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學術研討會

國際IUS-BSE主席現身臺灣!生物支架競賽開跑 經濟效益為勝出關鍵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4-03-02
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部共同於台大醫學院主辦「2024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學術研討會」。(攝影/彭梓涵)

今(2)日,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部共同於台大醫學院主辦「2024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學術研討會」,邀請到多位在細胞治療、生物支架、轉譯醫學、胞外囊泡(EV)及外泌體(exosome)專家,分享新興科技於再生醫學的應用。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也於會中透露,各界關注的再生醫療法案,其行政院版本條文將會在這個會期中送出,預計在3月底到4月初就會在立法院審議。
 
台灣再生醫學學會理事長林峯輝致詞表示,感謝今年研討會中有許多來自國內外的專家齊聚,這幾年全球細胞治療、免疫療法不斷發展,自己也曾以患者身分在這些療法中受益、重生。他也非常感謝研究者的長年的貢獻,並期許自己與學會持續推動再生醫學研究向前,讓更多新的療法能嘉惠患者。
 

台灣再生醫學學會理事長林峯輝。(攝影/吳培安)
 

劉越萍:再生醫療法案估3~4月審議 盼實現醫病共享決策願景

 
劉越萍分享,隨著全球生技醫藥技術快速發展,各國都在努力讓重病末期的病患有權利嘗試未經法規監管單位批准的新興療法。但是如何權衡讓患者多一種選擇的「利」,以及如何把關安全上的疑慮的「弊」,事實上有非常多辯論與挑戰。
 
劉越萍表示,法規單位自然希望讓患者多一個選擇,但也必須謹慎評估安全上的疑慮,以及病人是否能充分理解新興療法。最後研議的結果,就是參考日本的雙軌制法規監管,先讓風險低的細胞治療推入臨床實務,在獲認可的醫療機構加強管理下開放,也就是迄今上路3年多的《特管辦法》;至於風險較高的細胞治療,則仍需以臨床試驗證明安全性及有效性。
 
劉越萍透露,《特管辦法》目前在自體細胞應用於組織修復上,包括退化性關節炎、膝關節軟骨缺損、難癒傷口及脊髓損傷等,已觀察到良好的成效及安全性;癌症免疫細胞治療方面,目前考量到不宜比較實體癌第四期患者的存活率,否則恐有誤導混淆之嫌,因此尚未公布成效報告,但目前已經觀察到良好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劉越萍也預估各界關注的再生醫療法案,其行政院版本條文將會在這個會期中送出,預計在3月底到4月初就會在立法院審議。她期待這項立法的通過,將讓民眾真正得以獲得高品質、高安全性的新興醫療,並為醫病共享決策立下典範。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攝影/彭梓涵)
 

Joachim KOHN:生物支架競賽開始 經濟效益將為勝利關鍵

 
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聯盟(IUS-BSE)主席Joachim KOHN,分享全球生物活性支架(Bioactive scaffolds)在再生醫學的應用發展與趨勢。Joachim KOHN指出,生物活性支架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雖然當時尚未有「生物活性支架」一詞,但將細胞種植到老鼠皮下的相關研究已經展開。
 
該領域演變至今,現在已有兩種方式可建構生物支架,一種是材料學家從簡單的合成生物材料,透過添加生物素材來增加材料的複雜性;另一種是從生物學家的方向,將活體組織作為材料,去除會產生免疫反應的細胞或因子,降低材料複雜性的方式。
 
目前科學家也在測試生物支架應該是在原位(In-Situ)組織透過植入複雜的生物材料刺激組織修復的策略,還是在實驗室中以離體(Ex-Situ)方式,透過生物反應器產生組織的策略比較適合。
 
Joachim KOHN也表示,目前理想的生物支架,涵蓋幾項因素包括:安全性並且能支持新功能性的組織再生,同時又能以穩定、可負擔的方式生產足夠數量。他也提醒大家,生物活性支架的發展,已展開高水準競賽,而最終能取得勝利的,將取決於經濟的效益。
 
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聯盟(IUS-BSE)主席Joachim KOHN。(攝影/吳培安)
 

落谷孝廣:再生醫學的「如意寶珠」 胞外囊泡應用多 

 
日本細胞外小胞學會(JSEV)創辦人暨理事長、東京醫科大學教授落谷孝廣(Takahiro Ochiya),分享其團隊將EV應用在再生醫學的創新研究。落谷孝廣的研究團隊發現EV是癌轉移的驅動因素,並證實腫瘤釋放的外泌體,會促成腦轉移與骨轉移,因此能夠作為一種新的治療標靶。
 
現在,其團隊也投入由化學誘導肝臟前驅物(chemically-induced liver progenitors, CLiPs)衍生的外泌體研究,希望將其用於肝臟纖維化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療,目前已經完成豬的大動物實驗,未來也希望能利用此類CLiP衍生外泌體,攜帶具有抗纖維化、發炎、促進再生的miRNA,為肝臟疾病帶來新治療模式。
 
除此之外,落谷孝廣研究團隊也投入EV在醫學美容的應用。除了利用衍生自間質幹細胞(MSC)的EV促進皮膚再生、延緩因老化造成的皮膚結構鬆弛並固定毛囊外,也發現萃取自火龍果的植物來源EV,不僅在大小上與人類相近,還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促進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表現的效果,顯示植物EV在人類應用的潛力。
 

日本細胞外小胞學會(JSEV)創辦人暨理事長、東京醫科大學教授落谷孝廣(Takahiro Ochiya)。(攝影/彭梓涵)
 

生物支架、EV促再生醫學應用再進化 醫師科學家紛紛投入轉譯 

 
除了兩位海外專家親自來臺,今年也邀請到多位在細胞治療、生物支架、轉譯醫學、胞外囊泡及外泌體領域的科學家及醫師學者,分享新興科技於再生醫學的應用。
 
台大醫學院臨床牙醫學研究所教授林俊彬,分享將外泌體應用在牙髓病治療的再生,補足牙科修復材料的不足;新加坡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林賽娟(Sai Kiang Lim)教授,以MSC衍生EV在臨床轉譯上的挑戰為題演講。
 
台北醫學大學暨附屬機構體系總顧問暨樂迦再生科技董事長何弘能,分享將人類多潛能幹細胞(hPSC)分化成生殖醫學及多種疾病研究的案例;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Ming Wang,分享其聚焦多樣化的支架技術於組織再生工程的應用,例如鑲嵌支架、纖維製造、3D列印等。
 
下午場中,則有中研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分享其在上皮細胞黏附因子(EpCAM)在大腸直腸癌中誘發Wnt訊息途徑、促進腫瘤幹性的的研究;清大化工系教授胡育誠,分享其利用CRISPR基因編輯創新設計,應用在組織再生的研究。
 
清大原子科學院教授胡尚秀,分享利用創新奈米科技修復腦創傷;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所長謝興邦,分享其在酵素激酶抑制劑(kinase inhibitor)的轉譯研究成果,以及衍生成立安邦生技的轉譯醫學實務經驗。
 
北醫生醫材料暨組織工程研究所教授曾靖孋,分享血小板衍生EV在眼科的應用;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部脊椎科教授蔡宗廷,分享其在椎間盤退化與再生的研究。
 
台大醫學院外科部暨整形外科教授鄭乃禎,分享將工程化脂肪衍生幹細胞應用在臨床再生的研究;高醫大副醫骨科部主任盧政昌,分享其在前十字韌帶損傷細胞活性及再生研究。
 
(報導 / 吳培安、彭梓涵)