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學術研討會」

治療新「膝」望!骨科名醫現身 分享再生醫學5項新契機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1-03-28
「2021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多位資深骨科醫師,分享他們投身創新再生醫學於軟骨損傷(cartilage defects)、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的研究成果。(攝影:吳培安)
昨(27)日,由台灣再生醫學學會、亞東醫院舉辦的「2021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產官學醫多位專家,分享研究成果與交流。會中,多名骨科部資深醫師也分享他們投身創新再生醫學於軟骨損傷(cartilage defects)、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的研究成果。
 

軟骨缺損新希望:軟骨前驅物、新型肽玻尿酸

 
臺安醫院骨科教授劉華昌表示,軟骨損傷可能由外傷撞擊、關節炎、骨壞死(osteonecrosis)或不明原因造成,若持續惡化可能就會導致退化性關節炎。一旦發生軟骨損傷,患者往往只有開刀的選項,無法透過藥物注射治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教授洪士杰也表示,在再生醫學成為可能選項之前,軟骨損傷幾乎等於置換人工關節手術,但人工關節的耐用期約只有10到20年;雖然也能從其他處移植小片軟骨到傷口,但也會造成更多軟骨傷口,不是長遠之計。
 
臺安醫院骨科教授劉華昌。(攝影:彭梓涵)
 
因此,劉華昌團隊致力於研究將軟骨細胞前驅物(chondrocyte precursors, CPs)做為組織工程療法的開發。劉華昌表示,CPs是一種介於間質幹細胞(MSC)和成熟軟骨細胞的中間物,特色是它有第二型膠原蛋白(collagen II)及醣胺聚醣(GAG)表現,且較一般軟骨的質地軟、不易與骨組織摩擦受傷,且細胞密度大、移植處的整合性佳,目前已經展開兩項臨床試驗,且目前看來復原效果大致良好,也沒有造成腫瘤。
 
洪士杰團隊則聚焦在如何精準地將MSC貼合到軟骨表面,其開發出一種能夠靶向軟骨受損處的新型胜肽(peptide),其可透過玻尿酸與MSC結合,一來可以讓MSC注射到受損關節後不會在膝蓋腔室中漂蕩,二來也可以用來作為早期退化性關節炎的診斷工具,這兩項用途已先後分別在大鼠、迷你豬實驗中證明效果,未來也有機會與胞外體(exosome)配合使用,或是開發成奈米藥物(nanomedicine)。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教授洪士杰。(攝影:彭梓涵)
 

退化性關節炎新希望:細胞層片、胞外囊泡、脂肪MSC

 
與軟骨缺損類似的退化性關節炎,同樣也是治療選項有限、好發於高齡族群的疾病。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教授張毓翰指出,據衛福部統計,全臺退化性關節炎的盛行率約為15%,且50歲以上的發生率為20%~30%,70歲以上甚至到70%,全臺約有350萬人承受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困擾。
 
台灣再生醫學學會理事長暨亞東紀念醫院骨科部主任張至宏,從事多年軟骨再生和骨髓幹細胞的研究,後來投身將脂肪幹細胞應用在退化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中。他發現,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因素不單是軟骨缺損,組織間的免疫細胞造成發炎也是重要角色。
 

台灣再生醫學學會理事長暨亞東紀念醫院骨科部主任張至宏。(攝影:彭梓涵)
 
相較於常用的抽取腹部脂肪作為MSC來源,張至宏發現,從膝蓋脂肪墊(fat pad)取出的MSC分化成軟骨的效果更專一,且術後的抗發炎效果也更好,但膝蓋脂肪墊的臨床研究目前在國際間還相當少。目前張至宏團隊正與艾默生醫公司合作相關的臨床試驗,招募了12名受試病患,其初步結果看起來非常值得期待。
 
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也分享義大醫院申請衛福部《特管辦法》,將軟骨細胞層片應用於膝關節病變患者的治療成果。其與三顧公司合作、授權自日本的細胞層片培養技術,在將患者的自體軟骨細胞培養成片狀構造後,可利用溫度差完整取下層片、移植到患者的患部,用患者自己的細胞取代使用有年限的人工膝關節。
 
不過,杜元坤表示,他不只滿足於做日本做過的me-too療法。現在他的團隊正研究不是將細胞移植到患部,而是將誘導型多能幹細胞(iPSC)分泌出的胞外囊泡(EV)「取其精華」用於治療,目前初步看起來也有修復關節炎的效果,且使用iPSC來源更具有異體治療的潛力。
 

 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攝影:彭梓涵)
 
張毓翰也分享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與向榮生醫合作,將異體來源的脂肪MSC,用於退化性關節炎的臨床1/2期試驗。目前在11名患者中的結果中,看起來並未有與治療直接相關的不良反應事件(SAE),但有幾例出現難忍或持續的疼痛、膝蓋腫脹等副作用,但確實有觀察到對關節炎在注入細胞後的早發治療效果與緩解的持續性,未來也將持續追蹤療效。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教授張毓翰。(攝影:彭梓涵) 

(報導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