償效應」值得期待,下半年行情可期。文/張立群從族群漲跌結構上看,在浩鼎事件後的一季內,生技投資偏好由本夢比股(...
新政未來三年投資思維上揚循環
2016-07-15 / 專欄:張立群
生技股的表現與政策高度相關,台灣2007年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2010年的兩岸生技搭橋、2012年的兩岸新藥合作,皆帶動一波生技股明顯上漲,顯示當執政者決心發展生技時,資本市場都將產生正面反應;若政策的可行性與執行力足夠,未來3年有機會帶動生技股長期正面發展。文/張立群借鏡美國生技,民主黨於柯林頓執政期間,積極發展生物經濟,投入人類基因解碼,同期間,生技藥物、抗體藥物出現一波蓬勃發展,NB...
個股評析:安成藥 (4180)
2016-07-15 / 特邀作者
文/李振南公司現況安成國際藥業(TWiPharmaceuticals)成立於1997年,為國內專注於挑戰原廠專利尚未到期的美國ParagraphIV(PIV)學名藥研發製造商,產品主要鎖定高技術門檻的利基型學名藥及新藥。公司專精於口服劑型藥物(Oral)的緩控釋技術(Extended-Release)。該控釋技術主要能使活性藥物在人體胃腸道中的特殊區段以設計的速率緩慢釋出,提高藥物生體可用率,以及...
個股評析:五鼎 (1733)
2016-06-24 / 特邀作者
文/章袔基公司現況五鼎是台灣老牌的血糖檢測廠,曾在2006年至2008年連3年獲得《Forbes》評比亞洲年度收益10億美元以下最佳200企業的殊榮,同時亦在2013年獲選行政院258家國內中小企業中,前十名的中堅企業。五鼎的成立,來自於董事長沈燕士早年研發的電化學式血糖檢測技術,沈燕士對產品品質的高要求,讓五鼎成為台灣第一家打入國際大廠血糖檢測供應鏈的公司,並維持長期的客戶關係,五鼎同時也是國際...
個股評析:聯合骨科 (4129)
2016-06-24 / 特邀作者
文/章袔基公司現況聯合骨科(4129)為台灣人工關節的醫療器材大廠,其產品在台灣的市佔率逾20%。聯合主要以自有品牌行銷髖關節、膝關節、骨科創傷、脊椎內固定器…等產品,2015年自有品牌營收佔比達98%,OEM僅2%。就營收來源區域而言,以中國為最大宗,2015年營收佔比達32%,其次為台灣、美國、其它地區(如中南美洲、歐洲),佔比皆為22%。全球骨科醫材每年產值逼近400億美元,其...
反聖嬰現象 「農肥概念股」利多
2016-06-24 / 特邀作者
2015年11月,海洋聖嬰指標(OceanicNiñoIndex,ONI)達到了2.3,與歷史高點相當。然而,到了2016年第一季指標反轉向下,預期2016年第四季到2017年上半年將進入反聖嬰期。從聖嬰年進入反聖嬰年,將帶動降雨區域的重新分配,黃豆與玉米主要產區美國、巴西與阿根廷氣候會變得乾燥,抑制農作物產量,造成農作物價格易漲難跌,農業肥料相關概念股卻可望受惠。文/林修齊聖嬰現象...
提升新藥價值的成功方程式 首重外部創新合作與務實評價
2016-06-22 / 環球生技
研究發現,全球前12大研發型藥廠,研發收益在2010年為10.2%,往後便持續下滑,2015年時下降至4.2%,主因在於醫療保險支付受嚴格管控、市場競爭激烈及病人數下降等,這對於新藥公司投入研發可能產生負面效應。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天(22)舉辦一場「生技醫療產業講座-新藥價值評估與應用」,剖析提升新藥開發價值的成功祕訣。勤業眾信生技醫療產業負責人虞成全會計師指出,2010年起,勤業眾信持續...
個股評析:喬山 (1736)
2016-05-18 / 特邀作者
文/李振南公司現況喬山成立於1975年,初期以生產啞鈴、槓鈴為主;1980年開始設計及製造健身有氧器材,並為世界知名大廠代工;1996年起陸續在美國創立「Matrix」、「Vision」和「Horizon」自有品牌,行銷全球80餘國;2003年於台灣證交所掛牌上市,並設立「Johnson喬山健身器材」連鎖店,成為亞洲第一大、全球前三大的健身器材廠。近年來隨美國平價健身房興起,喬山持續退出低毛利的美...
從Theranos看生技投資風險評估
2016-05-18 / 特邀作者
美國最受矚目的生技新創公司–Theranos,以迷你針筒「指尖採血技術」創造出近百億美元估值,卻在4月22日正式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美國加州北區聯邦檢察官展開調查。一家美國近期內估值最高之一的生技公司竟遭偵察?原來該公司遭爆大部分檢測並未使用號稱革命性的技術,最終致使監管機構採取行動。該案也成為生技投資人經常忽略技術風險評估的經典案例。文/橋研生技(AlphaHealthP...
中國直銷產業扶搖直上
2016-05-18 / 特邀作者
2015年,中國頒發了23張直銷執照,創歷史新高。由於直銷為內需產業,同時可帶動保健品、保養品產業升級,因此直銷產業將成為中國政府大力扶植的重點之一,截至2015年底,已有71家廠商取得直銷牌照,其中內資佔62%、其次為美商佔15%、港資佔10%。文/林修齊在各國的行銷通路中,傳直銷業已經成了「趨勢」。根據統計,全球2014年直銷市場為1,828億美元,年成長率6.4%,高於百貨批發零售業平均營收...
癌症免疫治療 2015狂吸28億美元
2016-04-15 / 資料中心:許敏
去年一年內,癌症治療新創企業募資同比去年增長153%,2016年第一季又刷新歷史記錄。自2013年以來,抗癌藥物已成為生技醫藥業關注的高利潤領域。又特別在腫瘤免疫療法、溶瘤病毒藥物、抗體類藥物及一些針對腫瘤幹細胞的藥物,最受投資界青睞。編譯/許敏自2013年以來,總計有約五分之一的新創公司投資案,都是關於抗癌藥物和治療的領域。在2011到2015年之間,投資案件又明顯上漲了一番。2015年,癌症治...
個股評析:鐿鈦 (4163)
2016-04-15 / 特邀作者
文/李振南公司現況鐿鈦成立於2004年,營運初期以生產精密扣件為主,後期切入醫療相關產業,逐漸轉型為醫療級手術器械廠。截至2015年,營收比重為:醫療手術器材(Medical)54%、精密扣件(Fastener)28%、微波開關(RF&Switch)16%、牙科及骨科植入物2%。毛利率部分,醫療手術器械平均35%以上,一代&二代微波手術刀、微波開關及骨(牙)科植入物約50%,扣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