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GLP-1減重藥競爭激烈!禮來非肽類新藥、諾和諾德semaglutide平均減約15%

撰文記者 劉馨香
日期2023-06-28
口服GLP-1減重藥競爭激烈!禮來非肽類新藥、諾和諾德semaglutide平均減約15%
近年來在糖尿病和肥胖治療領域大放異彩的標靶——升糖素類似胜肽(glucagon-like peptide 1, GLP-1,屬於一種腸泌素)受體,吸引各大藥廠投入開發相應藥物,不過相較於注射劑型,口服藥對於患者是更方便的選擇。近日(6月23日至27日),第83屆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大會登場,禮來(Eli Lilly)和諾和諾德(Novo Nordisk)都公布其口服候選藥物的積極臨床結果,兩者減重皆可達約15%,競爭愈趨白熱化。
 

禮來orforglipron最高劑量36週減重14.7%


禮來一口氣發表兩項臨床二期試驗,顯示其開發的每日口服非肽類(nonpeptide) GLP-1受體促效劑orforglipron,在減重和第二型糖尿病上,都有積極療效,能與其他肽類、注射型GLP-1受體促效劑競爭。

禮來指出,與目前唯一已獲得批准的口服劑型GLP-1受體促效劑(諾和諾德的 semaglutide)相比,禮來orforglipron為非肽類小分子藥物,具有在胃腸道中較不易被分解的優勢,可與食物一起服用或單獨服用。

關於減重的二期試驗,其結果同步刊登於《NEJM》,共招募272名肥胖或超重,至少患有一種與體重相關的共病症,且沒有罹患糖尿病的成年人。受試者被隨機分配每日接受orforglipron四種劑量之一(12、24、36或45 mg)或是安慰劑。

結果顯示,在第26週時,服用orforglipron受試者體重減輕的幅度為8.6% (12mg組)到12.6% (45mg組),安慰劑組只有2%。

在第36週時,受試者的體重還能持續下降,體重減輕的幅度為9.4% (12mg組)到14.7% (45mg組),安慰劑組僅2.3%。體重減輕至少10%的患者比例,為46% (12mg組)至75% (45mg組),而安慰劑組的比例為9%。

此外,orforglipron對於降低受試者BMI (身體質量指數)和腰圍的效果,也優於安慰劑。

另一項用於治療糖尿病的試驗,結果同步刊登於《The Lancet》,共招募383名第二型糖尿病成人,隨機分配至每日接受orforglipron (劑量遞增至36或45 mg)、安慰劑或是每週一次dulaglutide (Trulicity)注射劑。

結果顯示,在第26週時,orforglipron組的受試者糖化血色素(HbA 1c)平均降低2.1%,安慰劑組為0.43%,Trulicity組為1.1%;此外,orforglipron組平均體重減輕10.1公斤,安慰劑組下降2.2公斤,而Trulicity組為3.9公斤。

在安全性方面,orforglipron與其他GLP-1受體促效劑相似,最常見的不良事件是輕度至中度的胃腸道事件,orforglipron組發生率高達44.1%至70.4%,而安慰劑組為18.2%,Trulicity組為34%。
 

諾和諾德semaglutide:68週減輕15.1%


目前,諾和諾德在2021年獲批的重磅減肥藥Wegovy (semaglutide)為注射劑型,而口服劑型Rybelsus (semaglutide)僅獲得批准用於第二型糖尿病。

在ADA大會上,諾和諾德也發表semaglutide高劑量口服劑型用於減重的臨床三期試驗,並將結果同步刊登於《The Lancet》。

該試驗共招募667名肥胖或超重,至少患有一種與體重相關的共病症,且沒有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成人,隨機分配至每日口服50 mg semaglutide或是安慰劑。

結果顯示,在第68週時,semaglutide組的患者體重平均減輕15.1%,安慰劑組僅2.4%。

此外,體重下降超過5%的患者比例,semaglutide組為85%,安慰劑組為26%;體重下降超過10%的患者比例,semaglutide組為69%,安慰劑組為12%;體重下降超過15%的患者比例,semaglutide組為54%,安慰劑組為6%;體重下降超過20%的患者比例,semaglutide組為34%,安慰劑組為3%。

安全性方面,semaglutide組有80%、安慰劑組有46%的患者發生輕度至中度的胃腸道事件。

諾和諾德發言人Erika Arcieri表示,公司計劃於今年向FDA提交藥證申請,但確切時程仍未確定。

論文: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302392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1302-8/fulltext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1185-6/fulltext
 
(編譯/劉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