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統計,因慢性精神病領到重大傷病證明超過20萬人。精神疾病容易發生,治療上又是長期性,需要急性期的藥物治療,也需要持續期與穩定期的心理社會復健,近年來,政府政策逐漸由醫院為主的精神醫療轉化為社區為主的精神醫療,但目前精神病人在社區照護,仍有許多障礙與問題。
原文、圖片提供/ 國衛院 整理/ 編輯部根據中研院101年一篇登上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nt)論文指出,臺灣常見精神疾病的盛行率20年間從11.5%遽升到23.8%,
重大傷病證明僅次癌症
依衛福部的統計,截至105年底核發95.5萬張重大傷病證明中,慢性精神病是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類型,近20.2萬人持有證明,等於每100位持有者中,癌症為46位,慢性精神病有21位,而且,每年新增慢性精神病重大傷病發證數超過4千位。
精神病人的治療需要急性期的藥物治療,也需要持續期與穩定期的心理社會復健,是個長期的過程。
有鑒於此,國家衛生研究院於6月23日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舉辦「精神病人社區照護需求探討及評估」研討會,期協助政府研議解決臺灣健康與福利之重大性、急迫性、前瞻性議題。
該研討會委託臺灣精神醫學會賴德仁理事長及張家銘秘書長為召集人,組織相關學者專家、康復之友聯盟的病友家屬團體等進行研議。研討會的內容非常多元與豐富,除了有學者專家對於現行精神病患社區照護體系、人力、資源進行盤點,並分析其問題;還有他山之石–澳洲與香港的社區精神醫療制度,及本次針對社區精神病人需求的調查結果報告,提供未來臺灣社區照護學習與精進的參考。
此外,並特別邀請精神病患與家屬代表現身說法,分享自己康復的經驗、表達他們的心聲與需要;下午則討論到精神患者的心腦復健與多元職業重建。最後的專家座談則從針對現行精神病人社區照護不足、社區安全網如何補強提出政策建議。
左起:國衛院陳麗秋主任、江博煌代理執行長、臺灣精神醫學會賴德仁理事長、張家銘秘書長。
臺灣精神病人社區照護七大困境
近年來,政府政策逐漸由醫院為主的精神醫療轉化為社區為主的精神醫療,醫院精神科床位不再增加,更因為康復之家床位數的大幅度增加,未來精神科床位也將逐漸縮減,所以醫院精神科醫師人力的需求也會因床位數降低而減少。
這十多年,為了精神病人社區化照護,臺灣地區增設了上百家康復之家、社區復健中心,並同時開辦許多職業重建訓練、就業輔導、支持性與庇護性就業,期望精神病人在離開醫院回到社區後,能有持續的追蹤關懷、就業輔導、居家服務。
但是,即使社區復健資源及人力量能增加,許多精神病人仍停滯在社區精神復健機構,並未落實讓精神病人回歸社會的目標。加上近幾年來,幾件精神病人社區傷人事件,顯示社區精神醫療網仍有許多需要補救的破洞。
賴德仁理事長首先表示,經過幾位專家委員的討論,目前臺灣精神病人社區化照護可歸納出七大困境:
⑴ 由醫院到社區之間的照護沒有連續性,缺乏個案管理平台,衛政、勞政、社政各種資源整合不足。
⑵ 社區復健機構照護品質需加強,健保給付、評鑑條文需重新修訂,避免社區復健機構的再機構化。
⑶ 現行社區化照護仍非以病人與家庭需求為中心,在賦權增能、鼓勵自主及家庭支持上仍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