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林璦 攝影/吳培安
目前,尚未有FDA批准可用於治療NASH的藥物,就連備受各界看好、曾被認為將是首款獲FDA批准的NASH新藥――Intercept Pharmaceuticals的奧貝膽酸(Obeticholic Acid, OCA)也在今年6月29日,慘遭FDA拒絕批准。
但NASH新藥市場依舊十分火熱,8月4日,美商默沙東(MSD)以高達8.7億美元的金額向韓美製藥(Hanmi Pharmaceutical)購買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新藥efinopegdutide開發、生產、商業化獨家授權。
NASH尚無西藥療法
光田綜合醫院內科部部長柯萬盛指出,正常的肝臟約有3~5%重量的脂肪,當過多脂肪蓄積在肝臟內,就會形成脂肪肝,而進一步伴隨著發炎造成肝細胞損傷就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若持續惡化就會造成肝纖維化,甚至可能發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他也表示,目前沒有特效藥可治療脂肪肝,僅能從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做起,配合適度運動以控制體重、血糖及血脂。
柯萬盛除作為醫師外,同時也在弘光科技大學兼任副教授,並與弘光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喬長誠、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兼任教授陳勁初,20年前便一起合作,將臺灣「森林紅寶石」之稱的牛樟芝用於肝病的臨床研究,希望驗證牛樟芝的功效來治療肝病患者。
牛樟芝功效雖多 活性純化物量少難跨入人體臨床
柯萬盛說,牛樟芝,是臺灣獨有的原生真菌,一般只寄生在百年牛樟樹腐朽心材內壁,或枯竭倒伏牛樟木材的潮濕表面。
牛樟芝的實用且具功效紀錄,最早於《臺灣通史》中就記載:1733年──清乾隆38年,吳沙帶墾民,進入毒瘴彌漫的臺灣東部墾荒,因水土不服造成上吐下瀉,當地原住民口耳相傳服用牛樟芝效用,吳沙大量收購「濾其汁」讓墾民飲用,自此廣泛流傳。
至今,在臺灣,牛樟芝可護肝、解宿醉、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抗氧化、降血壓等功效坊間無人不知,根據2019食品產業年鑑報告,牛樟芝2018年市場銷售規模達22億臺幣,僅次於乳酸菌類產品。
不過,柯萬盛強調,雖說牛樟芝擁有長久的食用紀錄,但要應用到人體臨床上,還有重重關卡需要突破,首先,要有確切的活性成分與安全性,才能通過人體試驗委員會(IRB)的審查。
陳勁初也指出,在安全性的部分,牛樟芝在作為健康食品原料上,須進行三種以上體內或體外的基因毒性測試、90天餵食毒性試驗與致畸試驗來確定其安全性。
「安全性通過健字號掛保證或許不難,但真正的困難點在於其活性成分的確立。」陳勁初說。
目前,樟芝被鑑定出來的化合物超過180個,由於樟芝一公斤價格十分高昂,且純化出化合物的量非常少,量可能僅夠做細胞實驗,若要進行功效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