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轉譯研究中心林榮信副主任比喻,AI就像100年前的電力,而數據就像石油,在AI與數據結合下,也開始驅動人類未來的社會改變,AI迅速發展並重塑社會各面向,前景如何也成為大家關注議題。
(攝影/李林璦)
臺中榮總陳適安院長分享,國科會推動AI相關計畫,已超過七年時間,過去大家都說醫師、護理人員恐怕會被AI取代,但隨著時間演變,現在大家的觀念不只接受AI,反而認為不使用AI工具,就會被淘汰掉。
陳適安指出,目前大家在醫療AI開發上多應用疾病預測,但影響預測的精準度,其因素很多,包括:大數據的資料品質好不好,數據資料正不正確,使用的是單一模型或多模態模型等,都會影響預測。「整體來說,AI做得好不好,可能跟數據、模組夠不夠,好不好有關」。
(攝影/李林璦)
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則指出,AI要成功,「人才、數據、算力、法規」四個因素非常重要。臺大醫院很早就成立智慧醫療中心,醫院也很早向NVIDIA購入GPU,整理醫療數據資料,將其電子化,目前也已發展多項醫療AI,包括:糖尿病視網膜AI系統、急診部神經網絡猝死預測、胰臟癌AI預測、遠距醫療等。
他也強調,現在AI發展快速,但「商業模式、如何落地」還是產品成敗關鍵,而台灣內需市場不大,若要到海外發展,應納入當地人種的醫療數據,才不會使預測準確值下降。
(攝影/李林璦)
臺灣默克醫藥學術處處長王昱傑表示,默克醫療保健事業體很早就開始累積許多數據,AI的導入則為默克在新藥發現(drug discovery)帶來改變。自2023年起,默克陸續與多家美國AI公司合作,切入策略主要是透過導入數據模組、找到更好的治療標靶,繼而開發出能夠順利合成、推入臨床試驗的候選新藥,甚至有機會改善過去在臨床前和臨床階段遇到的挑戰,將新藥從開發到上市的成本減少到一半。
此外,默克也在今年4月與英國數位健康AI公司Huma合作、推出膀胱癌患者的創新支持性App,推進以患者為導向的照護(patient-directed care)、賦予患者與照護者在癌症治療路程上更多的自主權;而在生命科學事業體中,近期也推出兩個新平台服務,分別是幫助藥物設計者探索化學分子庫、在數分鐘內設計出候選新藥的ADDISON平台,以及加速化合物合成、讓藥物發現進程變得更快的SYNTHIA平台。
(攝影/李林璦)
行動基因陳華鍵技術長則指出,他們在4~5年前踏入AI領域,不是為了開發AI基因檢測工具,而是將AI整合到基因體資訊分析的作業流程。陳華鍵表示,在全世界進入精準醫療時代後,次世代定序(NGS)每一次動輒產生幾千萬、幾億條的龐大數據,已經很難用人工比對、清理背景值,這時AI/ML(深度學習)就能派上用場。
此外,由於行動基因也涉足癌症基因檢測,也需要搭配檢視切片是否有癌細胞,過往這都是由病理科醫師人工檢查,現在則能讓AI先輔助檢視、再由醫師下最後判斷。總結而言,AI可以減少許多隨機失誤的機會,增加作業流程的正確度和精準度。
陳華鍵也認為,AI在罕見疾病診斷和遺傳諮詢亦能派上用場,因為罕病多達7千種,其中3千多種罕見疾病與基因體相關,但醫師很難對這麼多種罕見疾病都有掌握,因此可以透過AI協助醫師辨別表型(Phenotype),進而找出可能有關的疾病或基因。
(報導/彭梓涵、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