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16日,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Wake Forest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團隊,針對不易治療的晚期轉移癌症——惡性肋膜積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MPE),開發出一種奈米粒子結合癌症免疫藥物的潛在新療法,並在人類細胞及老鼠實驗初步證實對MPE的腫瘤抑制效果,有望成為MPE的新療法。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Nature Nanotechnology》。
美國每年有超過20萬名MPE新病例,且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佔了超過三分之一。其是由惡性腫瘤造成的肋膜積液,堆積在胸壁和肺部之間所造成。MPE和較差的預後(prognosis)相關,患者平均只剩4~9個月可活,且會引起呼吸困難、疼痛、體重減輕和降低身體活動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帶領此研究的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生醫工程系副教授Dawen Zhao表示,雖然近來新出現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或是anti-PD-1這類免疫療法,已經在MPE臨床試驗中展現一些令人振奮的成果,但實際上只有很少部分的MPE患者能受惠,許多患者仍會在治療過程中遭逢免疫毒性(immunotoxicity)的困難。
Zhao進一步解釋,臨床證據顯示,MPE會透過腫瘤相關免疫細胞,來干擾患者的免疫系統辨識、對腫瘤細胞發動攻擊,這個現象稱為「冷腫瘤環境」(cold immune environment),也是ICI藥物治療失敗的主因之一。
此外,MPE的治療同時牽涉到積液和胸膜中的腫瘤,這兩種不同的組成,使得治療介入和藥物輸送變得困難,因此必須同時削弱積液空間和腫瘤內部的冷腫瘤環境。
為了削弱MPE的免疫冷腫瘤環境,Zhao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稱為「微脂體環二核苷酸」(liposomal cyclic dinucleotide, LNP-CDN)的奈米粒子。它能夠靶向、活化稱為STING的免疫機制,讓腫瘤相關免疫細胞,重新轉換成對抗腫瘤的免疫細胞。
研究團隊在老鼠模型中,利用胸腔注射方式,將LNP-CDN和anti-PD-L1免疫療法結合,結果大大減少了MPE的體積,並同時抑制了老鼠胸腔和肺組織中的腫瘤生長,進而延長了生存期。
這項成果也在人類MPE組織樣本中,顯現出類似的結果,成功促進胞殺型免疫細胞殺死腫瘤細胞。目前研究團隊已經為這套奈米粒子+免疫療法,提交專利申請。
參考資料:
https://www.news-medical.net/news/20211216/Nanoparticle-therapeutic-can-be-a-potential-new-approach-for-treating-malignant-pleural-effusion.aspx
(編譯 / 吳培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