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發展先進醫療產品創新支付制度之考量」之二

先進醫療落地有賴公私協作! 專家盼健保擘畫10年藍圖、串起跨部會一條龍

撰文記者 李林璦
日期2024-10-23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先進醫療落地有賴公私協作! 專家盼健保擘畫10年藍圖、串起跨部會一條龍(攝影/彭梓涵)
近(8)日,由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指導、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主辦,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行的「台灣發展先進醫療產品創新支付制度之考量」專家座談,特別邀請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陳依婕與會,在輔仁大學數據科學中心執行長蒲若芳、健康效果暨醫療科技教育聯盟楊雯雯秘書長、慧康生活科技(Health2Sync)市場開發部鍾文君協理等產學專家,提出多項建議下,也獲得健保署長官們積極回應。
 

輔仁大學數據科學中心執行長蒲若芳。(攝影/彭梓涵) 

蒲若芳:籲健保擘畫5~10年藍圖 以利產學界協作 

輔仁大學數據科學中心執行長蒲若芳分享,先進醫療的商業保單看似很有希望實現,但是過於昂貴僅有富人才買得起、接觸得到先進醫療的問題始終存在。她建議,健保署在制定整體政策時,應參考德國、英國,先設定一個未來五到十年的健保制度具體藍圖,才有望實際解決問題,目前健保署雖然已初步推出如NGS和暫時性藥品支付,但實際仍與期望有差距。
 
蒲若芳指出,另外,醫療科技評估(HTA)也是一個挑戰,成本效益雖然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醫材每種產品的特性不同,因此處理方式也應有所區別,健保署需要與廠商溝通,以確定是否需要進行成本效益評估,若是屬於增進效率的醫材,或許不需要進行成本效益評估,使用對比即可;此外,目前HTA缺乏哪些人才,學界該培養哪方面人才,也期望健保署能先確立方向,並公私協力一同解決問題。
 
在數位醫療方面,蒲若芳指出,如果臺灣數位醫療想在五年後於全球佔有一席之地,現在就該採取行動加速醫院的數位轉型,例如提供醫院專款補助、列出合規產品清單給醫院挑選。此外,健保也應與醫院共同討論,確定哪些產品值得納入健保給付範圍,因為健保和醫院對價值的認知可能不同。
 

健康效果暨醫療科技教育聯盟楊雯雯秘書長。(攝影/彭梓涵) 

楊雯雯:提升平行審查效率 衛福部、食藥署、健保署應串起一條龍服務 

健康效果暨醫療科技教育聯盟楊雯雯秘書長,則提出幾項待改善建議。從共同擬訂會議到病人真實使用到療法之間有時間上的差距,建議參考法國的早期近用授權計畫(EAP),在議價流程時,就讓病人先行用藥;另外也可參考英國生命科學投資方案,透過產業界投資,公私協力加速創新療法近用,臺灣也可透過跨部會與經濟部合作,作為健保沙盒的財源之一。
 
另外,以數位醫療來說,因為有部分產品屬於醫療管理、病程管理整合性的功能平台,不需要取得醫材許可證,是否有公開的平台提供健保試辦計畫資訊,可以讓更多相關業者知悉並加入健保計畫的機會。
 
她也提到,醫材與醫材軟體研發不像新藥研發耗時長,這些產品更面臨產品迭代及國際競爭的問題,在評估醫材或軟體醫材上,是否有更快速的審查、或是異業結合的方式,以便他們能快速進入市場,永續生存。
 
大家講到健康促進,健保有「健保快易通」App,擁有最多國人健康數據,是否能透過異業合作,例如當民眾控制或降低過高的膽固醇時,App可與運動中心、健康飲食餐廳合作提供折扣或獎勵,鼓勵民眾關心及維持健康。
 
楊雯雯也指出,臺灣NGS健保給付方面,未來檢驗需求只會多不會減少,未來在健保給付上,健保署是依舊維持由醫學會建議的被動方式,或是以主動的方式來考慮更多檢測套組,值得省思。
 
在平行審查上,楊雯雯表示,藥品平行審查,今年已開始辦理,但目前尚不清楚食藥署、健保署、CDE/HTA組的合作與運行狀況。在數位醫療產品上,目前衛福部在10月7日啟動辦理智慧AI三大中心:負責任AI執行中心、臨床AI取證驗證中心、AI影響性研究中心,來協助醫療AI取證,她建議未來衛福部、食藥署、健保署應更深入的協調,及早讓健保署及CDE/HTA組介入取證階段的溝通,並形成一條龍式的管理方式,讓醫療AI開發者對臨床證據處理要求有明確標準與指引。 


慧康生活科技(Health2Sync)市場開發部協理鍾文君。(攝影/彭梓涵) 

鍾文君:數位醫療打造慢病照護基礎建設 盼加速審查、提高額外預算、醫院落地意願

慧康生活科技(Health2Sync)市場開發部協理鍾文君分享,數位醫療產業擁有迭代更新很快、很多開發商是新創的特性,因此許多新創沒有太多資源支撐傳統給付的過程,近期健保署針對數位醫療提出暫時性給付政策,對產業發展十分有幫助,但也建議在暫時性給付政策下,是否能參考德法的制度,在審查的3~6個月,同時完成HTA評估,盡快投入市場進行真實世界數據收集。
 
鍾文君表示,當數位醫療產品,經過證實效益、導入給付後,緊接著會面臨如何在醫療院所導入數位工具的困境,雖然醫療院所都十分願意了解新科技,但如何確切導入醫院,需要產業界與政府討論,是否提供教育或是誘因,提升醫院導入意願。
 
鍾文君指出,政府提出的大家醫計畫、888計畫、國健署推出代謝症候群計畫,都可提升慢性病照護覆蓋率與品質,期望能有機會在健保總額制度外,有額外預算來支持,以打好慢性病照護的基礎建設。
 
鍾文君分享,但政府若要更加著墨推動預防醫學可參考新加坡政府的做法,新加坡在近期推出針對糖尿病前期設計的自動化介入服務,結合連續血糖偵測、穿戴裝置,讓符合資格的患者可免費使用服務,不過,未來也需要更進一步規劃合理付費機制。
 

面對各方建議 健保署長官積極回應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指出,審查、共同擬訂會議、與廠商協商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健保核價的中心是成本效益的平衡。從過去的經驗中,他也建議廠商,醫材的專一性很高,需要在早期就了解對應的臨床需求、診療項目,後續的審查與核價才會暢通。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陳依婕指出,健保署針對數位醫療提出許多試行計畫,都可在官方開放平台上查詢到,像是全民健康保險數位照護獎勵計畫、大家醫計畫等。
 
另外,針對NGS是否可放寬給付其他適應症,陳依婕表示,健保署會針對醫療單位提出的需求,進一步進行實證資料收集、研究需要納入哪些檢測基因後,即有可能擴展適應症,但重點仍在於臨床的實際需求。
 
陳依婕指出,健保署積極跳脫單純的論量給付,進一步從論品質支付(Pay for performance)、論價值支付等方面進行,重視過程面的指標,希望如此能促進推動預防保健產品的發展。

(報導/李林璦、彭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