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從覆蓋細菌表面的糖聚合物─莢膜多醣開始研究,莢膜多醣在自然界中可增加細菌的致病力,幫助細菌避免受到宿主的免疫系統攻擊,具有逃避補體活化的作用。
因此,研究人員利用編程益生菌大腸桿菌(E.coli) Nissle 1917的CAP系統,設計出一種新的CAP系統,稱為誘導型CAP(inducible CAP, iCAP),透過小分子誘導劑IPTG(isopropyl-bD-thiogalactopyranoside)便可以對大腸桿菌細胞表面進行編程與動態改變。
iCAP會改變細菌與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例如吞噬作用(phagocytosis),研究人員發現,可以透過給予不同IPTG的量來調整iCAP系統,以控制大腸桿菌在血液中存活的時間。
研究人員指出,雖然使用細菌治療多種癌症已經是一種新療法,但仍然存在許多挑戰,尤其是細菌的毒性,且其與傳統藥物不同,細菌是活的、會在體內增殖,還會被人體的免疫系統認為是外來危險物,可能引起嚴重發炎反應。
研究人員認為,理想的細菌療法應該要在進入人體後避開免疫系統,有效地到達腫瘤處,且一旦進入腫瘤後,就需要消除在其他身體部位的細菌,以盡量降低毒性。
研究團隊利用小鼠腫瘤模型試驗證明,透過iCAP這樣動態的傳輸策略,可以將細菌最大耐受劑量提高10倍,並將大腸桿菌菌株送入小鼠體內,讓其能逃避免疫系統到達腫瘤部位,這時尚未加入IPTG誘導劑,因此大腸桿菌的iCAP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就可在體內被免疫系統消除,而降低細菌毒性。
研究人員接著設計了可產生抗腫瘤毒素的大腸桿菌iCAP,對照組則為沒有iCAP系統的抗腫瘤毒素大腸桿菌,試驗結果發現,相較沒有iCAP的大腸桿菌,具有iCAP的大腸桿菌可以更有效的縮小結直腸癌和乳腺癌小鼠的腫瘤。
研究團隊進一步研究如何控制大腸桿菌在體內移動,研究人員利用iCAP證明他們可以控制細菌從腫瘤中轉移到其他腫瘤部位,研究人員將大腸桿菌iCAP注射到一個腫瘤中,接著餵食小鼠含有IPTG的水,在腫瘤內活化iCAP,就發現大腸桿菌iCAP移動到未被注射大腸桿菌iCAP的腫瘤中。
未來,研究團隊正在探索其他80多種不同類型的CAP可用在大腸桿菌上,甚至,CAP並非細菌表面唯一的分子,因此也可以利用類似的方法控制其他表面分子來控制細菌。
研究團隊表示,轉譯到臨床使用是團隊下一步要解決的一大挑戰,雖然在小鼠模型中驗證概念可行,但人類對於細菌內毒素的敏感性是小鼠的250倍,因此預計我們的方法對於患者的影響可能遠大於小鼠。
不過,研究團隊也補充說,與傳統藥物治療相比,細菌性癌症治療因其可有效靶向腫瘤組織和可編程藥物釋放,而具有特殊的優勢,只要透過本次研究提出的方法就有望限制細菌潛在毒性,達到治療效果。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2/03/220317120348.htm
論文: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2-01244-y
(編譯/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