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醫學以及細胞免疫療法是現今科學裡最熱門的領域。透過再生醫學,人類有望重建體內組織或是器官再生。2018臺灣再生醫療研討會邀集臺、日再生醫療領域專家齊聚臺北,暢議再生醫療及細胞療法現況及未來發展趨勢。
撰文/薛瀹熢 攝影/林嘉慶
國際上再生醫療與細胞治療相關臨床試驗與產品日趨成熟,日本政府也大力推動再生醫療產業化,使得日本國內再生醫學研究與產業快速發展。日本作為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 Cell)的發源地,於再生醫學更有許多突破。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即以此技術獲得了2012年的諾貝爾生醫獎。
去年8月,美國FDA通過了諾華的Kymriah細胞免疫療程。作為世界第一個細胞免疫療法,一套完整的療程就要價47.5萬美元,並且號稱無效免費。據估計到了2025年,全球的癌症免疫療法市場可以成長到超過1,000億美元。在細胞免疫療法發展上,日本科學家本庶佑曾因發現可用於免疫治療的PD-1阻斷原理而獲得首屆唐獎,以及2018年諾貝爾生醫獎。此外日本也因為相關法規進程較快,造成許多國人遠赴日本接受細胞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表示,特管辦法通過後,搭配細胞臨床試驗的快審制度,相信未來臺灣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細胞療法與產品出現。
日本創新再生醫學論壇副會長鈴木邦彥介紹現行日本法規下的再生醫療現況。
京都大學吉田善紀博士介紹iPSC衍生心肌細胞應用於心臟再生技術。
臺日專家雲集 促進再生醫療經驗交流
為加速臺灣再生醫療產業發展,繼《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案於9月6日正式上路後,衛生福利部也將力拚《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儘速通過立法,以嘉惠更多患者。有鑑於此,由經濟部工業局、經濟部生醫推動小組、生醫商品化及藥品商品化中心、臺北醫學大學及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等共同籌劃的2018再生醫療研討會「2018 Forum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9月20日於臺北醫學大學舉辦。為促進臺灣再生醫療產業與日本交流經驗,特邀請臺、日學者專家一同參與。
本次會議共邀請7位日本再生醫學界專家來臺交流,其中包含日本再生醫學創新論壇(Forum for Innovative Regenerative Medicine, FIRM) 的鈴木邦彥副會長、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Takeda-CiRA計畫的吉田善紀博士與豊田太郎博士、大日本住友製藥的土田敦之室長、Takara Bio的高橋秀一副總經理、Regimmune的石井保久代表取締役會長,以及Regimmune的福田絵美研究員。
臺灣部分則邀請到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王意婷副研究員、醫藥品查驗中心資深醫師審查員李欣融醫師、臺北榮民總醫院邱士華教授、英國倫敦帝國學院講座教授林成龍醫師、基因體先驅公司吳瓊媛執行長、富禾生醫公司李建謀總經理、日商大和企業投資陳播暉副總經理等7位專家,並由生技中心化學製藥研究所所長紀威光及北醫附設醫院副院長李冠德共同主持。
豊田太郎博士發表以iPSC分化胰島細胞治療第一型糖尿病。
大日本住友製藥室長土田敦之分析再生醫療及細胞療法的商業化過程。
臺北榮總邱士華教授開發細胞重編程和iPSC技術作為治療視網膜疾病的平台。
特管辦法加速臺灣細胞治療產業發展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致詞時表示,隨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